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9-01-23 02:12:02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吡啶活动度软骨

张 浩 万 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笔者采用阳和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为38.39±7.28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8.22±2.13年。观察组中男33例,女1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为37.59±7.33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8.11±2.0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2009年新修订的AS欧洲诊断标准[1];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阳虚寒凝证[2]:腰部活动受限,伴腰背肢体酸楚或晨起时腰背僵痛,小便清长,大便偏溏,舌黯淡或胖见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沉迟;③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④近1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患者;⑤研究实施前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晚期严重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能力者;②有药物过敏者和药物过敏体质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④重叠其他风湿性疾病;⑤资料不全致疗效无法判定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接受常规锻炼、睡硬板床、避免剧烈运动等对症处理,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治疗,剂量为1g/次,2次/d。连续治疗8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阳和汤方,方药组成:狗脊、巴戟天、穿山龙、伸筋草、青风藤各15g,山萸肉、川续断、仙灵脾、蜈蚣各10g。颈痛者加葛根、升麻;腰痛者加杜仲、枸杞。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连续治疗8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相关文献报道[3]以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估,改善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包括:①显效:所有症状明显改善,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率>70%;②好转:症状有所改善,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率30%~70%;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血清相关指标改善率<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23)等血清相关指标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患者关节疼痛与僵硬症状进行评价,总分1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采用简易脊柱三维活动度测定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脊柱活动度,测定3次取平均值。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两组血清相关指标、VAS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及V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及V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43 43观察组对照组IL-6(ng/L)治疗前36.28±5.38 36.33±5.40治疗后16.49±3.11*23.68±3.88IL-23(pg/L)治疗前77.05±8.43 76.86±8.35治疗后39.28±4.78*50.39±5.86 TNF-α(pg/ml)治疗前16.26±3.37 16.19±3.40治疗后8.89±1.87*12.20±2.49 VAS评分(分)治疗前5.89±1.08 5.68±1.00治疗后2.11±0.72**3.48±0.87

3.5 两组脊柱活动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脊柱活动度比较(±s,度)

表3 两组脊柱活动度比较(±s,度)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51.47±9.76*43.11±8.50例数43 43治疗前30.33±5.79 30.25±5.48

4 体会

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并累及周围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病情可逐步发展为脊柱畸形和强直,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临床对AS的治疗原则主要为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及早控制病情等,柳氮磺吡啶是临床常用于治疗AS的药物,属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偶氮复合物,其在发挥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亦能够阻滞叶酸的代谢和吸收,抑制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从而降低关节及肌腱的侵蚀速度,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关节功能。但临床实践表明,甲氨蝶呤起效较慢,且长期应用易造成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因此,如何保证及提高其治疗AS的疗效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学中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名,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腰痹”“骨痹”“竹节风”“肾痹”等范畴[4],多因先天肾精不足、督脉空虚,加之受到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以致经络被风寒湿邪闭阻,故应以补肾益督、散寒通络为治疗原则。笔者所用阳和汤加减方中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止痹痛之效;蜈蚣味辛,性温,具有息风解痉止痛之效;狗脊味苦,性温,具有补益肝肾、祛风胜湿、强壮腰膝之效;穿山龙味苦,性温,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之效;伸筋草味甘,性平,具有下气消满、除湿止痛、舒筋活络之效;青风藤味苦,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效;山萸肉味酸,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之效;仙灵脾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湿、强筋骨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生长等作用,有助于骨科疾病积极转归;川续断味苦,性微温,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全方共奏补肾益督、散寒通络、祛风止痛之功,切中病机。

有文献报道,炎症标志物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TNF-α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分泌,是触发炎症级联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同构成炎症介质,参与软骨炎症反应及破坏吸收过程。IL-6主要由T淋巴细胞分泌,其能够大量释放蛋白酶等物质直接致使软骨机制的损伤和破坏。IL-23可同时作用于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其不仅能够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减少软骨细胞能量供应,亦可促进前列腺素E2等物质的释放,引起软骨与滑膜的炎症,损伤软骨细胞。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IL-6、IL-23、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给药具有较好的抑炎效果。

猜你喜欢
吡啶活动度软骨
吡啶-2-羧酸铬的制备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28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勘 误
化工学报(2020年4期)2020-05-28 09:25:24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2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2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含吡啶的大环席夫碱锰(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质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