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汪 尚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聚拢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起点,寻求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的衔接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教师要精心筛选素材,运用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合理把握时间,不能过于冗长,以2 分钟内为宜,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求知的状态。导入要能引发学生的探求动机,提升教学的效果。如在《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之前在“画图”软件中学会了哪些工具?可以画出什么图形(圆、椭圆、矩形、三角形等)?今天我们要用这些图形给大家变个魔术,(视频呈现由这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图形)。教师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图案,能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运用“加法”“减法”等方式诞生出一个新的图形。
讲练环节的时间一般在15至20分钟,教师系统性地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完成适当的练习。在“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他们面对枯燥的知识会产生倦怠心理。教师将重难点知识制作成短视频,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可以结合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也可以安排任务,由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从而推动“教”与“学”的高效融合。“微课程”能将教师的讲授变成指导与答疑,能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也使讲授变得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教师借助视频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能让学生摆脱他人的干扰,使思维变得连续,能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讲练后,教师要把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能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能消除紧张情绪,也能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学生自学中,教师进行指导、答疑,会发现很多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的思路变得顺畅、问题得到解决,也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小学生思维具发散性,他们的讨论往往会偏离“正轨”,教师要善于转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使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总结阶段,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疑惑,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强调学习内容与主要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组内展示、学生互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对评价进行总结。学生利用视频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交流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视频,提出拓展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探索、总结中实现技能的提升。教师对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并对下次学习内容进行预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师借助微课程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