吴勇
(青海省中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瑞芬太尼是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可迅速在体内组织及血液中溶解并达到血脑平衡,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等特点,目前,瑞芬太尼除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的全身麻醉镇痛外,也是临床一种重要的麻醉辅助用药[1-2]。但该药能引起患者呼吸抑制和窒息,因此,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麻醉风险,该药的临床应用需在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监测及相关辅助设施完备的情况下,由具有资格和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完成给药[3-4]。青海省西宁地区为亚高原低氧气候环境,由于个体体质及生活环境的关系,该区域内回族与汉族可能存在瑞芬太尼耐受上的差异[5]。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青海省西宁地区回族与汉族手术患者对瑞芬太尼麻醉引起呼吸抑制时靶控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情况,为临床不同民族人群合理用药提供一定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瑞芬太尼麻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民族将120例纳入患者分为回族组与汉族组,各60例。回族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8~58岁;体质量指数(BMI)平均(22.51~25.33)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4例,Ⅱ级16例。汉族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18~59岁;BMI平均(22.48~28.51) kg/m2;ASA分级:Ⅰ级45例,Ⅱ级15例。纳入标准:均为胃、肠癌手术患者,年龄>18岁,患者均为本地回族或汉族常住人口,连续居住时间>2年,居住地海拔>2 300 m,近期未服用影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药物;排除标准:近期服用过无阿片类药物,BMI指数>30 kg/m2;合并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患者具有麻醉药物过敏史、过往酗酒史以及其他可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患者。本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使用Philips-Mp50 型多功能心电监测仪对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等进行常规监测,采用氧气面罩持续吸氧,流量为 4 L/min,所有患者采用鼻导管插入鼻腔对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监测。使用20 mL生理盐水将1 m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稀释成浓度为50 μg/mL的溶液,采用Graseby 3 500 Anaesthe Pump靶控输注系统输注(Malaysia)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采用Dixno序贯法[6],按照由高到低的方式进行,本研究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初始值为5.0 μg/mL,最低为2.5 μg/mL,共分为6级,每下降一级调低0.5 μg/mL。下1例患者所需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由上1例患者观察结果决定,即:上一级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反应(阳性反应)后,下1例患者则降低0.5 μg/mL进行瑞芬太尼输注;若上一级患者未出现呼吸抑制反应(阴性反应),下1例患者则升高0.5 μg/mL进行瑞芬太尼输注,直至第6例阴性、阳性反应交叉点出现时结束,并重新开始下一次试验。
1.3干预条件 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前即刻、输注5、10、15 min后以及发生呼吸抑制时患者HR、SpO2、R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情况,当HR<50次/min,或者SBP<基础值的70%时给予患者适量阿托品、多巴胺进行干预。
1.4呼吸抑制评价标准 患者术中出现RR<8次/min,或者呼吸停止时间>20 s,或者PETCO2>55 mmHg,或者SpO2<90%时,判定为呼吸抑制。患者一旦发生呼吸抑制,则立即停止给药,持续加压给氧,观察20 min后再采取后续措施。同时记录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2.1两组输注瑞芬太尼后呼吸抑制发生时间和发生率 各时间段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及发生率比较[n(%),n=60]
2.2两组发生呼吸抑制时体征表现及瑞芬太尼靶控Cp50情况 两组发生呼吸抑制时均以RR、SpO2降低为主要表现,PETCO2升高患者发生率较低。两组呼吸抑制时RR、SpO2降低表现情况发生率均高于本组PETCO2升高的发生率(P<0.05);两组间RR、SpO2降低、PETCO2升高及瑞芬太尼靶控Cp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发生呼吸抑制时体征表现及瑞芬太尼靶控Cp50比较
注:与本组RR、SpO2降低发生率比较,▲P<0.05。
2.3两组是否出现呼吸抑制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抑制组内及组间性别、年龄、BMI指数及ASA分级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是否出现呼吸抑制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4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手术麻醉期间两组均未出现HR<50次/min,或SBP<基础值70%的情况。回族组出现恶心8例,呕吐3例,晕眩3例,总发生率为23.33%;汉族组出现恶心9例,呕吐4例,晕眩2例,总发生率为2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P>0.05)。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出现在发生呼吸抑制的患者中,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后均好转。
研究[7-8]表明,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患者脑干呼吸中枢μ2受体产生剂量依赖,使得大脑呼吸中枢对CO2的反应性降低,导致患者平静时CO2曲线延后及PaCO2升高,同时,也可对脑桥及延髓等呼吸中枢造成影响,导致呼吸周期延后,RR降低。SpO2是临床上检测患者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当SpO2曲线指数高于90%时,不会对器官组织供氧造成影响,而当其下降到90%以下时,一旦患者PaO2出现轻度下降,则会造成SpO2急剧降低,造成组织器官供氧困难,引起呼吸抑制[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RR及SpO2降低是发生呼吸抑制时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此外,有少部分患者出现PETCO2升高,但明显低于RR及SpO2降低表现,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回族与汉族出现呼吸抑制时均以RR及SpO2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
瑞芬太尼输注后一般1~2 min后即可起效,10 min左右达到药效高峰期,患者易在此时出现呼吸抑制[10-12]。本研究中,两组中出现的呼吸抑制均主要发生在瑞芬太尼输注后5~15 min内,回族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3.33%,靶控Cp50为(3.29±0.15) μg/mL,汉族组发生率为46.67%,靶控Cp50为(3.31 ±0.17) μg/mL,两组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靶控Cp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回族与汉族人群对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靶控Cp50无差别。两组靶控Cp50浓度值均高于张熙哲等[13]相关研究[14]显示,这可能与西宁地区地处高海拔,气分压(77 kPa)及氧分压(16 kPa)有关,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及氧分压低,会导致人体呼吸频率加快,肺弥散功能升高,此外,高海拔还可提高患者对瑞芬太尼的耐药性,增加临床用药量。本研究两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发生于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当中,表明输注高浓度的瑞芬太尼可增加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给药时应控制给药浓度,避免引起过多不良反应,保证临床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