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方戏曲的发展路径初探——以廊坊炊庄高腔为实例

2019-01-20 17:1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腔戏曲传统

王 东



传统地方戏曲的发展路径初探——以廊坊炊庄高腔为实例

王 东

(廊坊市艺术研究所 理论研究部,河北 廊坊 065000)

通过实地采访调查廊坊地区戏曲资料,以炊庄高腔为实例,研究其发展演变、历史传承、剧团现状以及表演特点等,总结传统地方戏曲的艺术发展规律。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探索中国传统戏曲今后在艺术创新、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地方戏曲;传统文化;文化融合;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每一种传统艺术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从先秦两汉开始孕育,经过宋元的发展成熟,延至清代达到艺术水准的顶峰,后随着时代变迁又逐渐走向没落。其精髓之处在于它是综合了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赏心悦目的优秀艺术。写意性的表现手法以及程式化的表演方式,使中国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世界表演体系上自成一格,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炊庄高腔为研究主体,从其戏剧本体要素、艺术内涵、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与反思,探究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地方戏曲的本体艺术魅力

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的九州镇炊庄村,存在着一个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古老戏曲形式——高腔。根据20世纪80年代廊坊戏曲普查资料记载,高腔传入炊庄可追溯至康熙年间,到清代发展繁荣并达到顶峰,一直发展至今。廊坊炊庄高腔剧团作为一个专门表演高腔戏的民间剧团,在全国范围实属少见,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繁荣的剧团现状都足以说明炊庄高腔在其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传播等方面,具有启发性作用。

高腔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在其唱腔、文本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本体魅力。

第一,作为高腔戏的一个分支,炊庄高腔既原汁原味地保存了高腔的原始唱法,同时在唱腔上又有很多自己的创新之处。高腔不同于昆曲“水磨腔”的规范严谨,而是一种既通俗易懂又便于流传的俗唱形式。其唱腔属于板腔体,板头齐全、完整有系统。其唱法采用的是流水急歌的滚唱形式,相比昆曲显得更为灵活。如今炊庄剧团的日常演出中还可以听得到大部分的板头,而且在行当角色中的应用分得很细。高腔的系统主干清晰易懂,使得它在传承发展中有根可循,有法可依,便于形成规矩、易于传衍。与此同时,高腔剧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有很大的灵活性。文词虽然较多但更偏于口语化,韵脚讲究且简洁不俗。由于对文词格式的界定相对自由,也就使得戏剧文本的创新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在传承过程中更加自由灵活,便于操作。

第二,炊庄高腔戏的表演剧目特点鲜明。高腔的演出剧目多以成本大套、历史题材的袍带戏为主题,其剧本结构的程式性和所描述故事的完整性都为其艺术价值注入了更高层次的内涵。传唱至今的剧目具有布局合理、节奏紧凑,文词结构整齐、通俗易懂,韵脚规范等特点,在题材上也都是以积极向上、劝人为善的内容为主,符合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观,不会因社会变迁而受影响。另外,剧目的多样性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每次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总能有一两出折子戏吸引着不同的观众群体,这些都反映了炊庄高腔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对文本的完善与创新。

其三,特殊的表演手段创造惊喜。高腔表演重唱功,基本以唱念为重,做功很少。为了弥补做功不足的缺陷,在表演中会比较注重某些表演特技的运用,如火彩和血彩等等,这为原本枯燥的演出带来许多出彩之处。文字资料对此有着详细的记载,如《借粮》中使用了刀砍面部和开膛两个血彩。开膛时,短刀往演员肚皮上一捅,肠流血涌,非常逼真。其方法是:在被杀者的肚皮上扣一个铜盘,铜盘外边是猪尿脬,猪尿脬里面装着一根猪小肠。猪小肠头上接一根中空的笔管,缝在领口上。表演时杀人者嘴里含一口彩(血色液体),背向观众,高举短刀,假装用力扎下。到了近前,轻轻将尿脬划破。此时被杀者低头含着笔管用力一吹,猪小肠鼓起,从尿脬破口处流出。杀人者此时将口中血彩喷出,闪在一旁,演出完成[1]。在有限的条件下,演员们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力求将剧情表现得精彩逼真。

第四,行当的精细划分和人物塑造的多元化。作为一种仅在地方传唱的传统戏曲形式,炊庄高腔在行当划分上十分讲究,以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不同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等特定要素进行划分,以最初的生、旦、净、丑为基础的四大类为基础,又进行细分类。以生行为例,又可以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老生又包括若干的分支。不同行当在角色的服装和化妆上也有所区别,其化妆既保持了古朴的风格又表现出丰富多变的特性。演出伴奏上,采取的是“一唱众和”的形式,伴奏乐器早期只包括堂鼓、板鼓、大钹和小锣一共四件,有时配上一支唢呐。后来不断改进,逐步将梆子中的打击乐移植过来,增加了苏锣和水镲,并采用了一部分京剧的锣鼓经,使炊庄高腔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更加得心应手,获得观众的青睐。

二、对传统地方戏曲存在的现实反思

炊庄高腔是农民的戏曲,早期的艺人都是拿起锄头能务农,粉墨登场会唱戏。因何很多地方戏曲在历史进程中被社会发展的大门拒之门外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1. 忽略“以人为本”是阻碍传统戏曲发展的首要原因

近数十年来,中国传统戏曲如同搬进了温室,虽然在戏曲保护上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但是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社会的不断发展,外部环境的显著改变使戏曲越来越“传统”,但这仅是外部原因。戏曲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流程,是由人来“演”的艺术,包括编剧、表演创作、导演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灯服道效化等众多的创作环节[2]。从炊庄人对高腔的传承可以发现,不论从音乐、故事内容、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他们都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发掘、不断创新他们热爱的戏曲艺术,是他们的坚持使得高腔艺术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发展得十分繁荣。这说明传统戏曲存在的本体不是某一孤立的实质性物质,而是依托于各方面的从业人员来体现的,所以在戏曲研究与保护的过程中最应当做到的就是以人为本[3]。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保护,只有保护好戏曲艺术传承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把握戏曲艺术的本体规律,提升自身随时代演进而变化的专业能力,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才能传承下去。

2. 传统戏曲发展缺乏良好的生存空间

很多地区对传统戏曲的保护都浮于表面,没有为戏曲艺术建立有效良好的生存空间。传统戏曲学艺过程艰苦、对身体损伤大、成才率低、从业困难,这些因素导致了传统戏曲陷入了当下的窘境。还有更深层原因是传统艺术生存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其中包含了很多历史、社会、政治的因素。良好的生存空间,需要社会和业界以更开阔的视野来提升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需要爱好者和从业者对自身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全方位保护。以炊庄为例,三百年来,他们靠着子弟会、民间剧团等自发的组织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剧本资料,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历史的尊重,对艺术的严谨态度。

三、传统地方戏曲的发展路径

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保护,应当从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发,同时在艺术形式、艺术构思、艺术独特性等方面寻求合理突破口,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所特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1. 在表演技巧和文本内容上寻求创新

中国传统戏曲的最大特点在于表演的程式化,这是其不可置疑的艺术精粹,发展传统地方戏曲首先要坚守住戏曲艺术的本体特色。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地方戏都是依托当地的生产生活特色发展起来的,而且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次,要借助传统戏曲这一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深刻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传承千年的伟大的哲学思想,把符合时代发展和审美需求的内容通过程式化的戏曲语言呈现出来[4]。

2. 在大融合中突出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

一方面,要充分探索与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融合是近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寻求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以音乐为例,音乐是营造氛围的高级表现手段,音乐与戏剧表演的结合,可以起到抒发情感和提升美感、营造情境氛围的辅助作用,但一定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破坏传统戏曲音乐的系统主干。另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辅助艺术展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舞美技术在某些层面上可以说是作品形象的先导,舞台艺术归根到底是一门以视觉形象为主体的造型艺术和艺术化听觉官能体验结合的展开形式[5]。舞美灯光在环境造型、人物造型、色彩控制、氛围控制、时代控制等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与效果。同样道理,为了保持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和系统主干,需要把握住其从属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

3. 多方探索,创新传播路径

传统地方戏曲在舞台上演出整出大戏的情况越来越少,因此,在传播路径上顺应时代需求,做出调整,开拓新路径也是一项必要之举[6]。可以通过把精品折子戏、经典选段等小而精的内容做成广告宣传片等形式,再通过现在的新媒体进行多方位的推广宣传,充分拓宽现有的传播途径。例如,投放戏曲演出视频到公共交通设施的日常广告屏上、在大型文化活动会场印发戏曲知识宣传册等,让公众能更多更便捷地接触到传统戏曲,以此来培养潜在的戏曲观众和票友。还可以通过打造更多的戏曲明星,鼓励戏剧名角进校园、进社区进行戏曲知识的宣传讲解,利用名角效应带动地方戏曲的发展传播。

4. 加强人才培养,合理利用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发展传统戏曲艺术的根本保障,原有的口传方式在很多方面显现出了严重的缺陷,因此将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入传统戏曲人才培养中迫在眉睫。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并重,实现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素养相结合。另外,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是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7]。要重视演员的经验价值,鼓励在演员退出舞台以后,寻找适合自己的空间,多方面延长艺术生命力,将艺术经验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此外,对理论人才进行专业培养,引领大众正确欣赏传统地方戏曲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综上,传统地方戏曲经过一代代艺人的自觉坚守发展至今,实属不易。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只有不断完善艺术本体要素,提升戏曲艺术内涵,结合时代精神价值,探索多方位的传承发展模式,大力培养戏曲类的专业人才,才能使传统戏曲艺术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再创辉煌。

[1] 廊坊市戏曲研究室.廊坊戏曲资料汇编(第三辑)[C]. 1985:17-18.

[2] 王露霞.戏剧存在的多维探索——当代戏剧研究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51.

[3] 徐琴.试论新形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16.

[4] 樊军.对地方戏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西安:当代戏剧,2010,(3):34-36.

[5] 王世德.要保存,也要改革和创新——关于戏剧发展方向的展望[J].艺术百家,1988,(3):41-43.

[6] 沈勇.专题: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J].民族艺术研究, 2017,(4):161.

[7] 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对应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J].北京:中国戏剧,2006,(1):6-10.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raditional Local Chinese Opera by Taking Gaoqiang of Cuanzhuang as an Example

WANG Dong

(Depart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Langfang Art Research Academy, Langfang 065000, China)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historical inheritanc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atre troupe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local Chinese opera is studied by taking Gaoqiang of Cuanzhuang as an example based on interview and survey of opera materials in Langfang.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raditional local opera is also summariz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in the aspects of artistic innovation,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re explored by combining with current era background.

local Chinese opera;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fus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J802.6

A

1009-9115(2019)01-015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1.032

2018-10-16

2018-11-19

王东(1985-),女,河北廊坊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猜你喜欢
高腔戏曲传统
戏曲从哪里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岳西高腔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