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把关人到决策者: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嬗变

2019-01-21 11:49侯潇帆
西部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闻编辑

摘 要:媒介不断实现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人的延伸”,人与媒介关系的全新转变影响着新闻业,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从面向受众逐渐转换到面向用户,从一维的追求内容转变为多维度的追求,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的基础上,新闻编辑必须转变现有的策划思路,从理念到实践实现更新。

关键词:新闻编辑;编辑策划;编辑创新

编辑与记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职责是指挥新闻报道以及修正和把关新闻内容,而作为编辑工作中的一环,策划对于整个新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媒体环境之下,理解与用户的关系,注重用户体验,对新闻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一)“人机互构”语境中新闻编辑工作的转型

网络用户相较于报纸读者拥有更大的自主性,UGC的显现,使新闻来源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挤压了传统新闻编辑的生存空间,人和机器共同主导的全新工作模式正在形成。基于此,网络新闻编辑在“人机互构语境下”有了更高的职责要求:不再单单起着“总统筹”“总把关”“总设计师”的作用,而应随时跟踪、 掌握用户与网页互动的各项数据指标,随时跟进用户的动态变化以及反馈,真正把新闻当作产品来进行策划与运营。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转变

一般来说,新闻报道策划是围绕满足受众需求,战胜竞争对手,展现自家所长这三个既有联系又有侧重的方面展开,传统媒体语境下,新闻编辑的职能是“守株待兔”,只要负责处理好记者交上来的稿件即可,但是进入新媒体环境以后,新闻编辑开始 “找米下锅”。

(1)以用户为中心,培养全受众意识

超文本,超链接……等等新型的信息检索方式,让受众沉浸在信息海洋里,也逐渐在信息海洋里迷失,虽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个性化新闻信息推送,得到了大规模快速的发展,但是其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也饱受诟病,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策划选题之初,就应确立全受众意识,无论是有关于严肃重要的国家大事,亦或是涉及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再者,因网络媒体突出的互动性特点,新闻编辑应强化互动意识,“面对面”与用户交流,把握他们的兴趣点,及时调整报道策划方案。

(2)恪守新闻真实,提升新闻辨别能力

互联网的出现,将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变为可能,每分每秒都有新闻出现,根据CNNIC的第40次报告,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7.51亿,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新闻集散地,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要以网络上的信息为信源,但是因网络用户匿名性、低门槛的特性,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大大降低,所以,新闻编辑在选题策划时,应增强新闻的辨别能力,正如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里说道“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如何能寻求到真相,成为了新闻编辑提升的方向。

(3)信息及时追踪,保持“全天候状态”

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更新速度已由原来的以分计转换为以秒计,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不断跟进新闻来源,加快新闻更新的频率,从信源的甄选到信息的核实再到新闻内容的编排,对新闻编辑提出了质量和速度上的全新要求,以人民日报、新浪为代表的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就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不仅要求新闻编辑的新闻专业能力,同时也考量了新闻编辑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媒体变革中编辑增强选题策划能力的思考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充当把关人和信息加工厂的角色,相对而言,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然而在新媒体时期,新闻编辑的角色有了极大转变,以引导记者和通讯员去关注用户需要为出发点,积极主动参与到新闻的组织和生产之中,转而作为一个主动者、决策者的身份,在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如何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应是新闻编辑考虑的题中之义。

(1)选题注重延展性

对于一家报社而言,特色出版品牌的构建肇始于编辑选题的独特性,其发展则依赖于选题的延展性。在内容同质化的今天,新闻编辑要不断创新性和创造性,挖掘新闻线索背后的事实,从传统的一元意识,要上升到多元意识,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增强选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天津港爆炸案为例,澎湃新闻别出心裁设置问吧专栏,并进行了“我们是澎湃新闻天津爆炸前方报道组,关于此次事故的前方情况,问我吧! ”的专题报道,前方记者和网民实时互动,让灾区情况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在某种程度上,关于事故的横向和縱向维度都得到了深化。

(2)传播策略多元化

从报纸的发行率和订阅量走向如今的点击率、阅读量,新闻的质量高低有了更直观的考量,这对新闻编辑的要求就是,在策划选题时,不仅要注重高质量内容的采集,还应顺应全媒体的理念,根据不同载体的特性,对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多方的通力合作,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有效转化内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价值。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厨房模式,现已成为业内一个运行的典范,“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形成统一指挥、实时策划、快速采访和编辑、及时发布和广告整体运营的高校运转机制。

(3)内容组织多形态化

伴随着传播媒介形态的多元化以及读者接受趣味的多样化,新闻编辑策划在策划时应考虑到“可创造性、可再生性、可启发性”等多重要素,对内容产品要进行深度挖掘,可视化呈现,契合不同受众的需求。新媒体环境之下,对于任何一个“源”信息的策划都需要多角度评估与提炼文本信息的多元价值,在文本内容的重组、整合、衍生、转变中,能针对不同平台或不同的终端,派送不同的内容,多角度呈现原创信息的内容价值。在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多篇上榜新闻中,均是对源信息不断提炼,在内容上,深度挖掘用户兴趣点,点击量达数百万次,彰显了原创信息内容的价值优势,成为“小众学术,大众阅读”的典范。

(四)结语

媒介不断进化,用户成为了这场争夺战的核心,在新闻工作领域,编辑作为整个新闻活动的总统筹,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把关人变身决策者,如何才能把握用户的需求,实现传播资源的最优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叩问。克莱·舍基对媒体幸存者的建议也许值得思考:要擅长理解和表述数据、了解如何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新闻编辑、通过团队协作和尝试新鲜事物来竭尽所能地积累新闻编辑经验。

参考文献:

[1]蓝斌.新闻编辑的策划之道[J].新媒体研究,2017(14).

[2]彭兰.网络新闻专题的内容策划[J].中国编辑,2007(5).

作者简介:侯潇帆(1993.10—),女,汉族,河南灵宝人,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闻编辑
网络媒体兴起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管理
基于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中新闻编辑技巧研究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新闻编辑理念变革创新机制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