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立秀 谭胜国
信息化水平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程度是支持企业在市场或行业内占据优势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水平也是保障企业长期存续和良好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在此背景下,抓住产业革命的机遇,把握“互联网+”战略契机,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是冶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冶金企业提高财务管理决策效率,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就冶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特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结合。一方面是表层融合,即信息工具功能的融合和财务数据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深层融合,即财务观点与信息理念的融合、财务实操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全面融合。对于冶金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是实现传统财务管理具体业务内容去纸质化,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决策的智能支持,以及实现财务管理技术优化与企业运营的电子化。
服务经济时代的迅速崛起对冶金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产业升级、“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和企业转型的现实需求要求冶金企业进行全面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对冶金企业财务管理发挥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原因在于:第一,降低企业成本,财务管理信息化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冶金企业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的有效分配与整合,从根本上减少资源调动成本与资源分配的无用耗损; 第二,提升决策科学性,财务管理信息化将高效的技术工具引入管理工作中,有助于集成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与运营信息,为管理者决策和管控提供有力支持;第三,提升企业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化使冶金企业资源实现供应链化,上下游密切相关的企业将不在处于信息“孤岛”,关键信息的共享将为企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第四,功能与职能转型,信息化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财务工作电子化,财务人员不必再手工记账、结账、报账,进而获取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详实的信息进行财务分析与管理,彻底改变传统“财务工人”的工作性质;第五,规避风险,财务管理信息化将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带来批量、大量、准确、及时等优点。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下,愈来愈多的冶金企业认识到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企业发展模式,已无法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冶金企业主动或被动地通过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降本增效。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关乎企业命运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当前冶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已具备一定基础,但距全面信息化尚有一定距离。纵观冶金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的使用呈现由单一到组合的转变;信息化的内容发生从只重视生产调度管理信息化到关注企业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等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的应用从构建局部网络,开发信息管理、办公、营销、生产、设备和财务等多个子系统,到实现建立基于主干网络的局部网络有效联合,即初步的全面信息化。
在此过程中,冶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由无到有,由浅至深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小冶金企业首先进行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主要做法为开发财务管理软件;进入90年代,冶金企业开始普遍应用财务报表管理系统并利用网络技术对其进行不断完善;90年代末,大型企业愈发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不断利用各项信息化技术等实现对企业财务预算、资金流向和成本核算的动态监测和实时监控;进入新世纪,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冶金企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企业纷纷展开财务管理信息化实践,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开发标准。
当前,冶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普遍存在:第一,缺乏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开发尚缺乏有效协同,直接导致密切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财务相关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决策无法实现协同;第二,存在信息化建设分层分级现象,具体表现为重点企业与关键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信息化技术和资源,中小型冶金企业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动力和自觉性;第三,信息化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普遍存在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误认为是以简单的用计算机替代人力,对相关财务分析技术及应用的开发水平较低。
企业管理者当有超前意识和统筹观念,整体上将信息化作为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冶金企业发展中对预算、成本、风险、资源配置、效率等的实际关注,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当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财务人员要正视自己的职能和功能,转变将自身定位为“从事财务工作的熟练工人”的观点,树立自己“利用财务工具进行分析”的工作人员的理念,熟练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和财务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动思考与创新,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当成是工具而不是任务。
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有必要效仿国外企业针对信息化工作专门设立主管的经验,为财务管理设置信息化子部门,以人员专用化驱动人才专业化,进而驱动信息化。对于信息化水平尚低的中小型企业,要主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借鉴其他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准确定位企业在生产和运营中的薄弱环节,把握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内容,分析企业特性,并基于此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具。冶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技术和人才。
有计划地进行信息化,建立与传统财务关注点的有效联系,令信息化工作事半功倍。但在实际信息化过程中,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承载力和人员接受度,适时适当的推进。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急于一次性实现完全信息化。尤其是财务信息化中,要更为关注财务信息共享交流所带来的风险,权衡财务人员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的转变,有计划、分阶段推进信息化。
冶金企业应当根据其发展规划、企业战略和实际需求,针对其财务环节的重点需求与一般需求配备不同层次和数量的技术与人才支持。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操过程中,必须有效融合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并制定专门化的组织计划与监督评价指标,提高人员效率。针对企业已有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做好针对性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增强专业素质,以适应新业务运行的要求。
对于冶金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全面信息化,建立先进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信息化过程中组建专业信息化部门聘用技术人才,培训现有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及必要的计算机设备等均需要企业给予持续充足的经费投入。企业也要拨划专项资金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的购置或自主研发。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信息化尤其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将信息化当成一项连续有益的企业行为。
信息化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化尤其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企业提质增效、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真正实现财务效率提升。作为企业、领导者、财务从业人员必须要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主动自主自觉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