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国
(云南大彻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建设中必须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在市政公用道路工程中,路基是施工的核心环节之一,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实际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同时要从路基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准确把握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核心要点,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全面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为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
在开展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核,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掌握设计意图和各项施工技术要点[1]。此外,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周边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全面掌握相关的数据。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详细审核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资料信息,并可以通过试验检验的方法来检测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以保证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严禁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设备。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前,应通过放线测量方式来完成施工控制网的构建。测量时应通过连续测量的方式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前应重新校核施工现场的交通条件、植被情况以及挖填土方的工程量。同时应以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勘察报告为基础,通过相关试验来确定地基土的强度、含水率、液限和塑限以及强度等各项技术参数。在施工前还应彻底清理施工现场内的垃圾、杂物以及植被等,并对地下构筑物以及相关的管网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路基的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在施工中应采取土方填筑方式。填筑施工前应对试验段土质的具体松铺系数进行测定,并根据压实要求来选择压实机具,同时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压实作业每台班的工作量、压实遍数以及沉降差等参数,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要注意的是,试验段的选取必须具备代表性。以填筑高度在80 cm以下的路基施工为例,在施工中应首先清理地表,并翻松其30 cm的表层,然后对其进行平整压实,此后才能开始填筑施工。如果地面坡度超过1:5,则应将其处理为阶梯式,且台阶的每层宽度不应超过1 m,高度则应不超过30 cm。
2.1.1 填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应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在保证下层压实到位后,才能开始填筑上一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测量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以保证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摊平作业时,每层填筑的路拱都应合理适当,以保证路基的排水能力能够达到施工要求[2]。填筑过程中的每层填土宽度均应适当超出设计宽度的1 m左右,这样路基边缘才能在压实后达到设计宽度。如果路基土的含水率较高时,应采取翻松晾干的处理措施;而对于含水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路基土则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其含水量能够接近最佳值,为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1.2 压实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
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应采用12 t以上的压路设备。碾压时应按照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逐步进行压实。在碾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自低向高、先轻后重的顺序,压实速度则应先慢后快,同时采用先静后振的压实方法以保证压实的效果。此外,压路机的行进速度应控制在4 km/h以内。在对衔接位置进行碾压时,其前后轮迹应有一定宽度的相互重叠,确保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3]。对无法采用大型压力机进行碾压的位置可以使用夯压机等小型设备来进行夯实作业,并要避免出现漏夯的问题。市政道路路基经常会遇到地下管涵、管道以及检查井或雨水井等设施,在压实施工时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压路机对管涵顶部以及管道周围50 cm内的区域进行压实,此外,还应选用石灰沙砾以及石灰土等管槽、雨水井以及检查井的周围。
如果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时,则应采取挖土成型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在挖方施工时,如果原地面有积水存在时,应首先采取疏于排除措施;如果原地面存在井穴或者坑洞时,则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充填处理技术,为路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4]。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定的边桩以及中线位置来进行施工,并应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从上而下依次进行,严禁采用掏洞等开挖方式。当土层中存在支脉缆线、管道以及其他地下构筑物时,则应通过人工方式沿其边线进行开挖施工。在挖方时应避免出现超挖现象,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为压实作业预留出适当的高度。
在对挖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应采用12 t以上的压力机,同时在碾压过程中应从路基两侧逐渐向中线推进,压实后的路基表面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此外,在碾压施工时应根据土层的湿度来采取相应的晾晒或洒水等措施来进行湿度控制,如果路基土的湿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时还要采取换土等措施加以处理,使填土尽量保持与最佳含水量接近。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施工完成后,要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对其进行严格检验验收。在检验时,应重点检查路基各层的弯沉度以及压实度,如果在检验中发现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补压等处理措施,以保证其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施工技术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对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质量以及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基施工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因此,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路基施工的各项技术核心,并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来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提高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同时施工单位应在路基施工的各施工工序中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从而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从而促进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