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娅
(六盘水市规划设计测绘研究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基于国家政策和措施的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城乡规划中的空间发展问题,这是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不仅包含旧的发展累积,而且也包括未来发展的新影响趋势,即建立在原基础上的新发展趋势。现阶段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当正确审视和定位空间发展问题,对新的发展形势以及复杂多样的现状等进行全面考量。新形势和发展局势是法制以及政策和趋势预判与区域经济发展价值追求等原因所致,各地区的发展形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该种情势下,如立足实际,合理利用资源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就目前国内城乡规划空间发展问题而言,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土地资源是民生之本,而且关系着城乡规划建设,同时也是空间问题是否能够得以有效解决的重大桎梏。在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耕地面积锐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生产性用地逐渐减少,而且生活性用地数量的减少却很少重视,以至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空间需要。比如,城市住宅区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小区内留有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但是平均到每一个业主和居民,较之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受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人口以及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现象,很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人口压力较大,以至于人均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各种自然资源供给紧张。此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科学生产模式,以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有限的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不利于城乡规划及其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各区域之间的相互竞争来有效促进国内城镇规划建设,另一方面也导致城镇规划和发展效果相当较差的区域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落下,最终因无法跟上步伐而导致区域发展滞后。在区域收益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的背景下,劣势区域逐渐在正轨上跌落下来。长此以往,这些地区与优势地区之间的发展联系就会被隔断。为了不让本地区的资源外流,需要采取一定的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区域性保护,即地方保护。事实上,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非常的缓慢,主要是因为限制了技术、资金的流入,长期来看对城乡规划和发展不利。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城乡规划空间发展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快发展步伐,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城乡规划是某一范围内的整体部署,对本地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选择以及区域范围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空间布局与动态调整实践中,规划区域范围的主体功能起决定性作用,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情况与发展现状。在功能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以及发展密度等,此时功能区的优化调整需要评价指标和体系与之保持协调,必要时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对新建用地的依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实践中应当加强与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规划方案,为各类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需在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编制时采取集约化管理模式,以此来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和方案,有效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并且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这样才能促进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同时,还要针对用地标准与要求,对城乡规划进行优化设计。城乡规划空间应用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基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比如,浙江推行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案,采用宽进严定以及动态淘汰的机制。2017年,国家四部委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其予以了肯定,主要是因为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立足于本地产业“特而强”以及功能“聚而合”的出发点,同时其形态上呈现出“小而美”的特点,发展机制上突出“新而活”的实质内涵。目前来看,浙江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已经形成了“五有”规范化工作体系,而且在《特色小镇评定规范》中被评为国内第一个特色小镇建设的地方标准。在年度考核过程中,浙江省已经累计降格了13个创建小镇,同时还淘汰了7个培育小镇,并且对33个创建培育小镇进行了警告。上述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加快区域城乡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过程中的空间资源利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优化空间,可以引入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而且各级政府应当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为此,实践中我们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发展水平、民俗文化以及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还应当具备战略发展眼光,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到未来国内城乡发展之势以及可能发生的现象或者转变。在确保规划有效实施的基础上,优化城乡发展空间,进而科学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比如,宁夏地区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的发展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看解决城乡空间规划建设与发展对接难题。省级空间规划是全国统一以及相互衔接和分级管理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层级。宁夏是国内第二个省级城乡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省份,其以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引导,打破了以往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格局,并且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土、城乡、环保、交通、林业以及水利和农牧等规划统筹起来,实现了规划编制、立法立规以及机制改革和审批改革目标,从而有效解决了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对接。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国内城乡规划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然而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其中空间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空间规划是现阶段城乡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一环,因此,在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正确审视和定位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和改进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以及空间利用与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