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骅
2019年1月,四川省都江堰市政府与成都移动正式签订了《都江堰市5G建设及行业产业推进战略合作协议》,并开通都江堰古城区5G基站。今年上半年,都江堰市将陆续建成并开通更多5G站点,覆盖大部分城区、乡镇、景区等,届时更多在5G网络支持下才能实现的智慧旅游应用将率先在都江堰投入使用,全国首个5G智慧旅游城市将很快向全球游客呈现。
5G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是都江堰市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践之一。自2016年列入创建单位以来,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创建工作,探索形成了“旅游主导、国际视野”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绘就了由景区观光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都江堰样本”,为该市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文旅深度融合、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了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评定,都江堰市积极响应;成都市委、市政府也向都江堰市提出了“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要求。面对新机遇、肩负新期盼,都江堰市已然开启了新时代新追梦的新征程。
勇于探索全面创新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都江堰市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形成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管理体系。
体制机制方面,创建工作启动伊始,都江堰市便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了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等。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7年下半年,都江堰市成立了成都首个县(市)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规划、产业促进、资源统筹、行业监管、部门协调等作用。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法庭也先后成立,“1+3+N”管理机制覆盖所有部门。
规划体系方面,以“多规融合”引领,都江堰市创新编制了《都江堰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规划》《都江堰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旅游产业规划,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都江堰市多规合一规划(全域规划)》,形成包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为保证旅游规划的科学实施,建立旅游智库,围绕创新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资金配套,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的规划落地实施、督导机制和评估机制,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建立旅游项目准入和综合评审机制,重大旅游项目供地和报规报建必须征求旅游部门意见,保证旅游规划科学实施。
财政金融方面,都江堰市连续3年以过亿元的财政投入支持旅游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都江堰市旅游项目建设贷款贴息补助实施意见》《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扶持与奖励办法》等涉旅产业扶持政策14个;与腾邦国际合作区共同设立50亿元的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推进旅游资源证券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率的融资平台。
土地供给方面,都江堰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土地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保障文化旅游业重大项目用地,大力推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探索点状供地等新方式。
都江堰市还创新推出“旅游+N”的形式引导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当中,通过“旅游+协会”“旅游+展会”“旅游+合作社”、建立乡村旅游民宿联盟等形式,有效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其中,柳街镇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川西林盘田园文化产业发展,探索特色餐饮、乡村咖啡、林盘老茶馆、书吧、农村生活体验馆等新兴业态,2018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0400元,超过四川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
此外,都江堰市还建立并完善了节假日市领导检查旅游市场和督查旅游工作机制、旅游投诉统一处理机制、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等。按照“全面受理、依职处理、属地管理、限时办结”的原则,都江堰市及时妥善处理各类旅游投诉,其中2018年受理各类旅游投诉300余件,投诉受理率、处理率均达到100%,让游客切实感受到“服务至上、宾至如归”。
产品体系日臻完善
连日来,位于都江堰市莲花湖畔的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里,树顶飞索、骑马、射箭、山地自行车、攀岩、速降等惊险刺激的户外活动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作为新景区,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开业1年多来,丰富的旅游业态和产品大大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度假休闲需求,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都江堰市瞄准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深入挖掘“山、水、道、熊猫”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以“5A+”的标准做精遗产观光旅游项目,大力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体系。
其间,青城山—都江堰5A级旅游景区不断提升文化内涵,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蓝光水果侠主题世界等重大旅游项目相继落地并投入运营;大力推动全市乡镇向特色旅游小镇转型,安龙镇被评为“川派盆景艺术小镇”,柳镇街被评为“中国诗歌之乡”,龙池镇被评为“中国漂流小镇”;先后引进青城养心谷、力宝医院等高端康养项目,都江堰市也由此获批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玫瑰花溪谷、虹口花谷、拾光山丘等休闲农业项目陆续建成,精华灌区、川西林盘等特色乡村旅游景区(点)建设有序推进,天府源田园综合体还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田园综合体;举办“成都双遗国际马拉松”“中印国际瑜珈节”“都江堰放水节”“西部音乐节”等体旅、文旅融合活动,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扶持壮大驼峰低空旅游项目,积极推进聚源航空旅游小镇建设,创建成为“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
结合资源特色,都江堰市为全市三大产业功能区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定位。李冰文化創意旅游产业功能区以山区、沿山区和都江堰主城区为主要空间范围,以青城山—都江堰核心品牌为依托,重点实施山地旅游、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产品集群培育,打造以李冰文化、大青城、大熊猫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旅游IP矩阵。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以乡村平坝区为主要空间范围,以国家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引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准开发精品林盘、绿道经济等旅游产品,成为寄放乡愁记忆、体验川西原乡风情的康养度假胜地。四川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导工业存量转型释放,全力做大旅游装备增量,构建职住平衡、产城一体的适旅型工业园区。
截至目前,以旅游为主导的大旅游产业生态圈已在都江堰市初见雏形,“千亿投资、百亿收入”现代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与此同时,融创成都文化旅游城、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二期、拾野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创新旅游服务要素供给
来到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第三卫生间里,除了普通卫生间应该具备的设施与功能外,安全抓手、呼叫按钮、轮椅回转通道、儿童坐便位、婴儿护理台、儿童安全座椅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大大方便了特殊人群,引得无数游客为此点赞。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第三卫生间的改造提升只是都江堰市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当中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缩影。两年多来,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不仅为都江堰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分”,还让“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魅力和内涵得以更加充分地展现。
近年来,都江堰市交通服务也持续改善提升,1月5日,成灌快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成都—都江堰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将压缩至10分钟内,基本实现“随到随走”的公交化模式。都江堰市目前正在加快实施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M-TR旅游客运专线、通用航空机场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并在快铁站和客运中心增设了医务室、母婴室、综合服务岗、旅游商品展示、旅游咨询投诉等功能,大力推进旅游标识标牌及导视系统设置,完成快铁站、重要景区(点)等10处全域全景图设置,打造出蒲虹路、彭青线、成青线、沙西线等一批旅游风景道,同时正以天府绿道为主轴,构建串联融合景区、城区、精华灌区、产业园区的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等慢行系统。
在旅游住宿方面,都江堰市自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持续深入实施“品质酒店培育行动”,积极引入四季、文华东方、悦榕庄等国际知名酒店进驻,推动洲际、凯悦、阿里拉、喜来登等高端酒店建设,鼓励发展主题酒店、文化酒店等特色酒店,培育碧屋、坐望、上山上等精品民宿。目前,都江堰市已建和在建的高端酒店床位数突破1万张,正在加速形成以高品质酒店为核心、多类住宿业态聚集的酒店产业集群。
为了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都江堰市专门成立了四川省首家“全域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整合公安、交通、统计、商务等数据平台,打造出“倾城旅游”全域旅游营运平台;为巩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成果,创新制定了“讲解员管理规范”“品质酒店提升标准”等地方标准15项,编制了《都江堰市涉旅行业标准白皮书》;深入推进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对全市1100余家涉旅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纳入旅游“红黑榜”评价机制,并通过APP向广大游客及时公布,引导涉旅企业诚信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还建立了旅游投诉联席处理机制、此举对引导成立行业细分协会12家、发布多部行业文明公约、建立了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
多彩营销舞动全球
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还需要将资源独特、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推向全世界。为此,都江堰一直致力于国际化的营销战略。
2017年9月,借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旅业盛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召开的契机,都江堰市邀请来自全球各地业界嘉宾实地考察。青城山的幽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磅礴打动了无数境外嘉宾;都江堰市畅达四方的交通优势、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以及极具潜力的投资前景,更是激发了他们与都江堰市共谋发展的强烈愿望。
都江堰市的国际营销远不只此。以“熊猫走世界-美丽中国”“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等全球旅游营销活动为载体,都江堰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蓉欧+”等战略,把熊猫文化、道教文化、山地文化、美食文化、水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世界级的旅游产品不断推向全世界。
去年,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让都江堰市成为全球仅有的“三遗之城”,并在今年1月加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成为我国第二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
进入2019年以来,都江堰这座“三遗之城”已经相继赴芬兰、希腊、德国开展“让世界了解都江堰——体验最美东方文化”特色旅游推介、项目洽谈及友好交流等活动,热忱欢迎世界各地朋友到都江堰来体验最美东方文化。
近两年来,都江堰市先后走进欧洲、美洲、东南亚的数十个城市,创新开展了系列旅游营销推广活动,并与法国日索尔市、德国包纳市、新西兰皇后镇等国外15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德国、加拿大、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芬兰等地设立了“海外都江堰”推广站,将传统的“候鸟式”营销升级为“驻地式”营销;与德国途易、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等多家国际旅游机构进行洽谈并达成了合作;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创新合作,以13种语言对都江堰市进行宣传推介;“都江堰国际放水节”“成都双遗国际马拉松”“中印国际瑜珈节”“西部音乐节”“慕尼黑国际啤酒节”等贯穿全年,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让都江堰市一次又一次成为境内外游客关注的焦点……
一系列全域旅游的生动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据显示,2017年都江堰市的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了三成以上,而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实施,都江堰市的旅游经济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18年,该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488.74万人次,同比增长5.70%,其中过夜游客67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33亿元,同比增长31.86%;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
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都江堰市旅游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融合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三次产业转型提升得到有效促进,“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使都江堰市朝着“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全域引领纵深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已经让都江堰市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创建工作只是抓手,并非终极目标。下一步,都江堰市还将继续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为引领,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不久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天府旅游名县”的创建和评定工作。《意见》不仅明确了奖励措施,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优厚政策,这无疑为转型发展中的都江堰市带来了重大契机。
去年年底,成都市4套班子主要领导在都江堰市现场办公会上提出,都江堰市要传承发扬古蜀先辈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治水的创新思维,保持定力静气,对标国际、聚焦旅游,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
按照都江堰市勾勒的蓝图,该市将于今年全面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2020年形成公园城市基本形态,2021年让公园城市具有较高辨识度。
蓝图既绘,举措随行。都江堰市推出了六大举措确保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致力构建青城锦绣、适旅宜游、田园生态的城市形态;致力构建生态管控、公园棋布、绿廊环绕的城市景观;致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致力构建遗产保护、道韵流芳、文脉融城的文化底蕴;致力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公园城市重大项目建设。
在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建设方面,都江堰市以全域景区、全域旅游区的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产业空间布局重塑、全球顶级旅游IP打造、多元旅游场景培育、旅游开放合作、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五大计划”和20项具体行动,包括产业格局重塑、产业项目攻坚、全球IP打造、文化旅游场景培育、夜间旅游场景培育、乡村旅游场景培育、全球营销渠道拓展、国际化住宿体系构建、智慧旅游推进、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丰富内容。
不难看出,无论是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还是打造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都江堰市都将“全域旅游”的理念深刻融入其中,力争打造全地、全時、全业、全民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看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既是对党的十九大和有关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并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旅游国际化,力争到2021年使国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全力推进旅游全域化,让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50亿元;全力推进城市公园化,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实现旅游产业体系发达、旅游品牌世界知名、旅游服务国际水准、旅游带动强劲有力,让都江堰成为成都世界旅游名城的核心区和支撑极,四川旅游国际化的龙头和示范,最终建成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为四川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