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福州市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全市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福州市;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 2019) 24-0034-04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依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具有特殊保护意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物或者植物等)的陆地、水域或海域划出一定的面积进行重点保护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重要依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自然保护区建设既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又是社会公益事业,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福州市自然保护区现状
福州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 d,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 h;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 mm。全市林地面积7792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m3,森林覆盖率57.8%。截至2018年,福州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3处,总面积54866. 82 hm2(表1)。
目前,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區已设置管理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管理单位,编制总数65人,实际在编数46人,聘用管护人员88人,保护区内90%以上的山林权属归集体所有,分布有40个行政村,人口21772多人,主要居住在实验区。保护区管理机构仅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独立办公地点,其他保护区管理机构均与当地林业部门合署办公或职能挂靠在相关处室。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基本覆盖了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种群,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群网格局,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3 福州市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自然资源保护与当地政府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自然生态保存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地方政府在保护区内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环境破坏严重,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另外,自然保护区基本位于“老少边穷”地区,90%以上的山林属集体所有,当地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而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严禁商业采伐,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农民人均年收入比同一地区居住在保护区外的群众收入平均低2000~4000元,同时村财增收无门,当地公益建设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3.2 自然保护区法制和体制建设相对滞后
法制的完善和体制的健全是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基本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出台的,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些条款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部分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依法监管过程中出现“责权利”不对等现象,保护管理职能不断弱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制保障受到严峻挑战;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不健全,有机构编制但编制偏少、有编制无人员等现象十分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野外巡护、资源监测等工作不规范
3.3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边远山区、林区,保护区建设管理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部分保护区管理机构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缺乏科研、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管理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和效益的发挥。尤其是永泰、闽清两县政府财政比较困难,资金上无法给予充分支持,仅靠国家的补助经费运行,保护区自身发展举步维艰。
3.4 资源管护压力大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如何管理和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正面临巨大的管护压力。一是部分自然保护区依法治区意识不够强,对一些涉及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先期沟通、论证不够,导致了一些保护区被频繁调整甚至被非法侵占,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二是基层管理力量薄弱,执法监督“有心无力”;三是缺少必要资金投入,保护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支撑严重不足;四是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给资源管护带来诸多隐患;五是群众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片面追求毛竹经济效益,毛竹林不断纯林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有所下降;六是统筹解决保护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搬迁安置问题还不够有力,保护区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依然存在。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快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
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科学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根据自然保护地多目标多属胜特点,明确各类保护地的性质与功能,及相应的管理与保护政策。自然保护区应突出其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保护地,应禁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片林子两个区”的管理方式从而解决目前许多自然保护区多个互相矛盾的目标与功能交织在一起的混乱局面,便于根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明确的管理要求。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和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目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明确管理的职责。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将自然保护地内的林木按规定纳入公益林管理,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商品林,地方可依法自主优先赎买,按自然保护地规模和管护成效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生态移民的补偿扶持投入。
4.2 推进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优化调整
要全面摸清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分区及其村庄、人口、农田等基本情况,组织技术力量部署开展“三区变两区”优化调整工作,依法依规对范围和功能区划优化调整,妥善处理村庄、建设和保护等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各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主动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协调对接,核实自然保护区划入红线的乡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连片农田与人工商品林等群众生产生活与保护有冲突、矛盾區块,并建议争取给予调出红线范围,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好、优化好,既可做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又有效地化解历史遗留的冲突矛盾,解决遗留问题,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4.3 强化自然保护区软硬件建设
自然保护区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实体依托,要统筹规划和提升自然保护区的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建设,使自然保护区拥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和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设立科研中心(监测站)和宣教中心,配备相应的监测和宣教设备,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区视频监控(信息化)系统建设,为自然保护区提供全天时、全天侯、不间断的科学化、系统化、实时化、可视化的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远程视频监控,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和巡查执法水平,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提升软实力,加强人才引进和业务培训,适当放宽艰苦地区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和科技人才团队,引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增强保护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勘界立标工作,在进出主要道路和交叉路口设置宣传牌和保护区统一标识,同时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周边群众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意识。
4.4 提高保护区内群众收入
自然保护区内村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自然保护区管护的矛盾往往导致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管护和当地乡村发展的矛盾也就成为激发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探索自然保护区与村庄、社区共管共建模式,通过与社区及周边地区有关部门建立联合保护的方式,共同管护自然保护区,同时通过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开展环境教育、技术扶持、开辟就业渠道等措施,提高区内群众收入,使社区群众由被动接受保护,到积极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积极制定相关扶持区内群众生产发展的政策,对社区群众从事经营活动如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给予优惠政策,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资金扶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增加当地群众就业,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生活水平。
4.5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各种威胁和破坏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使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管理不力的自然保护区应限期整改;资源遭到破坏,已失去保护价值的应予以撤消,对责任人应依法予以追究;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示范试点,努力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自然保护区,指导和带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需要建立一套自然保护区管理标准、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通过标准化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评估,并强化评估结果的应用,与保护区的经费支持力度和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加强协调和监督,提高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林,探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保护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9(7):72-73.
[2]黄建兰.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6(1):176-179.
[3]叶惠林.江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及建议[J].中国林业经济,2019 (1):129~130.
[4]陈传明,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Jl.福建地理,2002,17(4):31-33.
[5]唐礼智,汤建中.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01(12):70-73.
[6]杨秋太,卢进,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0(3):54~55.
[7]石德金,余建辉,刘德荣,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1(3):45.
[8]黄家勤,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6):243.
收稿日期:2019-11-12
作者简介:黄闽东(197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工程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