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民创新,重塑提升我国教育走向世界,科技要发展,教育为先。作为国家重要领导人,他把创新教育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那么实施和传播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在教育中落实和加强创新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下大功夫。
一、适应新课改、新的考试制度的要求,教育教学应由“教人”向“育人”方向转变
新版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普通高中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的更新。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接受的“一段”教育,而是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一生”教育,会影响学生一生,意义非常重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教育和方法必须转向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
二、改变教学方法,构建学科综合模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活动式教学是很好的解决办法。活动式教学不但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往往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趣味性。比如我在讲《思想政治》必修1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时,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人大、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 、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上课时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我用多媒体展示“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问题可以由哪个组解决,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有效做到了问题与小组的一一对接,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和运用、培养他们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重要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训练,尤其要更多进行求异思维训练。鼓励和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看法,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发现别人易忽视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通常采用比较法,比如学习“企业”知识时,我让学生比较企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而得出企业的出发点是营利,其立足点是市场消费需求;在学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知识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施主体截然不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提高辨别能力。
2、要善于运用让学生先想,先说,先做的“三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就—节课而言,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初步解答,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重视。接着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可边讲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比如学生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都十分敏感和好奇,有自己的思维和看法,再加上与所学的知识有联系时,就会产生想发表自己见解的强烈欲望。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他们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很难有新的创造。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法的改进实现的。要培养学生用理科思维学文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间的内在联系。遵循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判的探究精神”等科学思维方式。
三、深刻把握处理好课堂教学各环节,促进学生终身素质的提高
政治学科理论性观点多,要求达到的能力水平也较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思维亮点,窍设疑点,引导学生去“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在疑难处点拨,在关键处引导,使学生处在一个趣味无穷,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中。例如:在讲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设计一系列小问题:“想一想,春夏秋冬变化是现象还是本质?”“议一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创新精神去寻找新事物。”“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国势强弱,系乎人才;人才强弱,系乎创新。当下中国,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正在涌动。作为教师队伍一员,该如何面对创新?屠呦呦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四、借助大数据真实掌握学生相关信息,切合因材施教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当前,发展教育大数据已成为推进我国当前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大数据以其独特的功能及优势应用于教育领域,开启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推动了教育领域的众多变革。数据驱动教育创新、数据驱动教育变革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趋势。
1、随着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精细地刻画师生教与学的特点,并针对性推送教学内容与服务,从而促使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关注个体,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
2、改变学生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大数据使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收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数据如学习行为、学习表现、学习习惯等成为可能。通过分析挖掘學生学习的全过程数据,可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学校的质量提升等提供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
3、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发展学生爱好,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力和创造力,开设一些专题讲座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分析调整的原因及如何调整,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激发学生为强国而奋发进取的志向和创造精神。
4、开展创造性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尝试、去体验,进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企业的经营》时,我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去企业调研的任务,他们调查了企业的运营状况、生产规模、主要产品、人员结构等方面。这一走出去使得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变成鲜活具体性,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轻松,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目睹了企业管理的规范与严谨,帮助他们树立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与习惯,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虎啸山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行大漠。今天的中国,创业创新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中国的发展和希望在于创新,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跨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缔造出更具活力的创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