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蘧 毅
(济南城投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我国各地的人居环境建设,一般情况下具备五个条件:第一,保证居民拥有适当的住房条件;第二,保障健康和安全;第三,保证人与城市环境间的平衡、和谐;第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开发。同时对于城市人居环境,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生态环境问题。
居住建筑主要是为家庭或集体提供居所的建筑,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形式。而人居环境属于居住建筑的一部分,主要涵盖居室、小区,及其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两类。在针对居住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协调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联,从而实现居民所追求的生活舒适,邻里和睦,身心健康,工作便利以及环境优美。
1.1.1 关注建设区域的环保形势
由于建筑整体与施工区域的地貌、地形及附属物存在密切联系,居住建筑的建设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坚决避免出现污染问题,以防出现见山挖山,遇水就填,遇树就砍,不断破坏青山绿水的现象,绝对不能占用耕地[1]。
1.1.2 了解建设区域气候特征
对于居住区域的气候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加以关注,在充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改造不利因素,尽量避免依赖人工能源系统,积极引入自然资源,不断探索适合当地气候的建筑类型。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促进建筑节能,改善内部环境。
1.1.3 建设良好的物理环境
现代城市当中人口密度较高,所消耗的能量也较大,城市街道密布、车辆来往频繁,缺少大面积的绿地、水面,城市空气、噪声污染严重,温度高、较为干燥,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因此,在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住宅区,城市以及室内的热、光、声与空气质量控制工作放到首要位置。
在城市区域当中,建筑布局及房屋设计都要尽量做到光照充足与自然通风,运用天然的采光,减少噪音、空气的污染,并关注建筑内外环境温湿度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温湿度调节,为人们创造一个高效、舒适的物理环境。
在人文环境建设过程中,确保建筑外观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对于人们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了,而建筑的存在不仅为人们提供住宿,还能使人们有良好的心理归属,在进行建筑形式设计选择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两方面的需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要求的材料。社会生活方式主要与社会意识、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而建筑的外在人文环境能够充分展现建筑内涵及空间艺术形象。通过对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化,一个完善的建筑群体,不仅在外观上能够给人以愉悦,还能在精神上为人们营造的归属感。
健康的住宅需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满足居住人员的心理、生理需求,同时还要确保让居住者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当中。健康住宅的评价过程中,大致需要考虑四大因素:第一,健康人居环境。第二,自然的环境亲和力。大力倡导自然、和谐理念,为人们创造出亲和自然的便利条件。第三,保护住区环境。具体包含了住区内部的视觉环境保护,污水与中水的处理,垃圾的处理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第四,保障健康的环境。对居住者进行健康保障,提供诸如医疗保健、健身检查等服务所需的各类设备、设施[2]。
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虽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仍旧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理想,大多数人员都缺少固定的居所。更多的人开始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居住空间,而政府相关部门更是将这作为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社会对住房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关注,其居住舒适度及周边环境状况却欠缺考虑,在后续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关注。居住问题的解决与社会整体需求仍旧存在差距。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坚持以人为本,保持生态平衡,维持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促使整个城市规划、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不断地美化城市,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从各处小细节上得到充分反映,对于各类附属设施的设置及相关外部环境的创建,都能体现出人居建筑环境的魅力。建设具有良好质量的建筑,经受时间的考验,努力探索城市建筑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3]。人居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应以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为契机,使得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通常情况需要的学科交叉,比如卫生、植物、生物、资源、地理等各类专业人才进行共同研究,由建筑设计人员综合各方意见进行系统设计,使建筑设计从单一的建筑工程建设范围走向建筑整体环境的设计。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不能仅侧重在形态、空间、形式、视觉等方面,还应当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进行研究与探索。
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要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为基础,如此能够使得自然环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通常需要利用多学科,包括医学、植物、生物、地理能源等各类专业人才共同进行探讨,设计师进行综合的设计。这也表明,建筑设计不是单一的,会涉及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涉及人员不仅需要对建筑工程自身开展工作,还要关注建筑环境所涉及的内容,积极推动健康型建筑的规划与推广,并在注重空间形态与形式视觉的同时,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与探索[4]。
人居环境科学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一要领和范畴基础上所发展的一项新学科。文章着重讲述了建筑环境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联系。现如今,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这一课题也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