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仕华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一位前辈告诉我:“要经营好关系,到处找关系,关系是第一生产力!”见我不解,他摇了摇头:“你看我,奋斗了一辈子,还是初级职称,归根结底,是没有关系、关系不硬啊。”这是第一次有人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关系”这个词还有另外的意思。时间一晃过去快20年了,我不断刷新着对“关系”这个词的认识。
一
那一年,我教毕业班,顺带上了其他几个班自然、思想品德之类的“副科”课。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争着上公开课,听别人上课,有时备课到深夜。认真研究教材后,我可以做到所有知识点烂熟于心,以至于上课时可以不用教材、教参也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一年下来,教学成绩稳中有升,学生也非常喜欢我。
后来,全校评最喜欢的老师,结果很多学生都把票投给了我。那一年我被评为全县的优秀教师,那是我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工作第三年结束,我被调到另一所学校任教务主任。前辈告诉我,我是全县同级同类学校最年轻的教务主任。那位前辈问我是靠什么“关系”去做了教务主任,我告诉他没有任何“关系”,这次又是他摇了摇头,表示不相信。
那时,我才知道,“关系”不用去找。努力了,有能力了,“关系”自然会找上门来。
二
那年,参加县城教师招考。参加招考前,我教一年级数学,但参加的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招考。成绩出来后,我笔试第一名。办公室的同事劝我:“你就不要参加面试了,现在面试很黑,岗位早就给有‘关系’的人定了!比如……”我不相信,经过面试,我以第一名的总成绩从乡镇小学考进了县城。
我到县城上班后,以前学校的领导在教师会上说我创造了一个教师招考的奇迹。很多人都说我有“关系”,他们看到了我招考进城的结果,却没有看到我平时从未放弃过学习,没有看到我用三年的时间考了两个专业的本科文凭。第二年,妻子也参加招考,顺利地进了城,我们都是没有“关系”的人,都是靠努力提升能力的人。
“关系”从哪里来?我最深的体会是,你是自己的“关系”。“关系”就是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的能力过硬,有了能力,就有了最硬的“关系”。
三
我的一位朋友,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也不想继续学习。凭着父亲的“关系”,他在一家企业谋了个打字员的职位。那个时候打字员很吃香,因为会打字的人不多。朋友也沾沾自喜,每天除了上班,就宅在家里打游戏,隔三岔五找几个人喝酒打麻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凭我爸爸的‘关系’……”没过几年,随着电脑的普及,他慢慢地就失业了。体力劳动他不屑干,有技术的活又干不了。一晃三十好几了,每天还宅在家里“啃老”,提起他,他父母就伤心不已。
这世上唯一可长久依靠的,唯有自己的能力。你现在有的“关系”,可能都是假象,都会在某一天让你原形毕露。能够让人一辈子都在职场如鱼得水的,只有过硬的能力。
四
朋友中有一位年轻的读书人,师范毕业后在一所初级中学上课,后来凭本事招考到了县一中,县一中以他“起点太低”为由,拒绝聘用。后来,他到师大读书,继而又读了研究生,最后通过竞聘留在了师大任教。现在已是师大副教授、省社会主义学院特聘国学讲师。他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我与他有数面之缘。他在宿舍醒目的位置貼着“闲谈请勿超过三分钟”的提示,学习起来比要高考的学生还要用功。去年的时候,我看到了通报,他参加全国高校教师优质课竞赛得了一等奖。他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有,当年就留在了县一中,也就不会有今天高校的优秀教师了。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优秀,也不一定拥有过硬的“关系”。他们只不过是在一次次的摔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最初告诫我找“关系”的前辈,直到退休还是初小文凭,退休时依旧是初级职称。他的口头禅是“没有什么‘关系’,混一天算一天,混到退休就行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能力提升上的投入基本为零。国家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这世界每天都在变,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关系”?如果有,那注定是昙花一现。我们拿什么来适应这日新月异的变迁,适应这抛弃你连招呼都不给你打的时代?唯有提升自己的能力。
恒克荐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