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地形图测绘中RTK技术的应用

2019-01-23 15:09:26彭启军
智能城市 2019年14期
关键词:流动站基准测绘

彭启军

(广西尺度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

常规测图方法主要是在测区内部布置控制网点,该种控制网一般是以国家高级控制网点为基础,并与加密次级控制网点形成配合,之后对图根控制点进行合理布置。最后,在控制点安置上,可以借助于图解法,实现对地形图的全面测绘。现阶段,很多测绘单位对全站仪进行了全面应用,并借助于电子手簿和测图软件,确保测绘工作的全面开展,无论哪种测量方式,均可以将碎部点的特点展示出来。

1 RTK技术简介

1.1 RTK技术原理

RTK技术就是人们常说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主要是通过实时处理,并通过两个测点载波相位测量,确保差分方式的全面展示。站在分类角度来说,载波相位差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中一种是修正法,另一种为差分法。上述两种形式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展示出明显的不同,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选择。

1.2 RTK的组成

站在具体RTK组成角度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部分内容,即基准站、流动站和可调电视等。在此过程中,流动站之中设计了相关电台和带宽,由于不同组成部分,可以展示出不同特点和功能,他们可以在具体系统之中得到整合性统一,并将各自的功能完整的发挥出来。

1.3 RTK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般情况下,RTK技术的技术指标涉及很多内容,这其中包括平台、初始化时间以及摄像电磁等内容,这些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均具备各自不同的指标信息,除了满足实际测量工作需求之外,还能确保RTK系统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之下,进而将功能和作用更好地展示出来。

1.4 地形图测绘中得到RTK技术

站在实际地形图测绘角度来说,整个RTK技术的应用过程,不需要进行点间通视操作,在实际工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拿着仪器,在待测点的地貌碎部点周围停留几秒钟,并在设备之中输入相应的特征编码。之后,借助于手簿,确保其对碎部点的全面测量,这也是实际坐标测定的依据所在。另外,借助于上述操作,虽然人们无法确定具体精度,但当区域测量工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回到室内,借助于专业的软件接口,制作出相应的地形图。

2 矿区地形图测绘中RTK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2.1 基准站布置

整个基准站的布置十分复杂,而且在点位安置上,应该为整个接收设备和操作提供便利条件,让观测视野显得更加开阔。另外,在具体基准站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与大功率的无线发射电源相接近,如电视信号塔、高压输电线路等。另外,在基准站附近不能出现强烈的干扰源,否则将会对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实际基准站间距设计上,需要对实际GPS电台功率和基本覆盖能力进行全面考量,这也是具体矿区地形图测绘工作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将其设计在较高的位置处,进而获取到更加大范围的通讯数据半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条件。

2.2 测绘依据和设备

从以往工作环节之中可以看出,测绘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GPS测量规范;第二,GPS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第三,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第四,地形图图示。另外,在测量设备应用上,常见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RTK基准站双频接收器和相关测图软件,以及工作之中需要应用的通信设备。在测量工作开展之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实际设备的检测操作,以此来强化性能和精度测量,确保其与其他精度条件相符。在具体工作人员安排上,每个流动站只需要安排适当人数的工作人员即可,一般来说,以两人为主,操作复杂的回调派三到四人,主要工作内容有仪器操作和图形绘制。

2.3 数据采集

2.3.1 外业数据采集

在具体数据采集工作开展之前,人们需要对具体的合同情况进行全面熟悉,并通过对测区的全面了解,制定出合理的外业观测工作顺序。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基准站进行全面布置。尤其是在位置测量上,各个基准站需要对具体接收设备进行全面处理,确保其操作功能得到全方位展示,这也是整个视野开阔的重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基准站周围,不得出现太过强烈的干扰信号,否则将会对数据的通信操作产生影响。另外,还要尽可能提升基准站的布置效果,消除各项影响因素。其次,在流动站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具体的流动站参数和项目,维护电台之间的相互匹配,并通过已知的大地坐标,将已知点平面更好地展示出来。当实际接收机和电台保持通畅之后,接收机可以收到更多有效的测量数据,并在短时间之内获取测点三维坐标。

2.3.2 碎部点数据采集

在此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进行点校正工作,而且RTK接收机可以通过实时点位测量,将具体三维坐标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借助于RTK放样,将具体四个边界的信息全面集中在图框之中,为后续测量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工作时,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可以在地形特征点位置处放置测杆,之后将点号输入其中,并输入具体的特征编码,然后将获取的数据进行保存操作。

2.3.3 业内数据采集

一般情况下,外业数据采集主要集中在白天,晚上的时间则是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RTK数据的下载工作,并将数据转移到相应的电脑上保存,进而实现具体测图软件数据的全面统一,为后续内业成图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另外,在实际地形图绘制过程中,为了实现地形图的全面绘制,工作人员可以将软件应用其中,并输入相应的文件名,随后开展图形编制操作,确保其对图形数据的全面处理。

2.4 实地检查额精度分析

在外业和内业数据全部采集好之后,人们可以借助于绘图仪器,制作出样图,之后进行测区实际检验。在检验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点位精度测量,之后对图上坐标进行读取,然后进行对照,如果误差低于0.1 mm,属于是在精度要求之内。其次,在实际地形和地物检测上,如果出现地物漏测等问题,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及时补测,并根据相关要求,将误差控制在0.1 mm之内,此时,如果换算成实际地点误差,则应该控制在20 cm范围内。而RTK测点误差集中在1.5~2 cm,与实际操作精度要求相符。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RTK技术在矿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人们可以实现对RTK技术特点的全面把握,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测量作业效率极高。在RTK技术的帮助下,地物地貌观测时间主要集中在5 s左右,一天能够采集到的数据个数有300~400个。如果借助于传统方式,测量时间可能在20 d以上。

猜你喜欢
流动站基准测绘
GNSS 移动基站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山西师大获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科学导报(2023年84期)2023-12-17 16:29:04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滑落还是攀爬
GPS差分定位中一种新的接收机钟差处理方法
巧用基准变换实现装配检测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