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2019-01-20 12:4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双创职业心理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40)

所谓择业观,从字面解读其含义即择业者对于择业的方向、类型以及途径等多方面因素的观念和看法。因此,只有先了解了“择业”的概念,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择业观的内涵。而所谓择业,首先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择业者在清楚自身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理想、定位以及规划等,从不同的社会职业类别中选出一种职业类型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在该过程中,择业者需要统筹兼顾,在尽量符合自身性格、兴趣、专业、能力、适应性等综合因素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如整体就业环境、国家扶持政策、职业发展前景、未来职业规划等,以期实现个人择业符合社会需求,就业方向契合国家未来发展重点的目的。

针对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情况,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同时国务院也下发了相应文件,文件中的政策提倡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鼓励通过创新来激发智慧。而以上的“双创”背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深刻变革,激励着大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不断加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校园创新创业团队,使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格局产生了巨大改变。但与此同时,择业观念的转变也带来了一系列阵痛,主要问题表现为大学生择业观的漂移不定、浅尝辄止等。

“双创”背景下,对大学生树立良好择业观的引导途径基本来自于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其中,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保障,也要创新教育,发挥在教学中培养择业观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在三者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塑造仍有不足之处,其中第一条即择业观教育的缺位。现在的高校普遍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学生就业率方面,却忽视了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而这正是就业率数据显示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就业率的统计结果看似乐观,但实际的就业压力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课本知识教学,欠缺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据调查统计,只有不足半数的大学生对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表示满意。第二条即职业能力培养偏废。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未来社会职场的新鲜血液,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空前激烈,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就业环境的整体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求学时,由于部分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偏废取向,导致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真空阶段,使许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出现明显短板、职业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最终无法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三条是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欠缺。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义务,而且也承受着毕业生就业任务的压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成果的标准之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恰恰是各个高校一直以来最为看重的一项指标,同时也成为了评价办学质量,衡量培养能力的参考因素。各个高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如此高度重视,却依然难以摆脱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稳定的现实困境,二者之间的矛盾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尤其是择业观教育方面有所欠缺。

根据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不足之处的分析,需要高校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科学合理的择业观是大学生完成人生阶段顺利转变的重要保证,而行动由思想决定,这代表高校择业观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具有特色性、时代性、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再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相结合,才能切实有效地保证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高效落实,达到引之有效、导之有理的效果。其次,高校要在深刻认识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针对性、系统性地展开教育,尽可能地将择业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完善,使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达到健全而规范的效果,以保证其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同时,高校教育在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主动与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匹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背景下,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方式,在丰富职业教育抓手的同时,创新职业能力的教育方法。基于以上描述,可以得出对高校培养大学生择业观的建议如下:

一、通过思想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

(一)要准确、及时地了解大学生择业心理

当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现实时,心理上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自卑、焦虑、盲目、恐慌等。为了避免这些心理问题在就业关键时刻集中暴露,高校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对毕业生进行择业心理健康的疏导和教育,以便于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学生就业心理。具体来讲,高校可以设立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室,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点突出问题进行整理和汇总,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建立相关档案,对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缓解,培养出他们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此外,高校也可以将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方案下发至学院或专业一级,通过有力宣传和仔细排查,准确把握和认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现状。

(二)发现问题后要引导大学生正视自身的择业心理问题

喜欢逃避客观存在问题的现象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尤其在选择职业时,许多大学生面对目不暇接的职业种类和职业定位,无法清醒地认知,而这种未知因素导致他们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存在心理上的惶恐。此时,需要高校及时帮助大学生正视自己在择业观方面的心理问题,协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的性格特征与择业优势,并与职业特点三者相结合,扬长避短地完成职业选择。此外,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需要对大学生提前行之有效地完成能力的肯定与鼓励,这有利于他们树立自身的择业信心,怀抱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选择、投身职海。

二、通过丰富教育途径深化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

(一)加强思想教育在择业观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要把思想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通过开设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就业指导课程,采用专题教学模式,优化学分分配体系,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以及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最终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目标。

(二)加强实践教育在择业观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要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齐头并进的战略,通过加强校企间合作,为大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开展全方位实践和需求调研,掌握就业市场的宝贵资料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益于大学生科学地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而完成择业。此外,高校还要通过邀请或聘用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来学校开设讲座或讲课,加速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进步。

(三)加强个性教育在择业观教育中的匹配作用

要全面考虑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异同点,发现并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依据大学生不同的专业特征和个性禀赋,科学、完整地进行个性教育计划的定制,以充分发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潜在能力,最终实现高校职业教育培养多元性、层次性、差序性人才的目的。

三、通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拓宽创新创业渠道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高校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地分布教学资源,以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立足点,切实帮助大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此外,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包括对大学生演讲口才、社交礼仪、协作能力以及组织策划等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还要为大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和环境,增加大学生展示和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和机会,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增加筹码。

(二)拓宽大学生创业视野,需经常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和教育

高校要充分地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具体来讲,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通过设立“创业导师”、开设“创业课堂”、举办“大学生创业比赛”、建立大学生双创实践基地等途径,不断地拓宽高校双创教育平台、增加双创教育抓手、保证双创教育实践,将大学生双创教育发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三)要加强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强化创业应用的导向性

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要广泛引入社会各界资源,特别是企业资源,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把创业实习基地建立在校外的企业当中,积极向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转变,高校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鼓励和培养,而企业则负责支持和完成创新成果的转化。

总而言之,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宏伟目标,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利于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以及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双创”不仅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变,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指导方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最佳契机。在“双创”的大背景下,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增强主动自觉地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尽早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意识,同时,应积极把握并配合国家出台的创业导向政策,主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争取在国家所提供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下,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提高就业成功率,达到不仅能够通过自主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进一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目的。大学生还应该意识到整个择业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难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应当有科学合理的择业观,有正视困难的勇气和心态,在挫折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完成人生中第一次职业的选择。为了改善“双创”背景下的择业效果,不仅大学生自身应当把握国家“双创”政策的有利条件,各大高校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双创”政策的号召,在软、硬件方面均为大学生择业提供完善的条件与服务,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对存在择业方向迷茫的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在步入社会前拥有科学合理的职业观念,这不仅是对大学生自己和高校负责,而且也是对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负责。

猜你喜欢
双创职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职业写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