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 贾红宇 肖渊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经血行途径引起心内膜、心瓣膜、临近大动脉内膜感染,并伴赘生物形成,但部分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并发IE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本文对1例肝硬化合并IE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作一报道,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肝硬化5年余,腹胀5个月,发热1d”于2016年11月27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胆囊炎手术前检查发现肝硬化、HBsAg阳性,查肝功能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予进一步诊治。3年前在外院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予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5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腹胀不适,伴有轻度乏力、头晕,至外院就诊,考虑应答不佳而改用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期间患者自行停药1个月。4d前在外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6.71×109个/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7%,Hb 94g/L,PLT 160×109个/L。腹部、泌尿系彩超检查:肝区光点弥漫增粗,提示肝硬化,建议进一步检查;脾大,脾静脉扩张;右肾结石,腹腔积液。遂以“乙肝肝硬化,发热”收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运动量减少,神志清,精神一般,胃纳减退,睡眠较差(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大便难解,小便颜色较深,近2年体重降低约5kg。既往史:5年前因“胆囊炎”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年前因“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切除术,否认高血压病、心脏病等疾病史及其他手术史,否认静脉药瘾史。入院查体:体温37.9℃,脉搏 110次 /min,呼吸 21次 /min,血压103/86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11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尚平坦,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肋下、剑突下均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其余未见明显异常。查血常规:WBC 4.8×109个/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9%,Hb84g/L,PLT183×109个 /L。血沉 36mm/h。血生化:总蛋白56.8g/L,白蛋白29.0g/L,超敏C反应蛋白51.9mg/L。腹部增强CT检查: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少量腹水,右肝小片状异常强化灶,脾内小片状低密度影,考虑脾梗死。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腹水,肾结石,轻度贫血;继续予恩替卡韦片0.5mg(1次/d)口服抗病毒治疗。患者发热、有腹水,首先考虑自发性腹膜炎的可能,予头孢唑肟针2.0g(1次/12h)静脉滴注。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波动于36.3~37.8℃,逐渐出现胸闷、乏力等不适,考虑可能存在其他感染灶。继续予头孢唑肟针抗感染治疗5d后,不同部位2次静脉血培养均为缓症链球菌阳性;当天下午患者体温39.7℃,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0.5g(1次/8h)静脉滴注治疗。3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胸闷、乏力症状,再次查体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心脏杂音,但发现患者指甲下有小出血点;结合患者病程及胸闷、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联想到IE的周围体征,考虑可能存在IE。遂立即完善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环无回声区(陈旧性脓肿考虑),右冠瓣左室中等增强回声区(考虑赘生物),主动脉瓣中度狭窄、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肺动脉高压(轻度),见图1a。诊断:肝硬化失代偿基础上并发IE;继续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抗感染治疗1周,同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护肝、补液等营养支持治疗。待患者体温正常后,2016年12月8日出院转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月13日在全麻下行主动脉瓣置换(经主动脉切口植入19#St Jude Regent机械主动脉瓣)+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术;随访他院治疗情况:术前血培养缓症链球菌阳性,术后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正常。术后半年,患者至本院复查心脏超声:主动脉瓣置换瓣术后改变,主瓣瓣口流速稍快,三尖瓣轻度反流,见图1b。
图1 该患者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心脏超声检查所见(a:术前;b:术后半年)
讨论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较普通人群高4~5倍[1-2]。肝硬化患者易出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调、宿主防御功能受损、肠黏膜功能障碍导致的肠道细菌易位,使其细菌易感性明显增加;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而肝硬化合并IE的病例较为少见。本文对1例肝硬化合并IE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作一报道,以减少漏诊、误诊。
现行的Duke标准是在199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的,是诊断IE的金标准。根据Duke标准,本例患者不同时间及部位2次血培养均为同一致病菌,心脏超声发现心腔内赘生物、脓肿,患者高热,腹部CT检查示脾大、脾梗死,有周围体征,考虑为IE。分析病因,考虑是肝硬化失代偿基础上并发的细菌感染,患者入院后逐渐出现胸闷、气促等心力衰竭表现,可能与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未严格卧床有关。肝硬化合并IE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且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心律失常的肝硬化患者,应予仔细、系统的体格检查,特别是伴有心脏杂音或杂音短期改变者,需高度警惕IE。无论是否有心脏病史、有无心脏杂音,都应尽早作血培养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诊[3]。IE诊断明确后,要立即予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前原则上留取血培养标本。IE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4],其次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因此在遵循早期、合理、大剂量、联合、长疗程的原则下,可选择青霉素、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或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进行手术治疗,若合并器官栓塞则根据病情可早期手术治疗[5-6]。术后须予抗生素治疗,使用时间参考所取赘生物或感染组织的培养结果[7]。本例患者感染控制后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解除心脏传导阻滞,恢复窦性心律。在积极内科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尽早手术治疗,对IE治疗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