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艳 林 瑾
(1江苏嘉溢安全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9 2江苏兴光环境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92)
随着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关注度的增加,要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视,全面剖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探索环境影响评价的解决对策,有效控制和减缓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助力我国实现绿色环保梦。
我国不断健全规划环境评价管理机制,在各部门协同合作的条件下,不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规划环境评价工作,如:港口航道、流域开发、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等,表现出更为宽泛的覆盖范围。同时,还持续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队伍基础建设、环境评价技术人员培育、基础性课题研究、国际拓展与合作、媒体宣传报道等。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之中,加强了重点行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如:水电开发行业、重金属污染行业、铁路运输交通业等,都形成了合理有序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加快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基于环境容量、资源承载、生态安全的角度,对空间、环境、效率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因素及累积的生态风险进行预判和辨识,从而较好地推动环境保护与土地空间的协调保护与开发[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尚存在立法缺陷和法律漏洞,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还不够完善,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如:环境影响评价问责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尚存在欠缺。同时,环境影响评价与制度的相互响应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也相对较弱,存在理解偏差和定位模糊的问题,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后续跟踪和后评价存在欠缺。另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尚存在不足,无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欠缺,信息公开的范围较窄,公众缺乏积极、有效的参与,没有真正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之中,难以突显社会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效果。同时,在社会公众参与和表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信息反馈、分析不够规范的问题,无法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果。
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还相对狭窄,局限于国家重点领域的高污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对于“小污染”的“小项目”则过于忽略,并偏向于传统工农业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商贸、科技等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存在缺失。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存在欠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工作,其性质决定了不确定性风险,对此有必要引入替代方案,而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不够全面,缺乏适宜的替代方案以实现风险规避和防范。[2]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交流合作还明显不足,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内容相对较少。
在当前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统一审批尺度,更好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性和发展战略性,充分体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自身价值。
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细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形成完备的标准体系,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将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性危害的项目都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中,筑牢环境保护的防线。具体来说,包括有以下制度内容:(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要让社会公众全过程地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控中来,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的范围,采用多样化的社会公众参与活动,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开性和透明度。(2)引入替代方案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要引入替代方案制度,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数量、速度的替代,而要面向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选点、选线、减少环境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替代,更好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果。(3)完善司法监督制度。要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问责制度,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并加强环境影响后评价监督工作,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分析比对数据信息,发现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工作反馈和评价。(4)完善企业环境信用体系。要完善切实有效的企业环境信用体系,确定企业环境信用体系评价等级,将其与经济政策相挂钩,如:对环保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实施降低企业贷款额度等消极经济政策,从而更好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在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内部管理层面入手,加强和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资质管理。不能片面关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数量,还要注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质量,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准入门槛,提升资质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奖惩考核举措,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考核。(2)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环境评价资格上岗证,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并广泛汲取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知识支撑。同时,还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培育,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引入绩效管理,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力度。
要通过政企分开的方式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的规范性,通过控制市场准入机制、定期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方式,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的规范、合理和有序。同时,还要引入创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组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数据库、环境影响污染源追踪数据库、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高效化,更好应对复杂变幻的环境系统。还可以引入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手段,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压缩、动态分析和展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模式,较好地实现资源调查和应用、环境监测评价、区域分析规划。
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外部环境进行革新,通过与新媒体合作、举办公益讲座、公开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等方式,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还要实现环境影响评价与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和进步,如: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测的协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的协同;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理的协同;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协同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协同等[3]。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正视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多角度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理性、全面地探索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解决对策,未来要更加细化深入地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面的数据支撑,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