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良,齐岳丹,蔡旻君,程 迪
(1.天水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多维度地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突出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次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2]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破解制约我国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难题,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地处西部的农村边远地区,其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均衡基础教育信息化,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力度和举措。本文选取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语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语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方面,通过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改善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结构的优化,从宏观上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良性发展。
为全面了解和系统掌握我国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课题组成员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关于“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发表时间、数量、类型、研究形态及主题等5个维度深入解读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具体现状。其中,以“教育信息化”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8091篇,而以“农村教育信息化”“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为主题,检索到相关文献460篇,约占信息化研究论文数量的5.69%.由此可见,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问题之一主要是理论研究不足,当前实践缺少理论支撑,未能引起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综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结果,目前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生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3]但在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突出问题。卢春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多媒体教室比例相对偏低,难以满足学校所有班级的信息化常态教学需求。”[4]郭绍青等在关于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调查中发现:“甘肃兰州农村教学点的互联网接入率只有8.3%,没有建设校园网和网络中心。”[5]课题组调研发现,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学设施虽达到了要求,但部分多媒体设备年久老化。日常使用的很多计算机来自外界捐赠,大多数计算机的显示器和主机不匹配;分配到的新计算机一般是先满足教师办公的需要;信息化设备一直处于陈旧边缘化状态。教育信息化似乎成了一种教育亮化工程,真正惠及到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还有待时日。
2.人力资源不足
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缺失,既使得教师在形成教育信息化观念和技能等方面缺乏信心,也使得信息化教育陷入停滞状态。李华认为,“当地师资紧缺,由于编制问题,专业结构不合理,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没有专门教师”。[6]沈费伟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学校信息化师资薄弱、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短缺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短缺和许多教师尚未形成信息化教学理念,缺乏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技能。”[7]课题组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学点虽然都培训了一名技术骨干,但因教学点的大部分教师教龄长、教学理念传统,教学还停留在多媒体设备的简单操作上,且部分老教师认为,使用黑板比白板的教学效果更好,他们不愿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另外,部分教学点还存在设备损坏无人维修的现象。由于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受到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向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地区,而流入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极少,造成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基本能量的缺失,内生动力不足,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逐步失衡。
3.实践应用不足
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目前存在实践应用不足,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的现象。封清云在一项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缺技术’是致贫的因素之一。”[8]据一项课题研究表明:“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采用文字记录、图片、光盘、网页保存的比例为62.7%、47.1%、39.45%、18.9%.”[9]这表明教师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比较薄弱。解月光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信息设备进行低水平的使用,不能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10]课题组调研发现,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的频率不高。在某一教学点,一个班级是由一位老教师和四位学生组成,并且该教师不愿使用电子白板授课。由于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以及培训人员不足和培训力度不够,教师既缺乏信息技术发展意识,也缺少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甚至不会利用信息化设备设施,教师的信息化发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应用,使教育信息化更快摆脱恶性循环状态,走进更高效的循环状态。
1.教育信息化自生长缓慢
教育系统如同生态系统一样,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即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陈亮认为,“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1]就教师队伍结构而言,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等是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田慧生等就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12]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分布不均衡、性别比例不合理等都是多年来制约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有效发展的因素。在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教师年龄层次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现象,大量青年教师流向城市或中东部。在调研中,某学校只有三位老教师,年龄最小的已经58岁。该教师表示自己已从教几十年,不习惯使用多媒体设备。所以,平常上课很少会用到电子白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出,致使当地缺乏教育信息化的生长能量。教师结构的失衡,也成为了多年制约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信息化发展内生动力有限,制约了能量的有效再生,也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生态的有效演进。
2.区域信息流通不畅
从宏观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处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边缘化和低位运行状态。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教育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的流动,具有形态的多样化。能量的分布在生态系统中会出现结构上的失衡,造成能量或富集、或降衰、或不足的状态。目前,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化发展缺乏一种自主创新的动力,在信息流通上只是对政策信息或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被动接受。当地师资紧缺,加之受人事编制的影响,许多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都承担了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信息技术可有可无,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与规划缺乏专业的需求分析,只是一味等待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而当前信息流通不畅的最大表现就是西部人才外流,中东部优质资源强劲输入,致使西部农村边远地区越来越缺乏自我造血的功能和自信心,积极创新应用优质资源的能力水平也呈现递减的态势。
3.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信息化设备投入使用后,学校面临着设备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电费、网费、培训开支等问题,而资金短缺一直是地方政府实行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软肋,“资金”扮演着“能量”这一角色,也是制约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情况下,项目资金只保证一次性投入使用,无法保证后续的使用和维护,严重影响到信息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于如何分担信息化正常运转经费缺乏实践探索,加之很多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由于资金、师资和设备缺乏,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效果不佳,使信息技术课程很难获得同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信息化教育往往处于边缘化、尴尬化的状态,甚至流于形式。
1.受地方财政投入的制约
财政投入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之一。林坤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教育上,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使得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不可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当中”。[13]2014年,国家开始实施“中央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项目”,以消除中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虽然教育信息化的财政投资比较可观,但由于基础设施投入的有限性,教育信息化仍难以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巨大帮助,最终无法有效反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长足发展。
2.受地域文化习俗的影响
由于民族文化理念、经济发展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上认为,教育观念的落后往往是由经济落后造成的。张建伟认为,“教育信息化系统框架包含执行层和制约层。其中教育信息化的制约层包括思想观念、教育投资、体制和文化四个要素”。[14]姜秋霞认为,“长期以来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观念滞后不完全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造成的,教育观念与整个地区文化和教育水平是互为关系的”。[15]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和父母而言,上网或用电脑都是学习之外的事。许多家长认为给学生留的作业通过网络形式来完成是不可取的,不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反而影响学习。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也都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陈琳等学者希望加强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也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学生培育适应信息时代的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开辟渠道。[16]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对教育信息化作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了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根据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生态语境,其系统中的不平衡或失调可以通过修补进行主动调节。外界向教育输入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以及方针、政策,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各级各类人才。“教育与外部生态环境的这种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使教育生态系统保持有序平衡”,[17]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机制。
学术理论的补偿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教育客观条件下,结合自身特点所采用的自组织调节方式方法,进而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教师水平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化专业意识发展
教师信息化专业意识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化专业思想、信息化专业知识、信息化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于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而言,信息化专业意识发展不仅包括信息化知识的发展,而且更在于是否具有信息化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意识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18]大多数教师因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缺乏发展意识。这就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从努力培育教师信息化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入手,有效地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只有具有教育信息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主动接受教育信息化的转变,才能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新型课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19]
2.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发展
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认知能力、教育教学操作能力、教育教学监控能力、教育探索能力、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教学实施能力、教育教学指导能力等。Mishra和Koehler在2006年提出的TPACK知识框架中就充分强调了“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20]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因信息闭塞,外出培训与进修的机会较少。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信息化素养较为欠缺,尤其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显得无所适从。一般而言,信息化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至少需要掌握信息应用、媒体技术、教学实践、评价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而言,除了具备一般性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还应掌握信息化环境下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立足具体的学科背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也十分有必要,对教师针对性培训,让教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切的学习与培训服务,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时效性”。[21]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与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改变自身生存能力,提升教育系统能量再生能力。
“教育政策是政府或政党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某一历史时期国家或政党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22]教育政策发展对策应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学生生活和师资建设等影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方面。在区域政策层面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调控和指导,明晰其办学思路与发展定位,引导师范院校将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定位在西部农村地区。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加大中央教育财政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支付力度,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专款专用。同时,通过教育政策的倾斜(如工资待遇、学历提升),加大“稳”“培”和“引”的力度,着力建设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育政策补偿主要有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两种形式。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而言,除了实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配置教育教学设施”等直接的教育政策补偿外,也可以通过实施“国培计划”“西部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走教”“优质城市学校和薄弱农村学校一对一帮扶工程”“地方高校送教下乡”等间接的教育政策补偿,帮助提高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3]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目前的信息化已经不是过去的信息化。不要一味地将城市的计算机淘汰到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因为城市学校的设备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要针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具体情况,安排合适的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观念作为文化软实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推动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变革,最大的困扰仍然是认识和观念问题。”[16]就现阶段西部农村边远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而言,落后的教育与不景气的经济是一对孪生姐妹,且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西部农村边远地区要在争取更多财政支持的同时,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突破禁锢自身教育思想观念的藩篱,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提高民众和社区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并对民众和社区的教育需求加以保护和引导,将其转化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增进教育信息化的民族认同和区域认同,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
信息文化补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树立牢固的教育生态观。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当中,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要素必不可少。例如,有些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物质”建设,即购买大批量硬件设施,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而未能把教学和办学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能量是普通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动力。在西部农村边远地区,财政部门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能量”这一角色,可以说,缺乏财政部门和专业教师的支持,教育信息化不会可持续发展。教学扮演着“信息”这一角色,也是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同时,教学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要加强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要素,且三要素同时运作,才能让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系统“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补偿。
教育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潜在的生态意识,不仅制约着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文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存在于课堂外。因为课堂外隐性的、潜在的、无形的生态意识往往是比课堂教学环境更为深刻、更为广阔、更具影响的土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重视一个地区信息文化的建设,而且也要重视学校信息文化的发展,使教育信息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现课堂内外相互融通,真正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起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意识。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基本有序的系统,但由于种种因素,教育生态系统会失调失衡。根据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其生态语境从教师发展、教育政策和信息,文化方面提出对策,从外在环境和内在环节两个角度全面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保持教育生态的稳定和平衡。通过对教育系统结构的调整和内在成分的改变,逐步优化系统,能够保证教育生态良性循环。而“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加大对乡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政策倾斜,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数字鸿沟,探索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的新机制”,[23]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