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000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德阳
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自发性气胸、肺部破口形成后,经过胸腔内关闭式引流治疗、负压加持吸纳2 周仍具有漏气情况,此类现象视为难治性自发性气胸。该类患者常见于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患者,少见特发性气胸。难治性气胸患者多为老年人,因心肺功能差,难以忍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我们曾用50%葡萄糖、自体血等效果不够理想。2017年7月改用碘伏作为胸膜粘连剂在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15例与之前做自体血治疗难治性气胸15例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7年7月收治难治性气胸患者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碘伏组男14例,女1例,年龄39~83岁,平均(65±13)岁。自体血组男14例,女1例,年龄35~80岁,平均(6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方法:针对两组不断加持负压引流。①自体血组可通过硅胶制管输入自体血50 mL;②碘伏组同样也通过硅胶管输入,碘伏20 mL 加2%利多卡因5 mL,和生理盐水25 mL,通过硅胶管注入。均嘱两组患者头部高度低于臀部,并且变换体位的周期为5~10 min。在患者经过胸腔注射的手术后,两组患者均需夹住管道2 h。与此同时,对呼吸、血压、心率等人体生命特征进行周期性监测,当患者忍受不住的情况发生时,提前解除夹管是一种十分有效方法。
评价指标:在胸腔内注射后,观察患者有无继续漏气现象出现,术后根据患者情况,3 d或5 d为1个周期进行复查胸片,评估复张情况。5 d后,出现仍具有漏气现象的患者视为无效,同时胸部不可以完全复张患者也视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表明:在忍受药物刺激角度来讲,两组均有或多或少抵抗性。另一方面,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因不能忍受而提前解除管道患者未曾出现。与此同时,在进行试验治疗之后,再对患者进行胸片检测,结果发现对于胸部未能完全张开的患者中,在自体血组占4例,而除此以外的11例,结果表明胸膜成功进行人体结合,肺部复张情况也接近完美,这便表现出在自体血组内治疗有效率为73.3%(11/15)。而碘伏组术后仍有气体排出患者仅有1位,除此之外的1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几天内,肺部复张都得以实现,因此在试验结果中碘伏组治疗有效率为93.3%(14/15)。碘伏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自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完整治疗程序,自体血组发热现象有2例、胸痛3例,不良反应分别为13.3%与20%;而碘伏组发热与胸痛均为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
对于绝大部分自发性气胸患者,在经过胸膛穿刺或者关闭形式引流术、负式加压引吸术治愈效果良好,然而仍有部分自发性气胸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出现难愈合现象,这便成为难治性气胸。针对难治性气胸而言,其危害性要远远超出自发性气胸,轻则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重则引发患者生命危险,常用胸膜粘连剂有滑石粉、红霉素、四环素高渗葡萄糖、自体血等。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治疗难治性气胸有效手段简单讲为利用引流管将药物注入患者胸腔内部,进行胸膜粘连术,实现壁膜结合。
近些年有报道碘伏溶液作为粘连剂应用在自发性气胸中,碘伏又名聚维酮碘,为元素碘和聚乙烯的稳定化合物[2],这种药剂普遍应用在医院临床中的消毒环节。碘伏的化学性质常表现为惰性,但也与惰性气体所具有的特性有较大差异。在处理自发性气胸环节中,碘伏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便是胸腔粘连剂。胸腔粘连剂的实际效果是患者在注入碘伏后会加大黏膜刺激程度,加快胸膜漏渗进而进行壁膜二者结合,碘伏所具有的特性对于肺部表面漏气口有短暂封闭作用。在规定安全有效的碘伏浓度上,国内外专家进行碘伏实验后得出结论,他们发现浓度为2%、4%甚至10%的碘伏浓度注入患者体内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墨西哥1位专家通过实验表明,碘伏之所以能够应用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是因为碘伏的pH值仅有2.97,换句话说碘伏的酸性间接性促进气胸治疗[3]。
对于难治性气胸,当下最具权威性的治疗手段为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加以结合胸膜喷射粘连剂等结合治疗,喷洒粘连剂或给予胸膜摩擦治疗在手术联合后,单纯进行胸摩擦效果远不如术后喷洒粘连剂效果。在难治性气胸患者中,绝大部分患有较为严重的肺气肿,以至于肺部生理功能严重缺失,甚至有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也承担着巨大生命风险,患者不容易接受二次手术查看,手术创伤可能更是患有肺气肿患者无法承受的,并且单纯手术可能会让患者再次出现不断漏气现象。因此,在众多治疗方法中,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剂首当其冲,为目前治疗自发性、难治性气胸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假如在治疗过程中,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剂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可以选择再次进行手术。经过调查,在绝大部分病情处理过程中,仅仅只通过灌注治疗也能取得较大效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滑石粉对于人体负面效果较大,加以滑石粉获取较为困难,因此,以碘伏为代表的胸膜粘连剂取代了滑石粉,在香港医学组织研究下,行胸膜固定术有效率在四环素、多西环素、滑脱石粉等药物总体表现为66.4%。调查印度研究报告中,滑石粉与碘伏有效率作比较,滑石粉组有效率达到86.5%,而碘伏组有效率高达94.2%。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四环素和碘伏效果都可达到胸膜粘连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