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红
(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时期,为了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将旅游业置于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框架下,旅游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提升,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这种融合可以在产业之间产生集聚和叠加效应,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1) 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众所周知,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定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要想很好地开发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有赖于对该地文化的传承、挖掘和保护。
(2)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文化内涵是旅游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一个地区文化内涵的提升有赖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最终实现旅游景点与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提升旅游景区的附加值。通过诠释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历史资源,有利于彰显江西旅游产品特色,增强景区知名度,提升景区旅游品位,加快江西旅游产业转型,最终实现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污染小、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的强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文化附加值,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 有利于提升江西的文化知名度。一个地区知名度的高低、吸引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是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深入挖掘江西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展示江西人民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热爱江西进而投身江西建设,有利于促进对外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江西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1) 江西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吸引力强。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斗环遗址发现的栽培稻植岩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稻栽培遗址;铜陵铜矿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体量最大的古铜矿遗址;兴安青铜器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青铜文明的三大重要发现之一。江西地域广阔,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这些著名文化遗址已成为人们游览和向往的热点。
(2) 江西古圣先贤能人辈出, 泽被后世。 有关数据显示,从唐朝开始,江西考取的进士人数多达10万余人,占当时整个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有近50人成为红极一时的新科状元。江西籍的宰相或首辅大臣多达百余人。从宋朝开始江西为朝廷输送了大量的治国理政等各类人才,成为著名的人才之乡。江西的许多古圣先贤人创造了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客观上增强了江西的知名度,提升了江西的文化内涵,为文化旅游的挖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江西各种文化资源在此交汇,独具一格。江西陶瓷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江西省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多年来,景德镇将古窑遗址、独特的瓷业风俗习惯、各类陶艺文化展示等文化遗产与旅游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江西景德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江西是宗教文化的圣地,在中国佛教道教发展史上江西占有重要位置。古江西作为全国佛教的禅宗发源地和发源地,留下了许多禅宗先祖的足迹。同时, 道教文化也在这里繁荣,在道教圣地麻姑山、玉城山和葛仙山,每天蜂拥而至的游客和信徒述说着江西悠久的宗教历史。中国古代读书人尤其重视书院文化,历史上江西省的书院多达数千所,这在全中国高居榜首、遥遥领先。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鹿洲书院、豫章书院作为江西省四大书院,一直享有盛誉,它们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理念影响深远,泽被后世。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开启了中国学术自由之争的先河,此后,书院文化代代相传,各种学术活动增强了其吸引力。此外,江西拥有众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赣州、南昌、景德镇等,江西九江大江大湖的气度非凡,江西吉安、抚州、上饶等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也各具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壮大,江西省旅游业实力和规模不断增强,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为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12年底,江西省五星级旅游酒店有12家,拥有星级旅游饭店90多家,全省专业旅行社多达750多家,服务日趋完善。旅游也发展必不可少的水电气、交通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大大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攀升,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大大增强。江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初步形成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景点和景点旅游线路。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补齐短板。一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层次不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不协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得到深入和有效挖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打造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一些重要名胜古迹已经年久失修,濒临破坏,一些传统的民间技艺传承乏力,亟待保护。重要景区和文化资源被过度商业化、过度利用而保护不足,造成文化资源破坏损毁严重。三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部分景区文化深度发掘不够,为了开发而开发,甚至是恶意开发、破坏性开发,导致水平参差不齐、品质低劣。部分景区同化现象严重,千城一面、千人一面现象严重,景区特色不足,吸引力不强。四是人才短缺现象严重。特别是从事旅游文化产品创意策划人员、产品开发施工人员等产品管理人员短缺,导致文旅融合后劲不足、活力不强。
(1) 做好顶层设计。在宏观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的发展繁荣,必须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宏观整体谋划。一要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精心统筹谋划,编制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处理好资源开展保护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让规制规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打造经典景区和线路。对全省的旅游资源全面调查、深入摸底,重点推介和打造一批重要经典和经典旅游线路,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升景区和景点知名度。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要强化区域合作和交流,建立统一的旅游宣传平台和渠道,统一旅游市场和旅游项目推介,制定具体的文化旅游营销策略,擦亮江西文化旅游品牌,建立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集聚和共同努力。
(2) 推动创新发展。要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一是引入市场竞争,完善文化产业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建立符合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的文旅游化产品。二是加大企业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推动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发展。三是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文化旅游产业的进入门槛,吸引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文化旅游的竞争,加强多元文化旅游的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多方筹措资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资本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上市,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规模和竞争力。
(3) 优化空间布局。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形成科学的布局。要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重点开发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是要明确发展定位。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江西要明确发展定位。依托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有针对性地扶持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壮大江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二是加强资源开发与保护。重视和坚持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控股的集成开发理念“商业、文化、旅游”,应该构建一批红色文学和艺术产品,如电影和现场表演,红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域规划和建设,建立红色影视拍摄基地,专注于整合,创造电影和电视产业集群与国家的影响力。三是建立文化旅游示范区。选择有良好基础的场所,重新创建和包装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
江西虽然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和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资源供给与公共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因此,大数据与江西省文化旅游品牌整合的理论思路,需要利用特殊功能的“技术原因”大数据,立足于“全球旅游”的地位,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利益共享的全民参与。在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形象数据库,拓展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推广、营销渠道,共同将大数据“整合”到文化旅游品牌“江西模式”中,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