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莹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主要以农业科学技术开发、示范及推广为工作内容。通过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提升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得区域农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我国当前阶段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家级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的数量已达50个以上,省市县级别的农业科技园也有近万个。各级农业科技园自试点建设以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企业孵化培育、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技术密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的培育、引进、转化和示范载体,必然会聚集多个高科技农业科学技术和研发企业。第二,资金密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在其研发、试验和推广的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重新研发属于常态,这时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转。第三,园区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现代农业科技园肩负高科技农业的产业化,所以基本上具备产业链条上的研发、生产、营销及后续运营服务等环节。第四,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园区能够在特定的区域内采用政策、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实现政府部门、社会企业、科学教育机构及农民等权利主体的相互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构建新的生产发展模式。
在园区规划阶段,就要明确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具体范围、建设内容和运营内容。首先,要围绕核心区开展建设,该区域也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区域,主要负责引入、开发和应用各种农业高新技术,及培育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品种种子等。其次,示范区应建设成为核心区与辐射区之间技术衔接的桥梁,确保当地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的规模化生产。最后,在辐射区推广新型农产品作物,通过技术辐射,全面确保对地方农产品的产出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提升农业产品的整体质量与产量,达到创产高收的目标。不仅要突显地方自身的特色,还要鼓励农业模式朝向多元化发展,充分结合不同地域、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农作物资源优势与不同的产业结构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1]。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本身区域的产业布局情况,全面构建“公司、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确保三者利益形成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农业整体效益的显著提升[2]。通过园区内的科技优势来培育新品种、新作物、新产品,并在当地的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进行推广应用,利用其种植能力、生产能力、销售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实现新品种、新作物和新产品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具有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一体化的农业经营、企业化的农业管理及社会化的农业服务。[3]
本评价体系对象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总体情况,运用专家评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选择一级指标5 个,在此基础上再分解成二级指标18个,用百分制记分。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结果和多位专家打分结果,确定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园区的综合评价,为农业的科技园区评价及考核提供参考。[4]
1.模式与管理评价指标
(1)发展模式。农民、企业、园区及中介机构间的关系是否为合作共赢型,是否形成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其运行制度是否有借鉴意义。
(2)相关政策。是否拟定有关政策,包括各项与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环保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否有效开展,是否能让园区形成有效的社会凝聚能力。
(3)组织保证。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是否给予高度重视,是否由政府相关领导来带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否融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或者专项规划中。
(4)管理制度。是否拟定园区建设和管理制度并实施,其效果是否有利于促进园区发展。
2.示范能力评价指标
(1)区域经济代表性。园区内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是否和所在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保持一致,是否能够带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区域优势带动度。园区的现状和发展,是否对当地经济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升级产业结构、形成农业品牌具有促进作用。
(3)现代农业的引导度。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质量管理方式、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是否科学,是否做到合理高效的配置生产要素,是否在人才引进、标准应用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劳动生产率水平如何。
3.科技能力评价指标
(1)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近三年引进科技成果的数量是否达标,其转化科技成果的效果如何,是否与相关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
(2)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核心区的自主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综合能力如何,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如何。
(3)“三区”技术推广能力。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的科技推广渠道是否畅通,联动效应是否有效。
(4)人才引进和培养能力。园区人才结构是否合理,园区机制是否能够吸引各类人才入园开展研究及创业,培训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各层次的培训体系,是否针对农民开展岗位培训。
(5)科技项目执行能力。园区是否承担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是否顺利推进并完成目标。
4.环境建设评价指标
(1)生态环境。农用化学品以及污染源的控制是否达标,是否能够利用农牧业所产生的二次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是否达到有关标准,农产品无公害水平如何,其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水平如何。
(2)基础设施。是否合理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否合理配置水、电、气、通信、交通等配套设施,设施利用水平如何。
(3)服务体系。园区技术成果转让的质量和效率是否已达到有关标准。
5.整体效果评价指标
(1)规划与实施方案完成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是否如期完成,实施方案是否顺利执行,实施效果如何。
(2)经济效益。核心区的农产品销售额的水平和增速如何,上缴利税水平和增速如何;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农业产值水平和增速如何,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速如何。
(3)社会效益。园区建设对提高当地农民就业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带动作用如何,对促进当地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社会稳定的作用如何。
综上所述,现代化和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并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路径。科学评价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情况,及时总结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将为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指明方向,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