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明媛,张康平,赵 娜
(1.准格尔旗环境保护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2.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400)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和窗口期。这一时期环境保护的战略定位以及新型IT 技术的发展,促使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智慧环保平台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环保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1]。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我国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智慧环保建设时代[2]。然而,区县级生态环保部门是与人民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环保部门,却走在智慧环保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和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传统的环保工作、执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环保要求[3]。因此,如何利用最新的理念,搭建优秀的智慧环保平台,提高旗县级生态环保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区县级生态环保部门智慧环保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平台建设的实用性建议,以供参考。
智慧环保主要是在原有“数字环保”的基础上,将新型的IT 技术应用与环保业务结合,形成一个环境信息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科学决策、监管精准、服务便民[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智慧环保全面建设的时代。有学者在智慧环保建设理论模式和结构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刘文清等人对智慧环保生态环境多元感知体系进行了研究,李磊、李鹏飞则提出了个性化“智慧环保”建设构想[5-6]。也有学者在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冼尚德以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为出发点对智慧环保平台的应用进行了论述[7]。另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智慧环保的一部分,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8-10]。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智慧环保建设规划和框架已经形成并正在被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也基本建立[11]。但从《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可以看到,我国的环境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设施分散、系统建设分散,应用“烟囱”多、数据“孤岛”多,业务协同能力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12]。也就是说,智慧平台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数据还只是电子存档的状态,人们要更加注重区县级生态环保部门智慧环保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让海量的数据“跑起来”,才能推动智慧环保走向“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区县级环保部门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环境条件都已经具备,但由于智慧环保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评价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缺乏总体规划,硬件购置较多,软件开发较少,“重硬轻软”现象普遍存在;区县级环境部门各自为政,不愿与其他机构共享数据,平台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极为突出;一个环保机构也存在部门间数据分散、信息破碎、应用条块、服务割裂等问题;环境数据存在看和用“两张皮”的问题,难以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充分考虑区县级环保部门现有资源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智慧环保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做简要分析。
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来,各项攻坚战作战计划和方案陆续出台,生态环境督察执法持续强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正在有力地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环保工作模式和数字环保的基础建设已不能满足当前攻坚战的战略需求,迫切需要搭建更为智能的、优秀的信息化平台,以此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国务院批准实施机构改革方案后,区县级生态环保相关部门同样面临职责整合,智慧环保具有便捷化、视图化、智能化的特性有助于环保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区县级环保部门处于环保的基层,信息化程度最为薄弱,而且从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情况来看,在督察的10 个省份中,有1 153 人被约谈,1 122 人被问责。此外,在2018年进行的环境监测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检查中,也可以看到多家环境监测机构存在多项问题:体系建立不完善,运行不到位;检测过程不规范,质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标准变更不及时;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检测分析和原始记录不符合要求等。这说明区县级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管理模式、工作模式不够规范,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都有待提高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智慧平台引入规范,使环保业务流程化,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切入点,整合环境统计、环境监测、污染源普查数据,为环境监察执法、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最后对所有环保业务部门产生的数据进行汇聚,形成“一本账”,依托应用平台实现环保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这将有利于改变基层环保部门的管理模式和行政风气,并有助于环保部门树立开放形象、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当前,大多数环保部门所收集的大量环境信息数据还处在一个“能看未用”的阶段。例如,多数环保部门都设计了“环保一张图”,纳入了辖区内地理信息和环保业务数据,可以展示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信息,但其智能化程度不够,未能与应急预案相结合,不能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发挥应急指导作用。再如,环境监测多年累积的基础数据也不能被充分利用。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则可以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能,通过平台将所有环保业务结合起来,挖掘数据信息,在实现部门间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汇总分析生态环保多个部门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环保监管协同作战,打通环境监管的“信息孤岛”。
在我国智慧环保平台还有待完善理论模式和建立评价体系的起步阶段,区县级智慧环保的平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按照《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智慧环保有义务保护环保信息网络、业务系统、支撑性基础设施与安全设备设施等,防止其受到内、外部的非法攻击与损坏,建议设置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网闸)以及DMZ 区域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环境监测为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环境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的可量化的数据支撑,因此应注重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规范实验室的业务流程,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将监测站质量体系所有程序纳入系统,实现站内各项与监测数据质量相关的活动都在系统内记录、留痕、相互佐证,为监测站的数据质量把关,使监测站整体质量体系运行更趋于规范。
在保护已有投资的基础上,建议通过环境数据库汇集和整合更为全面的业务数据。根据各业务科室的实际业务需求,定制分析应用。注重发挥协同作用,协助区县级环保局利用平台进行科学决策。
在我国环境信息化体制机制不顺畅、公众服务能力弱、综合决策水平低,难以适应和满足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求的情况下,区县级智慧环保平台具有建设的必要性和开发的潜在价值。各相关环保部门应以梳理整合环保业务流程,对内挖掘潜力并提高能力,对外树立形象,不断提高环境管理和公众服务水平为总体目标,建立一套真正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可扩展、监测精准、监管科学的一流“智慧环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