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科
(珠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根据相关规划并结合近、中期衔接,以及考虑用地、投资等诸多因素,该厂建设规模为4万m3/d。由于该厂服务区域内部分居民点相对偏远,城乡交界的各村落污水管网建设难以短期覆盖,造成该厂投运第一年进厂污水量仅约为设计规模的50%,故该厂只能分阶段进行环保验收。该厂于投运第一年通过了2万m3/d规模的阶段性验收,投运第三年通过4万m3/d规模的整体验收。该厂在投运试运行的前三年的时间中,进厂水量一直不足3万m3/d,无法有效发挥污水处理设施减排效益,同时也造成运行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而且南方许多地区对污水排放的要求较高,需要达到一级A标准,所以南方污水处理厂的有机碳源不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1]。该厂同样存在进厂水质浓度偏低的问题,进水CODCr、BOD5、NH3-N、TP等指标低于进水水质设计值较多,致使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负荷低。进水浓度偏低碳源不足直接造成C/N比、C/P比偏低的现象,其影响了污水处理厂后续对污染物去除效率,该厂通过投加碳源和投加铝盐强化物化除磷等手段来提高TN、TP的去除率,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再者因受海水倒灌影响,进厂水质中氯离子浓度极高,尤其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期间,氯离子平均浓度达2000-3000mg/L;高盐度的污水腐蚀水下生产设备及池体,并对CODCr的准确化验产生干扰,也导致在线监测仪表管路结晶、堵塞,大大增加仪表故障的概率,对生产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管网雨污分流不完善,汛期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一旦超过污水厂的设计最大污水提升能力,多余的合流污水将从管网标高低的污水井溢流至路面,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若管网中的污水溢流至附近鱼塘造成经济损失,则可能导致群众投诉甚至到污水厂门口静坐事件,影响厂正常生产管理秩序。
河水倒灌入污水管网,河水中的浮萍未被污水厂粗格栅、细格栅处完全拦截,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在厌氧池、缺氧池及二沉池快速大量的生长。因单棵浮萍小且数量多,人工打捞无法彻底清理干净,余下的浮萍在几天内就能长成一片,清理工作量很大。浮萍的入侵繁殖不但影响厂容厂貌,若不及时清理还将影响出水水质。
该厂配套污水管网长纳污范围广,仅一期主管长度长达61公里,分别由两个不同集团公司代建,许多旧管网和截污口位于城乡交界处,隐蔽性强,调查难度大。管网图纸是指导实地管网调查取样的的基础,为此,通过联系配套管网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收集该厂配套污水管网施工图、竣工图;对于更早期建设的旧管网,因建设时间长,设计、施工单位已难以寻找,通过联系当地工业园管委会、街道办等当地部门,进行收集旧管网图纸资料。
该厂配套管网的承建单位为不同的两个集团公司。因老旧管网资料的缺失及推进管网工程建设过程由于协调、规划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建设单位建设管网或新旧的交汇处的接驳往往出现疏忽。在管网调查过程中发现,A集团承建管网与B集团或其他旧管网交汇处在施工阶段时仍没有接驳的设计方案和图纸。这些需要统筹部门及时跟进协助,对设计及施工图纸进行及时变更,避免以后反复开挖道路、重复施工等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并确保管网贯通污水输送进厂。
该厂管网纳污片区多为城乡接壤区域,片区内水系发达,为江河流域出海尾段,广布河涌,由于地势较低,且规划建设滞后,排水收集系统比较落后,区内基本为雨污合流制,还存在较多村落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河涌。
基于以上原因,该厂污水管网部分截污点采用端点截污的方式,即在河涌下游设闸、坝或堰等设施拦截污水,以致出现雨水、河(湖)水倒灌进入污水管网的问题。为此,该厂根据不同截污口的情况分类处理,对只有河(湖)水倒灌而几乎没有生活污水的河涌截污口直接封堵;对有河(湖)水倒灌又能收集生活污水的河涌截污口进行加装闸门,在涨潮或下雨时,关闭截污口闸门防止潮水雨水入厂。采取以上方式大大减少河(湖)水倒灌,提高进水水质浓度,同时部分解决汛期进厂水量大大超过设计处理量问题,避免污水处理不及时溢流污染环境。
对该厂管网纳污范围内的重要节点(截污口、排污企业、泵站、村庄、小区)等,根据管网图、管网服务片区的供水资料(尤其是企业用水大户),确定这些节点的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排污水量以及污水是否收集入管网。同时结合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资料确定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关键污染因子及自有处理设施情况等基本信息,并于管网图中进行标记。一旦进厂水质或水量异常可通过信息库进行倒查,快速追溯污水源头;同时对未纳入管网的排污点,列入下一批管网建设计划中。
(1)该厂纳污范围内污水收集率有待提高,主管、干管系统虽即将建成,但纳污支管建设进度严重滞后,虽然近期建设的管网考虑了部分截污措施,但尚存较多遗漏,需拾遗补缺,建议加快截污支管建设。对于有条件的排污户,可采取行政措施,促其在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后接入市政管网,比如对新建小区可实行分流制,并在对旧城区的道路进行施工改造时,可同时敷设雨水管道,原有的地下排水管道变更为污水管道。以提高污水进厂浓度,减少污水处理量和雨季对厂的冲击负荷。
(2)河涌端点截污方式通常适用于在河涌沿线不具备截污条件,并且上游水量不大的城乡结合地带,该截污方式仅仅是一个过渡措施。待旧城改造、雨污分流后,该端点截污予以废除而采取河涌沿线截污,就是沿河涌设置截流干管,逐个地将河涌沿线的排污口,截流到沿河截流干管,此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沿河的排污问题,彻底解决河(湖)水倒灌进入污水管网。
(3)加强排水档案管理:排水管网档案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竣工图归档制度,排水管网竣工图必须标明排水管道出口、临时堵头、下期工程管道接入点的测量坐标和管径,以备查。必须走出城市排水管网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重视档案原始记录的管理,忽略修改、增加内容的补充归档的工作误区,建立健全城市排水管网档案的修改、补充制度[2]。可以按每条街道为区域单位列卷归档,作为信息数据查询的索引目录。
(4)建立排水管网信息GIS管理系统:排水GIS系统具有四部分功能:信息获取与输入、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转换与分析和成果生成与输出。此系统是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排水系统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项管理及决策。满足管理部门对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设计和信息查询的需要。
(5)加强管网设施维护和管理:定期清疏管网设施和加强泵站管理建议定期周期性对市政排水管网检查井、泵站、进水井、拍门逐个逐段进行巡查、清理、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