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2019-01-22 12:30梁其华周秀锦
档案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建设

梁其华 周秀锦

摘 要: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我局”)原始地质资料保存的现状是:现存的档案“老化”现象严重、电子数字化文档数量少等,抢救性开展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扫描数字化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抢救原始地质资料及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科学推进原始地质资料管理与数字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

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就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对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等不可编辑的数据集的处理过程。数字化是实现原始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成“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前提条件。这样既能有效地保护库存原始地质资料,延长原始资料的寿命,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等在地质找矿领域广泛应用,形成的原始资料由过去纸介质存贮方式向数字化存贮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引发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传统的原始地质资料管理模式随之转变,纸介质档案、手工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向电子信息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转变。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已成为地质资料形成、管理、保存和社会化服务的必然趋势,是地质资料管理发展方向。

1 我局属基层单位地质资料数字化现状

我局的原始地质资料都保存在各基层地勘单位,近十几年来,计算机已普遍地运用到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2006年以后形成的成果地质资料已制作成电子文档,与之相配套的成果目录数据库和成果涉密登记数据库大部分基层单位已建立。原始地质资料中只有较少部分有电子文件,比如,数字填图技术、GPS 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电子数据。2006年以前的成果和原始资料都以纸介质保存。在局属20个基层地勘单位中,地质十一队于2014年将筛选出的500多档成果资料、15档原始资料进行了数字化,走在了局属地勘单位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的前列。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从2017年开始也正在有计划地开展部分需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只是扫描存贮了单个的电子文件,与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相距甚远,大部分还停留在表格式的目录检索、统计及调阅等较低的层次上。

2 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原始地质资料必须依法汇交电子扫描件。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中规定,依法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按“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中的规定,需汇交原始资料纸质复制件;依法不需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应汇交“原始地质资料文件目录”。2012年11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中规定,对于2012年以前仅汇交了纸质原始地质资料的,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和受委托单位应及时对其数字化。2017年 1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号)中规定,原始地质资料按本通知的“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与成果地质资料一并汇交。我省地质资料主管部门要求汇交电子扫描件。

2.2 原始地质资料“老化”现象严重,抢救工作刻不容缓。各基层地勘单位历经几十年的积累,在地质工作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各类地质资料。这些原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投入巨额勘查资金获得的特有信息资源,是唯一的、孤本资料,十分珍贵,凝聚着几代地质人的心血。这些资料历经几十年,由于当时的印制技术、保管条件等原因再加上年代已久,导致有些原始地质资料已出现虫蛀、字迹模糊褪色、纸张脆化等现象。有些图面信息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和利用;有的地质资料因利用率较高,加上借阅人在使用图件时不注意保护,造成很多图件折痕处磨损,甚至破损开裂;有的野外手图由于项目较大持续时间长,使用频率高,加上归档意识不强,不注意保护,图件有汗渍水渍痕迹、透明胶粘贴现象,还没入库就已经磨损,透明胶粘贴部位也因受胶的腐蚀而受损,使地质信息无法识别,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对于这些破损严重的地质资料,急需抢救性修复。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开展得越早越好。

3 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3.1 对地质档案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对地质档案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提起来,都知道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都认为看管好资料,注意安全和保密,是地质资料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对地质资料管理这类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地质资料管理中工作经费、设备和人员配置等方面投入不足。这都是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不了解造成的,与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设施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差距非常大。

3.2 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加强。馆藏资料数字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资料管理人才,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保管和借阅,而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地质资料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學和信息技术知识,更要加强对地、物、化、遥等专业地学知识的学习,引进与本行业有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计算机人才,经常性地开展资料管理经验交流、主动到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相互学习、取经,是提高资料管理人才素质的一个途径。

3.3 缺乏统一配套的信息系统技术支撑。全国地质资料馆于2013年5月发布了《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指南(试行)》,使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有了标准和依据。但是,想实现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没有原始资料目录数据库、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数字化后的原始资料就是一粒粒散沙,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新旧标准类别代字的转换问题,2008年国家档案行业标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实施,所有地质专业项目的原始资料类别都划分为10大类,代字为:底、测、观、探、样、试、录、像、综、文。而2008年前的原始归档资料,按研究的专业项目不同,划分的分类不同,类别代字也不同,比如,区测的分7类、物化探的分9类、普查勘探的分10类,水文、工程地质的分10类,专题研究的分6类、固体矿产的分13类,1:5万区测的分9类等。每类分别有代字对应,有:底、测、观、野、矿、录、验、水、物、地、设、研、样、综、文、设、研、钻、像、油、图、表、坑、用、像、片、资等27类。2011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在浙江、黑龙江两省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开展了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和数字化试点工作,开发了清理登记软件系统,对原本档案目录新旧标准转换进行了实践,并建立了原始地质目录数据库,建议全国馆将这套软件提供给各基层地勘单位使用,以保证基层单位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统一性。

4 统一规划,科学推进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

开展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清理;对原始资料的破损情况进行登记,为以后的破损资料的修复做准备;对新旧两个标准的档案分类代字进行转换,把旧标准原本档案目录中的分类代字分别转换到2008年新标准的相应类别代字中去,要跨类、要合并、要对应;要建立目录数据库,等等,这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项目周期会很长,建议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实施,筛选重点、重要、急需的原始资料进行数字化,也可按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由新到老进行,循序渐进,先完成资料的图文扫描工作,目录库、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待向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申请,统一开发使用。在人员、设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单位领导应给予大力支持,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工作。

5 结语

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的主要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从而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地质资料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提供了良好条件,地勘单位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快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现代化服务能力,推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地质找矿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发.DA/T41-2008原始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S].2008-9-1(2)。

[2]全国地质资料馆编.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验收指南[S].2014-11(3).

(作者单位:梁其华,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周秀锦,河北省地矿局地质资料中心 来稿日期:2018-08-28)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