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22 04:37高群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

高群

摘 要:通过深入挖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特点,引入“课程思政”理念,探索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思政元素”引入“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计算机网络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物联网等信息的爆发,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部分,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要变大。高职学生每天都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是非观、道德观显得至关重要。高职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突出德育环节,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思政工作贯彻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内涵。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基本技术理论和基本开发技术的专业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网络的组建安装以及日常维护能力、网络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内容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现阶段国内高职学校的德育主要采用思政课程,通过对思政理论的讲解来引导学生实践,学生的认同感较低,课程的效果比较差。而在学习专业课期间,大学生往往追求知识点掌握得牢不牢,实验结果的准确率高不高,思政课在学习科学技术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中国的工科教学通常强调理论严谨、数据精确、科技创新等等,课堂本身理论性强,难以加入思政教育内容。长期以来,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难度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课的思政教育被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师忽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提高,高职学生越来越多,整体水平却有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心理素质也比较差。作为高职教师,要把提高学生整体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包括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重要,而高职的“课程思政”改革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面对种种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引入“课程思政”,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引入“课程思政”,可以弥补传统的思政课程的单薄性和刻意性可以倡导教师研究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入“思政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

(二)研究目标

1)深入挖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特点;

2)探索如何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

3)研究如何在课堂上通过思政元素引入思政教育;

4)探索如何通过思政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网络人才。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我进行了三个学期教学改革,从一开始比较生硬的引入,到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我的实施步骤如下。

(三)实施步骤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推动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一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了解国家大事,提高自己的思政政治水平,并准备知识库;二是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三是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实现“思政”与专业的“基因式”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实施“课程思政”。教师的思政意识、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实际上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对于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采用什么话语方式、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专业课老师要充分理解思政含义,激发和培养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除思政意识外,教师还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

挖掘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点工作。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做好挖掘工作。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观点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流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这期间,教育对象没有感觉自己被“思政”,而是愉悦的接受知识和观念。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要有机融合。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挖掘思政元素:

1) 国家时政

2) 社会热点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真人真事

6) 学生生活

7) 趣味小故事

通过这七个方面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的传递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如下:

1)从“专业知识”挖掘“思政元素”

2)从“思政元素”触发“思政教育”

3)从“思政教育”引领“价值取向”

(四)总结

我们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逐层递进的,我们围绕这三个目标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让学生在知识、方法学习的同时,实现价值观的引领,把价值观教育放在知识能力教育同等地位,使学生具有独特个性的同时还要严于律己。“课程思政”要立足于学生多方面发展,高等院校必须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模式,满足当下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德智兼备的全面型网络技术人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吳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2]邓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 光明日报,2016-12-12(008)。

[3]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管理观察,2017。

[4]郭杨,徐佳.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改革探索[J].好家长,2016(38):224。

[5]徐瑞哲.大学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N].解放日报,2016-12-05(001)。

项目来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QN013Y);“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动漫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D201906140);继续教育网络育人质量提升方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SZ016);“课程思政”理念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QN007Y);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SZ022)。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