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惯有思维 升华设计力量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2018“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

2019-01-22 05:24
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陶瓷艺术

(中华陶瓷大师联盟 上海 200070)

无论是大学设计教育还是设计工作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创新”。它虽已经成为时尚语言,但创新并不简单,它本身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痛并快乐着。台湾一个学者这样解释创新:创,由仓和刀组成,也就是一个人拿着刀去抢劫粮仓,此过程无疑是痛苦的。而固有的知识、资产被挖走,也说明创新需要跳脱固有的知识范畴,多角度去挖掘意识形态的延伸性,缔造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体系或者产品。国家艺术基金

图1 项目学员博物馆考察

2018“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是一个加强“陶瓷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导火索,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国家培植项目有众多优势,但是实际操作和保证项目专业度、培养成果、社会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实则考究项目负责人的水准和把控能力,景德镇陶瓷大学王爱红教授在主持“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中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压力。“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有不少经验,笔者觉得可以推广和借鉴。项目学员博物馆考察剪影见图1;项目学员古代陶瓷生产流程考察剪影见图2。

图2 项目学员古代陶瓷生产流程考察

1 培养对象的筛选,体现项目支持人的严谨

学员是项目的核心之核心,学员的选择并不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上的“小白”,这不是一个陶瓷设计普及教育项目,也绝不可能用3个月的时间培养出来一个陶瓷设计天才。项目学员的选择是从全国海选出最具设计、创作实力和正能量的30位,他们在各自的设计研发或教学中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骨干。他们并非设计小白,但也并非单一工作范畴,有的来自学校、事业单位、独立艺术设计公司、地方窑口,还有的来自专业新闻媒体等,多维度的生源让一桌陶瓷艺术设计大餐的烹饪变得有滋有味、营养均衡。组织学员参观博物馆,见图3。

图3 组织学员参观博物馆

欣赏完作品展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副主席夏高生先生兴奋地说到:“第一,学员们的设计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艺术化、生活化、市场化,其展示方式更是别出心裁;第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培养艺术人才的思想是引导性的,培养陶瓷艺术设计人才的同时,也推广中华陶瓷文化。项目主持人王爱红教授切实地领会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精神,为人才培养起到了标杆性作用”。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需要偶像力量,需要别出心裁的跨界,需要打破藩篱。例如,新东方英语老师罗永浩下海做“锤子手机”,曾经怒砸西门子冰箱,现在手机新闻发布会卖门票,种种做法让罗永浩名声大噪,有褒有贬,但不影响他强迫症般的手机界面带给大众最极致的体验感,他把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推到最高点,这让竞争对手们不断反省而改变,这就是一个人的魅力,也是逆向思维的重要性。笔者相信国家艺术基金2018“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的30位学员在注入全国最优质师资团队的能量后,会发出强烈的设计能量,感染着身边的人乃至整个陶瓷艺术设计行业,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对生活的热情。

2 师资力量的匹配,把学院和民间手艺进行优势互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得不说此次为“陶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讲课的导师们都是大有来头,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卡斯西储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凸凹工业设计公司、麦锡策划公司等,且为专业内和行业内的“明星们”,他们的富有诗意、富有颠覆性的思想体系,总是令人着迷。他们从形而下的到形而上的学问,从设计产品到设计理论,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意在打开学员固有思维的禁锢,把其引导到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架构。项目的师资力量比博士培养配备的师资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主持人王爱红教授为学员授课剪影见图4;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宁钢为学员授课见图5。

图4 项目主持人王爱红教授为学员授课

图5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宁钢为学员授课

另外,王爱红教授还邀请了产业代表、民间手工艺者代表、收藏与鉴赏家的代表与“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学员进行座谈,从工艺技术、生产销售、文化传承、收藏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著名收藏鉴赏家钱伟鹏先生:“艺术的功能首先是‘鉴赏’,深度的鉴赏是‘收藏’,深度的收藏是‘投资’,这是张新建先生总结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各位学员同学的作品非常具有创意和形式感、设计感,但是对于陶瓷艺术产品来说,艺术性是相当重要的。只有这样,现在大家做的创新陶瓷产品才会经得住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迭,才会承载现在的时代精神”。王爱红教授主持项目成果座谈会剪影见图6;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先生座谈会讲话见图7。

图6 王爱红教授主持项目成果座谈会

图7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先生座谈会讲话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先生所言:“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上,看到我们国家艺术基金培养的年轻学子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创意陶瓷产品,令我感到震撼和欣慰;你们这些从事设计创作的后起之秀们的能量不可小觑,如果一直坚持下去,会给整个陶瓷界带来新的局面和生机”。

学院派导师与产业专家、民间艺术家或收藏家在“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邂逅,这体现不仅仅是学术的严谨,更体现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好的老师,好的引导和启迪,势必会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维度,而非只有一种正确答案。设计从来不是简单的造型,设计对象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设计体系。互联网的发达,把设计体系给延伸了,甚至已经不是一个体系,而是更多个体系的交叉,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探索性的体系网。麦锡策划总经理孔洪强的一句话揭露了谜底:“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连谁是对手都不知道,最彻底的竞争是跨界竞争,跨界的从来不是专业的,我们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一群不专业的人试图做一件专业的事!”导师们的不同形式的教学,为学员在设计这条路上,树立了信心和社会竞争力。

3 打开思维的力量,创造精湛的作品

“以作品说话”始终是“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最后检阅成果的标准。

图8 项目学员成果作品之一

图9 项目学员成果作品之二

陶瓷设计作品的最终表现效果集合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创意、制作工艺、材料工艺、烧成工艺等,不同于其他材料,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众多不确定性给产品创作加大了难度。掌握陶瓷材料的“脾气”是进行陶瓷创作的第一步。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目前世界上保留最为完整的陶瓷制作72道工序,有着最为优秀的教学资源,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把陶瓷“脾气”展现给学员,以便更加迅速捕捉到作品呈现过程中的“雷区”。项目学员成果作品之一见图8;项目学员成果作品之二见图9。

从“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来看,不管是从造型、装饰上都有很大突破,在设计服务意识的改变上也掀起了一番新局面,正如蒂姆·布朗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中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不只能改变开发产品、服务与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变构思策略的方式。”项目学员的一组《叠代》把对传统中国陶瓷器皿造型打乱重新组合,用一种重构的思路展现出了设计作品的新生命力和新功能维度。在某种程度上,它最为有借鉴价值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在于产品构思过程以及传递给观众或使用者后,欣赏水平、思维方式的转化和提升。

王爱红教授在教学中强调在设计体系中所贯穿的方式方法,学员们在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训练思维的乐趣,赋予了设计概念和作品的趣味性。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王一君表示:“陶瓷设计非常严谨的,项目组的导师打开了你们的禁锢,给予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们宛若一把富有灵性的钥匙,让你们的设计思维和材料工艺之间找到合理的点,让严谨的陶瓷设计创意飞翔了起来”。

4 结语

2018年10月18日~22日景德镇瓷博会的项目成果展,让中国看到了陶瓷设计的力量,它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项目和设计本身,让世界对陶瓷情有独钟的游客看到了中国陶瓷设计新的生命力和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陶瓷艺术
《星.云.海》
《花月夜》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纸的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