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态视域下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探讨

2019-01-21 00:40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污染源产业结构重庆市

周 珍

(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中最为严峻、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1-2]。重庆市作为十分典型的内陆山地城市群,其多云雾、扩散条件差的气象条件,使得重庆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雾霾现象极为严重的城市。伴随着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庆市的大气污染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这对现行的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重庆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1.1 重庆市大气污染治理概述

重庆市作为我国早期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遗留了一定的大气污染问题。当时,为了发展工业经济,重庆市付出了沉重的环境污染代价。在新时期产业结构转型的阶段,重庆市仍旧存在大气污染物排放复杂的难题。

2017年,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当地大气污染实际,重庆市制定了《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该条例施行以来,重庆市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重庆市在近几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考核中成绩十分优秀,这与重庆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是分不开的。

1.2 重庆市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市场导向需求下,其产业结构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受特殊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叠加影响,当前,重庆市大气污染最为凸显的因子有PM2.5以及O3,二者逐步成为制约重庆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3-4]。从实际数据来看,近几年来,重庆冬季、春季的PM2.5和O3浓度极易超标,且浓度居高难下,复合污染情况加剧,亟待解决。

2 构建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治理污染、缓解污染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而是需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5]。在污染治理方面,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形成合力来达到全社会的共同治理;在治理之后的保持方面,则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来确保长效机制的构建。

2.1 控制污染源头

重庆是山城,又有“雾都”的称号。早期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煤炭资源,遗留部分大气污染问题。新时期,新兴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新污染。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最为彻底的办法就是追本溯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相关数据表明,重庆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城市建设污染以及生活型污染[6-8]。基于此,人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污染源头的控制和防治工作。

2.1.1 有效控制工业生产污染源

生态环境部门应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源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作、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专项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引导不同产业落实“环保型生产线”的生产理念,有限度地帮助企业引进绿色生产技术,从而达成从源头控制的管理目标。

2.1.2 做好扬尘污染的源头防治

目前,重庆市基础建设工程体量较大,建设期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扬尘污染。要想从源头防治扬尘污染,人们要重点做好建筑工地现场施工的扬尘抑制工作。施工方要制定道路清扫洒水方案,抑制扬尘的生成,同时要加强裸露地块、堆场等扬尘防治工作,重点开展堆场扬尘治理工作,采取密闭、覆盖等方式减少堆场扬尘。

2.1.3 做好生活污染源的强化控制与管理

相关研究表明,重庆市的生活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炭燃烧、餐饮油烟、秸秆燃烧等。要想从源头控制这些污染,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

2.2 推进产业转型

从可持续生态视角来看,对于大气污染问题,人们要提前预防,而不仅仅是开展后期治理。大气污染的源头预防在于进一步降低污染总量,而达成这一效果的关键在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9-11]。基于此,笔者认为,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必然要以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为基础。

当然,产业结构的转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要从多个角度推进产业转型,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2.2.1 注意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之间的平衡

新时代,城市仍旧需要经济发展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无可辩驳的。人们既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发展,也不能够忽视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因此,想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人们必须结合重庆市产业实际来综合考虑。现阶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的重要理念为生态补偿机制,重庆市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控制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总量。除此之外,重庆市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适当降低重工业的比重,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2.2.2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来推动产业转型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能源结构调整亦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大法宝。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措施包含对工业企业的清洁能源改造、环保搬迁等。

2.2.3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产业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庆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庆市应始终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绿色发展理念,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这也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

2.3 完善监管体系

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就是趋近完善的监管体系[12-14]。监管体系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3.1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是做好环境监管最基础的一环。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全社会的自觉行为,更重要的是在法律上进行规范,通过法律的效力来推动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执法中,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企业的行为得不到约束,加上处罚力度低,更加助长了部分企业肆无忌惮地排放大气污染物,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而执法部门由于没有法律依据,难以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部门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重庆市必须严格执行按日连续计罚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等环境制度。同时,要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扬尘、锅炉烟尘等重点污染源出台相关管理文件与标准指南,进一步完善重点污染物防治工作。

2.3.2 完善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的完善是监管体系完善中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大气环境监测技术飞速发展,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灵敏度、精准度也成倍提高。重庆市应当鼓励相关企业引入大气污染因子自动检测技术,积极开展环境自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监测技术的提高并不仅仅仰赖好设备,还需要监测人员不断提高素质。

2.3.3 完善监控体系

重庆市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监控监管工作,构建大气污染物信息交流平台。一是要公开环境信息,进一步量化空气污染,二是将政府监督与公众监督有效结合,提升公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度。

3 结语

从根本上来看,重庆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代发展原因,要实现区域空气质量控制的重要目标,重庆市必须构建长效的工作机制。无论是政策法规还是监管技术、监管网络的形成,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们具有极高的综合性。除了国家政策引导和新兴技术推动之外,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所以,今后要正视公众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力量,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其为大气污染治理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污染源产业结构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废气中的苯系物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