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GIS技术、数字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19-01-23 17:34:14魏智东
智能城市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智慧数字

魏智东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 广州 51050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国家城市化水平进程加快的现实需要下,城市建设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此国家提出智慧城市理念,如何更好地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问题。李德仁院士曾概括出公式: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1],根据公式,数字城市和移动GIS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将其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不仅能够为其规划提供科学性决策,还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更好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应用,满足跨区域的智慧城市应用需求。

1 移动GIS的应用优势

1.1 数据查询、存储

移动GIS技术是集GIS、GNSS、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多媒体技术、移动终端系统于一身的前沿技术[2],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移动GIS迎来契机,它促进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深入到各行各业,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慧城市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两者融合越来越密切,随着智慧城市进程不断加快,移动GIS应用优势也日益呈现,智慧城市有海量数据,因此对数据的查询与存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移动GIS数据查询和存储是其中重要优势之一,移动GIS技术贯穿智慧城市建设过程,通过移动GIS技术对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地更新修改,提供现势性较高的智慧城市数据,所以城市建设人员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可以查询最新数据,并可将城市建设人员重点关注的数据分门别类进行存储,以便在以后的城市建设需要中进行快速提取进行大数据分析。

1.2 实时快速、异地操作

中国北斗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意味着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获得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服务。移动GIS技术将随着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布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网络的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便捷快速的网络通信与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服务两者相结合,为移动GIS实现实时快速、移动操作提供了可能,城市建设人员可以携带移动GIS设备,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快速找到实地所在,通过移动GIS技术将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记录在案,并上传至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务服务、领导决策提供便利。

1.3 实时定位、数据获取

智慧城市应用移动GIS技术主要体现为: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结合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智慧城市公共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的地图服务与要素服务,结合中国北斗系统提供的精准定位服务,快速获取位置信息;并通过最新的地图要素服务,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网络上传至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由专业的城市建设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需要获取城市建设情况分析图等,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2 智慧城市发展建设

2.1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数字城市已初步建设完成,数字城市为智慧城市提供包括:“一库一平台五应用”,“一库”代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平台”代表与各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五应用”代表相关政府部门五个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数字城市的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实际的需要开展适合部门业务需要的地理信息应用服务。

数字城市实现了各市县地理信息资源、技术和知识的交换与共享,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价值,各市县立足现有的数据资源,根据统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体系,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基础,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应用服务支持。

数字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先驱,数字城市成功建设为智慧城市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提升,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性的规划和辅助政务决策,同时也可服务于大众,将城市信息化硕果服务于大众,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标。将智慧城市建设成立足于大众,服务于大众,增强智慧城市的实际应用[3]。

2.2 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由七大方面组成,包含网络层、感知层、公共设施、公共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应用和用户层。它们相互独立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4],合理地安排七者间相互关系是重中之重,智慧城市建设简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强大的软硬件支撑;(2)立足于实时更新的公共数据库资源;(3)保障畅通无碍的信息传播途径;(4)集成于多耦合的公共信息平台;(5)便捷的智慧应用服务与强大的群众基础;(6)安全可靠的环境;(7)完善的运维机制,预示着智慧城市建设前进一大步,同时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迈向成功的基础。

上文提及数字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基础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构建符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软硬件基础;网络是智慧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及其此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物联网等,网络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互通无碍的信息交流与服务共享,通过网络可为用户提供智慧应用中的智能服务,数据服务等;云计算为智慧城市提供强大的云运算功能,快速对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智慧城市运营机制是基于公共数据库,结合感知层获取感知数据,通过网络层将相应数据上传至公共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通过计算机资源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供智慧应用服务。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通过网络对智慧应用进行访问,并提交需求,智慧应用根据用户需要,通过公共信息平台与公共设施资源进行快速响应机制,即时向用户反馈服务,做到服务于群众的目的。

智慧城市政策标准保障机制与制度安全保障体系贯穿于智慧城市始终,只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和安全保障制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智慧城市运行的整体性与安全性,更安全便捷地接入其他服务应用,做到“一个平台,多个应用”,提高智慧城市服务水平。

3 结语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系统工程,是更好完成城市建设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发展智慧城市,首先要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然后在数据的基础下,通过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公共信息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及手段,开发各类智慧应用,切实为群众日常生活、部门信息化管理、政务科学化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和数据服务,促进我国城市智能化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城市将举起迈向智能城市的步伐,实现更健全更美好的国际智能大都市。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智慧数字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答数字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中国水运(2017年4期)2017-04-26 15:32:04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有智慧的羊
成双成对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