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2019-01-22 10:34:0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脉呼吸衰竭呼吸机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临床较常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积极抗感染、化痰、平喘及呼吸支持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心脉隆注射液为国家二级中药新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治疗。本研究分析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入住我科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病人,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呼吸衰竭诊断是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PaO2)<60mmHg(1mmHg=0.133 kPa)和/或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心力衰竭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2],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53岁~88岁(70.7岁±12.1岁);NYHA分级Ⅱ级9例,Ⅲ级17例,Ⅳ级5例。治疗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55岁~86岁(69.6岁±11.2岁);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16例,Ⅳ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昏迷、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不能纠正、不能配合完成检查及治疗、不签署治疗同意书者;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等导致心力衰竭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氧疗、祛痰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酌情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菌酌情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单用或联合应用,酌情应用抗真菌药物。两组均应用美国伟康公司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治疗,选用口鼻面罩,采取S/T模式,呼吸12次/min~22次/min,吸气压力10 cmH2O~22 cmH2O(1 cmH2O =0.098 kPa),呼气压力4 cmH2O~6 cmH2O,氧流量5 L/min~8 L/min,视病人耐受情况及病情适当调整参数,每日累计应用呼吸机6 h以上。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443)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4 mL,以20 mL/h静脉泵入,每日2次,连用5 d。

1.3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下肢水肿及肺部啰音情况,合并于第6日进行总结,判断临床疗效;收集病人治疗前1 d及治疗第6天的动脉血PaO2、PaCO2和血清脑钠肽(BNP)指标,并进行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口唇发绀、下肢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及体征部分减轻;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减轻,加重或病人死亡。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PaO2、PaCO2和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PaO2、PaCO2和血清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PaO2、PaCO2和血清BNP指标均较前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动脉血PaO2、PaCO2和血清BNP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PaO2、PaCO2和BNP水平比较(±s)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疾病,病人气流受限逐渐进展为严重受限,急性加重期均可合并呼吸衰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提倡在积极抗感染基础上及早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治疗[3-4]。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痛苦小、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能有效克服病人气道阻力,减少病人呼吸功耗,加强病人肺泡通气,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氧合,缓解呼吸肌疲劳,迅速改善病情及血气指标[5-6],积极应用能避免病情加重及气管插管发生[7]。仍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及心力衰竭病人病情持续加重而不得不进行气管插管,主要是因为心肺功能差[8-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多为老年病人,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由于炎症、缺氧及内环境紊乱,极易合并心力衰竭;同时由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及肺血管重构、肺气肿所致肺血管床破坏、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引起肺心病,出现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合并慢性心力衰竭[10]。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约为13.6%[11]。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需积极关注心力衰竭问题,血清脑钠肽测定已广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2],因此本研究选用血清脑钠肽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及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多表现为气短不能活动,口唇发绀,下肢水肿,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中医气阳两虚、瘀血内阻证候,这种证候是心脉隆注射液的适应证,对这种证型心力衰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具有较好疗效[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长期缺氧,肺泡壁及肺泡微血管的破坏,多伴有肺泡微循环障碍及肺泡小血管微血栓形成,肺血管阻力增加,且卧床、脱水及红细胞增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液多呈高凝状态。药理研究表明,心脉隆注射液不仅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还可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部循环,改善通气血流比,改善氧合[14-15]。心脉隆注射液药理作用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及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研究发现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5-16]。

本研究结果可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及心力衰竭病人,在积极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无创呼吸机同时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无创呼吸机改善通气,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氧合,积极纠正呼吸衰竭,心脉隆注射液纠正心力衰竭,加强心力衰竭治疗,两者联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及心力衰竭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心脉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2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