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

2019-01-21 00:40:46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周 霞

(海南中南标质量科学研究院,海口 57112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环境破坏现象日益严重。无节制的环境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土保持的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发挥水土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意义

保持生态补偿意义重大[2]。第一,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让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更加具体,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第二,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后,各地区可以获得政府下拨的治理资金,有效地解决水土保持工作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增强人们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有效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的进行。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地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水土

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对于生态补偿更加具有针对性,是针对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而言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是基于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衍生的理论。

2.1 补偿主体

补偿的类型主要包含对上游生态的补偿、生态受益区对生态建设区的补偿、使用资源者对资源的所有者和开发资源受害者的补偿等。以上补偿主体中有的是较为具体和明确的,有的是不具体的。总之,补偿主体包括补偿方和被补偿方,且鉴于补偿主体明确与否各不相同,因此实施的补偿方式和步骤也要区别对待。

2.2 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分为必要补偿和充分补偿两种。充分补偿是指要求补偿的价值不低于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全部损失,也包括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发生的费用。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价值都是巨大的,但是环境破坏导致的损失无法准确计算,做到充分补偿难度很大。因此,关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要根据补偿一方的支付能力、社会发展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

2.3 补偿方式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方式较多,主要包含政策、实物、资金和技术等。政策补偿主要是指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为治理提供优惠条件,如制定税赋优惠政策、“四荒”拍卖等政策;实物补偿主要是指对实施退耕还林、免耕和坡改梯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造成相关农户的损失进行物质补偿,如粮食补贴、化肥和除草剂补偿、机械设备补偿等;资金补偿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对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一定的支持,如项目支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技术补偿主要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推广,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舍饲圈养技术等[3]。

2.4 补偿原则

补偿原则主要有:明确受益主体后,对受益主体征收专项生态补偿基金,用来治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若无法明确受益主体,政府可以向有关群体强制征收税费,然后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补偿,支持和激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执行

3.1 划分重点保护区

可以将规模较大的森林和草地等划为保护区域,再结合相关部门的补偿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4]。此外,还要将河流划为水土流失的重点保护区域,对于跨界河流要采用小片管理模式,同时需获取政府的环境保护支持。

3.2 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原则

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者,需要支付相关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具体费用根据污染程度进行核算,以便起到约束作用[5]。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个人和单位,要给予合理的资金支持,逐步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3 采用强制性措施

人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力量,有效落实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要结合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使两者融合发展、相互推动。

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4.1 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水土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大众了解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水土治理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认知水泡,让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工作,落实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

4.2 加大资金投入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转是建立在充足资金的基础上,资金不足就会导致运转困难。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向水土保持受益方征收补偿资金,以便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合理补偿,进一步推动水土流失防治,同时要将补偿资金列为专项资金,由政府管理和规划。同时,经济发达区域可以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以便帮扶经济落后地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另外,还可以向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征收生态环境保护费,增加企业利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成本,引导企业保护生态环境。

4.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要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区域水土保持的责任主体,统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推动相关工作有效地开展。同时,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督和管理,积极开展生态补偿工作,对于损害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6]。

4.4 生态补偿依据要准确

随着生态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推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补偿要严格做好区域划分,明确重点保护区域,需要采用多元化方式。为了保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人们必须明确生态补偿的依据。生态补偿开展之前,需要进行规范的补偿事项调查,制定完善的补偿计划,以便顺利落实补偿工作[7]。

4.5 生态补偿程序要透明

生态补偿程序要实现透明化,让大众监督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提升生态补偿工作的效率。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监督生态补偿工作,确保生态补偿的透明化。

5 结语

当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行为层出不穷,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大众保护水土资源的积极性。目前,很多国家在生态环境税费的制定、生态保护的市场化政策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国可以合理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水土保持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节水灌溉(2016年4期)2016-03-24 02:22:29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