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2019-01-20 19:44:46张志斌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3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环境监测

张志斌

(仙游县环境监测站 福建莆田 351200)

1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环境监测是一项通过系统调查研究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建设提供依据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1]。我国环境监测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已经全面开展水体、大气、噪声等环境要素的常规环境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大量的资源被开发利用,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的问题。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保护已经逐步从单向治理向综合治理、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我国在污染源环境监测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在污染减排、污染源环境监管、总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目前我国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正常运行成果比较好。

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环境监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的地位也随之有所提高。可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加以解决。

2 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在环保执法、处理环境污染事件、总量控制、污染减排等环境保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我国环境监测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2.1 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和老化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和老化。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很多环境监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更新较慢和老化现象严重,甚至仪器设备坏了之后很难找到配件,无法维修。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研究和发展方面进展缓慢。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应用的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和老化,导致环境监测的数据有时缺乏准确性,各项实验数据有时也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在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有时还可能存在故障问题,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

2.2 环境监测难度大和成果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持续提高,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新的污染物被不断爆出,雾霾的阴影挥之不去等。虽然我国这些年建设了很多工业区,有些企业搬迁或建设在工业区内,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和工业区不集中,分散在很多地方,进行环境监测时要往各个地方跑,要在路上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造成环境监测不方便。环境监测单位由于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技术落后、各方面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环境监测难度大和成果低。

2.3 环境监测体制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制还不完善,导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环境监测部门级别不高,地位比较低。地方党委和政府有时为了本地区的利益和需要,有时会用行政命令插手环境监测,有时会出现相关部门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有时会发生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影响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些环境监测设备长期处于运转中,没有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导致环境监测设备出现部分损坏现象,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我国不健全的环境监测体制,影响和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进步。

2.4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能力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峻,但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能力却没有相应地提高,不能充分、完全掌握先进的现代化环境监测能力,在实际环境监测操作中,存在环境监测操作不正确等问题。我国很少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培训,环境监测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环境监测人才缺乏,对环境监测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5 环境监测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环境监测经费缺乏,不能够满足日常的环境监测业务开支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运行和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应对日益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够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2.6 环境监测的工作量太大

这些年地表水等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项目逐年增加,在环境监测频次方面也要求增加,环境应急监测、环保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控设备比对监测、环境监督性监测等次数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一些环境监测站无法完全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

2.7 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不强

我国有些基层环境监测单位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不强、应急环境监测人才不足、应急环境监测协调性差、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不够或老化、环境应急监测经验不足,如果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环境应急监测队伍没办法做到反应迅速,很难及时提供出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报告,很难满足各级党政领导作出决策的需要。

2.8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不足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各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各地级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各县(区)环境监测站都是属于事业单位,因受事业单位编制名额的限制,无法再招考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所以很难提高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有些环境监测机构也就很难挑起目前繁重的环境监测任务。

2.9 环境监测有时受行政干预

我国各级政府对各自的下属环境监测站有决定性的决策权,有时会因为本行政辖区的需要对环境监测发出行政命令。

2.10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环境监测分析能力。但是,有些环境监测机构随便安排一些环境监测业务不精的人员担任,以致于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自动监测领域和遥感监测系统领域。

2.11 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环保工作的规章制度,但部分规章制度的出台未经过充分的调研,使相关规章制度与实际管理脱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某些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推出未考虑地区差异,出台后和地方规定有些不符,造成相关规章制度无法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部分规章制度实行时间太长,没有及时修正,废除。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管理的需要。

三是缺乏严格的可操作的原则和程序[2]。

3 我国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立法,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提高环境监测的立法层次。我们应该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监测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法律上统一、严格地要求环境监测行为,让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们也应该尽快研究制定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办法和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监测的性质和定位方面,除了定位为提供技术支持和提供环境监测结果之外,还应明确关于环境监测执法的规定。

3.2 健全环境监测体制

良好的环境监测体制是实现环境监测高效率的前提。环境监测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单位财产和单位仪器设备都应由省级垂直管理。环境监测省级垂直管理有利于排除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有利于获得更大的支持,有利于确立一套全省统一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有利于使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规范化。

3.3 加大投入环境监测资金,购买和推广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技术

环境监测资金不足必然导致环境监测难于顺利进行,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和水平低下,因此应加大对环境监测资金的投入。近年来我国对环境监测资金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与环境监测的发展情况和面对的严峻问题相比,投入的资金还是不够的。国家应明确作出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大投入环境监测资金,确保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购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一些快速测量设备,提高环境监测设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引进环境监测的高技术人才,并将他们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其他环境监测工作人员。

3.4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环境监测培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所以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打造一支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和创新意识好的环境监测队伍。环境监测部门应定期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环境监测业务培训,传授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使每个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都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环境监测设备的操作技术、分析方法和维护技巧,鼓励环境监测技术创新。

结语

我国环境监测是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环境监测能够准确、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出监测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问题,并且系统地分析出环境情况和污染源,能够提供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了人类的现在和子孙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环境,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和健全体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和权威性。我们要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环境的有效监测,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环境监测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水利(2020年12期)2021-01-18 05:59:02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墙化”更需“强化”
党员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小学时代(2016年30期)2016-02-24 06:42:09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