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学生手机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建议

2019-01-20 14:49清,曹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青少年学生

麦 清,曹 瑞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移动网络设备和服务的日益普及使得青少年上网越来越便利,学生已成为中国网民中的最大群体。[1]网络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还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次调查从手机的主要用途、手机使用时长、网络视频偏好、手机游戏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当前天津市中学生手机互联网的应用特征。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课题组自编“新时代青少年所思所想调查问卷”,于2017年10月在天津市中小学开展抽样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实施

本调查抽样面积广泛,兼顾市区、郊县与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调查对象涉及天津市7个区、11所中学(包括完中校,其中市区中学5所、郊县中学3所、农村中学3所 )共2,997名中学生。

参加调查学生的人口背景状况分布为:市区中学生占43.2%、县城中学生占30.9%、农村中学生占25.9%,男生占47.1%、女生占52.9% ,初一学生占24%、初二学生占24.2%、高一学生占26.6%、高二学生占25.2%。

二、调查结果

中学生手机互联网使用情况为问卷课余生活部分的主要调查结果。本部分主要从手机的主要用途、手机使用时长、网络视频偏好、玩手机游戏情况等几方面来考察,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1.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他们使用手机的最主要用途是娱乐,学习功能利用不足

调查的绝大部分中学生都使用手机,只有3.9%的学生不用手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娱乐,其次是学习功能和社交媒体功能,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打电话退到最次要的位置。中学生用手机做的最多的事情依次是:听音乐、看视频占32.3%,看小说、玩游戏占19.7%,发微信、上QQ占18.8%,学习或查资料占15.6%,看新闻占4.2%,没有手机占3.9%,其他占3.6%,打电话占2.0%。

2.八成中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超过一半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受到时间限制

八成左右的中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五成以上的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受到时间限制,将近四成的学生使用手机不受时间限制。

中学生使用手机受限制的情况依次是: 自己有手机,随时可以用占40.8%;自己有手机,时间受限制占38.2%;用父母的手机,时间受限制占12.7%;基本上不用手机占6.4%;用父母的手机,时间不受限制占1.9%。

3. 大部分中学生对待父母限制使用手机,能采取理智的态度和行为

大部分中学生对待父母限制使用手机,能采取理智的态度和行为。中学生在父母没收手机后的反应依次为:51.7%诚恳地向父母解释,告诉他们自己有自制力,不会耽误学习;21.6%与父母做约定,合理安排学习与玩手机时间;13.6%无所谓,反正手机对我也没多大作用;7.8%很生气,和父母争吵;3.4%其他;2.0%以绝食、拒绝上学等方式反抗。

(二)中学生上网偏好

1.中学生最喜欢综艺等娱乐视频,新闻和知识类节目不受关注

近几年综艺节目占据荧屏,其内容也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热点。中学生最喜欢的网络视频以娱乐类为主,其中排第一的就是综艺节目。中学生最喜欢的网络视频类型依次为:综艺类占32.7%,影视剧类占22.9%,动漫类占21.5%,体育类占9.1%,新闻类占7.8%,其他占6.1%。

2.大部分学生都玩过热门手机游戏,但沉迷者不到两成

大部分学生都玩过时下最热门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但经常玩儿的只占不到二成。中学生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情况依次是:对网络游戏一直不感兴趣的占23.6%;有时会玩玩的占22.7%;以前曾经玩过,感觉就那么回事的占22.5%;很熟悉并且经常玩的占18.8%;没玩过,但是有机会倒想试着体验一下的占8.3%;其他占4.1%。

三、分析与讨论

手机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社会化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力量影响着整个世界, 影响着青少年。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手机媒体将深刻地影响青少年身体、心理和价值观的发展,其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 给他们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复杂作用。[2]

相关研究显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会对青少年造成身心危害,其表现主要有:(1)手机依赖对学生的躯体健康状况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对视力带来很大伤害;对颈部、腰部损伤也比较大;还可能诱发失眠现象。(2)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时,经常置身于独立、封闭的虚拟社交环境,往往封闭了与社会群体的交往,长此以往, 容易加深个体的孤独感, 减弱个体的社会支持。而且,过度依赖手机还会造成中小学生从众心理,炫耀、攀比心理,自我边缘化心理,自卑自负等心理特点。[3]本次调查也证实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手机使用存在相关关系。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与其精神状态存在相关关系

以上的相关关系表明,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与手机主要用途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较好的学生能够恰当合理使用手机,较好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不过分沉迷于手机的娱乐功能,因此精力比较充沛;而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良的学生更多地使用手机的娱乐功能,过分地沉迷其中会影响到他们的精力。

2.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长与其精神状态存在相关关系

手机的强大功能使得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群体中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类似于成瘾心理, 国外一项青少年调查发现,手机依赖影响交往焦虑和睡眠质量。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超过7小时的手机成瘾人群更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睡眠质量差等问题。[4]

此次调查的数据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受到限制与否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2=133.013,df=12,P<0.01)。使用手机时间不受限制的学生感到精力疲乏的占接近四成,使用手机时间受到限制的学生感到精力疲乏的占不到三成,而基本上不使用手机的学生感到精力疲乏的只有不到两成。

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受到限制与否和学生睡眠时间存在相关关系(2=159.183,df=12,P<0.01)。基本上不使用手机的学生感到睡眠比较充足的占八成以上,使用手机时间受到控制的学生感到睡眠比较充足的接近七成,而使用手机时间不受限制的学生感到自己睡眠时间充足的只有五成左右。

3.亲子沟通情况影响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和行为

亲子之间的沟通情况影响学生在父母没收手机以后的行为反应(2=152.218,df=15,P<0.01)。在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里,如果被父母没收了手机,绝大多数孩子能够“诚恳的向父母解释,告诉他们自己有自制力,不会耽误学习” 或者“给父母做约定,合理安排学习与玩手机的时间”;而“和父母沟通困难”,或者“基本无法沟通”的学生,在被父母没收手机后采取“争吵或拒绝上学等方式来反抗”的比例比亲子关系和谐家庭的比例要高出许多。

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带头作用影响学生在被家长没收手机以后的行为反应。在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里,孩子在被没收手机后绝大多数都会以理智交流的态度和父母沟通,极少采取争吵、抗拒等方式要求自己的权益;而在父母不能起到示范榜样作用、亲子沟通不畅的家庭里,只有不到四成的学生在被家长没收手机后能够采取理智交流的态度和父母沟通,更有接近三成的学生采取和父母争吵或者绝食、逃学等方式和父母抗争。

4.亲子沟通情况影响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

对于“在任何情况下,网络上进行‘人肉搜索’(公布他人私人信息)都是不恰当的”这一问题的选择,来自不同亲子沟通状况家庭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2=47.058,df=9,P<0.01)。与父母“无话不谈,沟通融洽”的学生有75.9%认同这个论断;“一些重要事情我会征求父母意见”的学生有72.7%;“和父母沟通困难”的学生有66.2%;“基本无法沟通”学生有55.8%。

来自不同亲子沟通状况家庭的学生“对语音聊天室、微信、贴吧等场所存在骂人的现象”感到“非常反感”的比例也有显著差异(2=106.87,df=9,P<0.01)。与父母“无话不谈,沟通融洽”的学生有84.4%;“一些重要事情我会征求父母意见”的学生有76.7%;“和父母沟通困难”的学生有58.2%;“基本无法沟通”学生只有55.7%。

说明亲子关系越融洽的家庭,其子女越具备较好的网络媒体素养,网络规则认知更清晰,态度更加积极、正面。

5.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学生玩手机游戏的行为

6.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学生网络媒体素养

四、对策与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天津市九成以上的中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手机,其中七成以上都有自己的手机。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 年6月,我国网民10-19 岁群体占比已达到19.4%。[5]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空间,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参与社会过程中已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和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内容、网络过度依赖等,也极大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何发挥其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作用,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6]

数据表明,天津市中学生运用网络的普及程度、熟练程度以及对网络运用的认知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学生对网络内容的娱乐与求知需求并存。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网络使用方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和睦程度,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体素养有着正面的影响。中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虽然有着一定的学习型倾向,但依旧存在着以娱乐为主过度娱乐的现象,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要重点研究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并教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媒体素养。

(一)家庭是对青少年发挥影响的重要场所,家长要合理引导子女使用新媒体

在上网设备普及化和网络资费门槛降低的背景下,硬件设备已经不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主要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长的榜样引领作用对青少年是否能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虽然家庭关系不能对青少年上网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影响, 但往往会对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内容以及是否会产生网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孩子使用新媒体加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应允许孩子适当使用新媒体,但要进行适当监督引导,对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内容、时间等要有具体约定。另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游戏的同时,自己尽量不要玩。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通过谈话聊天、户外运动、集体活动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扩展孩子的生活空间,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过度依赖新媒体、沉迷于网络世界中。

为了支持家庭教育,学校应该为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家长教育计划,以便在家庭里能更好地指导青少年的上网活动。研究机构或专业组织要协助家长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包括如何共同使用新媒体,如一起阅读电子书,与亲友进行网络视频聊天,为孩子提供一些网上互动和安全有趣的活动项目,如何辨别坏消息,如何保护个人与家庭隐私等。[7]

(二)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过程要注重发挥新媒体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青少年也在迅速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我们要注重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移动互联新媒体,让新媒体在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教师要懂得使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深入了解新媒体特征,熟练地使用新媒体技术,即会用新媒体的正面材料,具有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答难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跟上网络发展速度和新媒体的变化速度,不断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更为灵活地将新媒体应用到青少年教育教学当中,发挥出技术优势,使其可以更好地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服务。

学校要开设或者举办有关青少年合理上网、正确上网的讲座或体验活动,提高青少年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成果,课堂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的立体教学,把教材内容融入到多媒体中,通过新颖的方式传授知识技能,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方式的创新。利用新媒体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通过网络中丰富的音视频素材来传播一些感人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从而引发青少年对生活的感悟,初步建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8]

(三)推动青少年互联网环境的社会共建机制,提升青少年新媒体素养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研究,多以负面问题治理为主,对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关注。第七次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提出,对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来说,面对来自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信息,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新媒体素养”,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和国民素质养成各个层面的重大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在信息时代的全球地位。[9]

因此,应积极推动青少年互联网环境的社会共建机制,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发展和成长的好帮手、好平台。在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形成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提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针对中小学生容易过度依赖手机的问题, 应该在学校、家长、教师之间建立一条“生态链式”的教育理念,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让中小学生逐步脱离手机依赖。[10]相关行业应结合当前青少年的新媒体使用特点,推出相关的青少年专属智能手机设备和手机应用系统,设立青少年专属网站,加快内容的更新速度,并增加一些互动性板块,以此提升青少年的关注度和参与性。在社会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设立网络行为规范,指导人们的上网行为;也可以通过学校推荐、家长推荐、媒体推荐的方式,使专属网站进入青少年网络运用的视野。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空间,其双刃剑效应日益显现。[11]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教育监督,注重引导服务,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新媒体素养,形成文明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猜你喜欢
中学生青少年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青少年发明家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