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迪
微塑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
自19 世纪早期问世之后,人类迄今已经生产了约83亿至90亿吨塑料,体积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4倍还多。每一年,世界范围内塑料袋的消耗数量为5000亿个;每一分钟,全球会卖出100万个塑料瓶;许多看似是其他材质,甚至稱得上环保的物品,也离不开塑料。比如易拉罐,看似是金属,但实际上跟食物接触的内侧薄膜仍是塑料;装食物的防油纸袋,内壁也是塑料的;一次性纸杯,同样也是塑料做衬里……
这些塑料制品被丢弃成为垃圾后,只有9%能被回收再利用,其他有的进了填埋场,有的进了焚烧炉,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大自然中。这些垃圾在风力的影响下进入河流,汇入海洋,随波逐流。
我们都知道塑料的降解周期十分漫长,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也知道白色垃圾、塑料垃圾已成为世界公害。但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垃圾已经蔓延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在几个月前举行的欧洲肠胃病学会上,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报告,首次证实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到了9种微塑料。微塑料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
微塑料,一般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的物理作用下会发生破损化,大多数体积较大的废弃物都会被分解成小碎片,最后变成这种人们肉眼难以看到的颗粒。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杂志就报道过“海洋中这样的微小塑料”。不过,海洋和海岸微塑料污染得到全球重视并加以大量研究则是近10年的事。如今,即使在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北冰洋的海冰里也存在着数量惊人的塑料微粒。生态毒理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将之称为“海洋中的PM2.5”。
微塑料的确与PM2.5极为相似:都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有毒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又因为体积微小、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在食物链中产生积累。已有研究表明,多种藻类、贝类、鱼类、海鸟及海洋哺乳动物均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摄取微塑料。
随着水的循环,微塑料也混入土壤以及陆生动植物体内,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幸免—湖水和土壤中的微塑料的总量堪比海洋表面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15万亿吨。这些微小的颗粒都去了哪里呢?自然就在我们身边。
2018年4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在经过包装的海盐、啤酒、瓶装水和自来水中发现微塑料和微纤维。最常见的是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一直在摄入微塑料。在2008年以前,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动物无法消化摄入的微塑料,因此最终会将它们排出体外。然而,生态毒理学家马克·布朗对此并不完全确信。他做了一个实验:先把蓝蚌放进水槽,再放入涂有发光材料、比人类血细胞更小的微塑料,在蓝蚌摄入这些微塑料之后,再把它们放进干净的水中。6周之后,他把这些蓝蚌打捞起来,发现微粒仍然在它们体内。
目前专家还不能确定微塑料是否可以长期留在人体内,但值得警惕的是,最小的微塑料能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肠道中的微塑料也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还有研究人员指出,与很多污染物一样,微塑料的危害很有可能取决于阈值—一旦超过某个数值,它们才能真正影响生物。然而无论如何,当一种污染物无处不在,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开展环保行动了。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将2018年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塑战速决”。这是一场人类与塑料的世纪之战。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将比鱼类还多。由此产生的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面对现在海洋微塑料问题,世界各国也纷纷开始对一次性塑料袋发布禁令,或者通过法律和税收等手段限制塑料垃圾的泛滥,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
塑料全面包围地球,人类也并不是它们的终点。也许微塑料会进一步变小,变成纳米级塑料,但变小并不等于被降解—无论塑料制品变得多小,它们依然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无法被任何生物吸收利用的物质。希望更多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会在购物消费前多想一想,做出更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