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巴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民间独具特色的文化组成部分。俄巴文化以藏族原始信仰与苯教碰撞的文化底蕴为根基,经历了苯教和佛教两种地域宗教文化的斗争、吸收、融合、创造的漫长历史过程,两种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民间俄巴文化的发展壮大并形成如今的摸样。俄巴文化是青藏高原本土文化底蕴中盛开的莲花,既不失印度佛教密宗的内涵和精华,又融合西藏地域文化形成自巴独特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霍尔藏果哇塘;俄巴扎仓;特征
一、霍尔藏果哇塘俄巴扎仓历史背景
霍尔藏果哇塘俄巴扎仓 以霍尔藏部落为基础,周边的唐巧藏、绒俄尔和达麦、卡加等部落联盟的俄巴组织,统称为霍尔藏俄巴。而本文所要写的是霍尔藏俄巴组织中的果哇塘俄巴扎仓,临近213国道,位于果哇塘村。
文化大革命前夕霍尔藏俄芒包括霍尔藏四部落外,还有完巧唐、唐巧杂、下卡加,周边部落也是霍尔藏俄芒的一部分。如今,却只有霍尔藏四部落自己的二十一位俄田参与霍尔藏俄巴各项宗教活动。关于霍尔藏俄巴的创立和建造俄巴寺院,霍尔藏民间说法不一,对此本文将采用霍尔藏本土学者桑木旦编著的霍尔藏俄芒历史小册子和笔者的采访为论述依据。公元1856年,在第五世阿勒夏格洛桑更嘎嘉措的主持下,邀请热贡著名俄巴大师娘囊赞多吉亲临霍尔藏地区授予格日扎布、普瓦、狮面姆、众巧主等的灌顶,将各山谷中单独举行初十法会者聚集起来,创立了格日扎布蔡举法会,建立俄巴举行宗教活动寺院并取名密宗兴盛洲,从此,霍尔藏俄巴与热贡娘囊赞多杰发誓相互护持彼此,历代娘仓世袭徒孙护佑霍尔藏俄巴的各项宗教事务。娘氏第四代白玛胚嘉为霍尔藏俄芒制定了组织规章制度——嘉亦,之后的世袭传承人亲临霍尔藏为俄巴做了很多贡献。如今,在霍尔藏果哇唐村的霍尔藏俄巴密法兴盛洲寺院也经历了文革的大摧毁,主尊莲师佛像被人推到大夏河等等。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霍尔藏果哇塘村的密宗兴盛洲寺院也被重建.
二、俄巴的名称及其生计
(一) 俄巴的名称
俄巴的意思是密咒师或持咒者,“俄”是密宗、密咒之义,“巴”指人。《藏汉大辞典》解释为: “俄巴即咒師,持咒者。以念诵咒语为人禳解祈福的宗教职业者。”在西藏,一般也将密咒师称为昂巴,列为宁玛派的修行者。有时俄巴也被称为“宦”( dpon) 。有学者研究认为,“宦”起源于吐蕃以苯教治国时期,藏族部队中每一编队“日”要有一个“宦”,叫“日宦”,负责出征时选择日子,搞祭祀等。后来,这一习俗被保留下来,现在很多村庄仍有“日宦”,负责婚丧择日、生小孩取名、防雹护苗等等,不过已佛教化了。
俄巴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但女性较少。年龄不限。在民间和学术界,一般将俄巴的历史追溯至公元 8 世纪的莲花生大师,尊崇其为祖。俄巴未正式出家,也未受比丘戒,他们既在固定的宗教场所从事宗教活动,又结婚生子,从事日常生产劳动以养家糊口,并且参加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各种活动,兼具宗教职业者和普通俗人双重身份,是藏传佛教领域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注重佛教显密经典的学习,而注重适合民间的各种法术仪式。
(二)俄巴的特征
俄巴的外部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蓄发辫,一是他们的着装。一个人成为俄巴后就不剪头发,辫成辫子并缠绕在头顶,再用头巾裹住。头巾大多用红布,也有用黑布的,依不同的地区而异。这种发辫被称做“俄拉”( sngags ral) ,意即密咒之发辫,是俄巴的重要标志。俄巴开始蓄发时须经活佛或上师诵咒加持灌顶,发辫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神圣的。发辫分两种,有一种终生不得剪下或拆散,除非在特殊场合。另一种可以剪和洗。如见自己的上师和活佛时可以拆下头顶的发辫以示朝拜和尊敬。
三、俄巴的活动场所———俄康
(一)俄康的特征
俄康( sngags) ,意为密咒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有些地方称为玛尼康( ma nai khnga即诵玛尼之所; 玛尼是六字真言的简称) ,有些地方称为拉康( lah khnga 即神殿) ,还有称为吉康的(即公共房) 。有些地方将俄康、玛尼康、拉康、吉康作为同一种宗教活动场所来看待。其实玛尼康和俄康是有区别的,前者纯粹是佛教徒集聚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俄康是以供神为主同时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玛尼康一般是以一个村落为单位,而俄康既有一个村的,也有几个村联合修建的,其规模一般比玛尼康大。拉康和吉康一般指的就是俄康。俄康一般建在一村或几个村的中心地段。殿内还设有若干排座位,供俄巴们在法会期间使用。
(二) 俄康的组织结构
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的材料,将俄康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一般的俄康,规模不等,比一般的佛教寺院小,但又比汉族地区的村庙大。规模较小者,无活佛转世系统,虽与较大的寺院或俄康有法脉传承,但基本处于独立状态。第二种是牧区的帐篷俄康。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藏族牧区的寺院非常少,一般也没有农区一样的固定俄康。
四、俄巴是藏区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俄巴无疑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教义和仪轨的继承者和执行者,但也吸收了诸多其他的宗教文化特质。俄巴不仅熟练佛法理论,并且擅于巫术、占卜等各种法术,其宗教仪式繁多复杂.其中有苯教的神灵和各种禳解仪轨,藏族民间信仰的各种仪式,道教的占卜术等,这些不同宗教文化丰富了俄巴的宗教体系,使它在民间得以发展和壮大。他们是藏族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缩影,也是藏族民间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
参考文献:
[1]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上)[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2]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J].中国藏学,2001(3).
[3]东主才让.宁玛派“密咒师”[J].中国藏学,2005(2).
[4]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仁青卓么(1992—),籍贯:甘肃夏河,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宗教学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研究生“研究生创信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 浅析霍尔藏果哇塘村俄巴扎仓现状,编号:cx2018sp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