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释放了哪些信号?

2019-01-19 06:01李佳师
中国电子报 2019年85期
关键词:天马行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佳师

每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两院院士)评选,都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引发诸多热议,因为它是国家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学术称号,选谁不选谁,选哪些维度,释放着诸多风向信号。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共增选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在今年新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不少院士来自“民间”,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吴汉明当选,这释放出许多新趋势信号。

其一是“民间”“民营企业”的创新力量正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目前中国1000多位两院院士大多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等。毫无疑问,这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这些承载着国家重大工程、研发和制造国之重器的大型国企,有目共睹代表了国家的最高科学水平、工程技术水平,这个主调一直没变。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民间”“民营企业”的创新力量正在融入到国家的创新体系当中,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补上结构性的短板,民营企业开始成为创新的新引擎,这样的共识正在被认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11月22日在合肥出席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时说:“创新具有不可确定性,怎样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创新,是需要思考的课题。”正是因为创新的不可确定性,我们更不能够将创新的

“势力范围”仅仅定义在“学院里”,就像俗语所言“我们并不知道哪片土地能够长出更好的麦子”一样。事实上,非常多的伟大发明和创新就来自于“不起眼”的民间。

恒大研究院不久前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报告》显示,民营企业不仅仅是对国家GDP税收的贡献占比超过50%,而且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也超过75%,民营企业已经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这次中国工程院将阿里巴巴的王坚、芯创智的吴汉民入选院士,就体现了这一点。

王坚是阿里云的创始人,他身上的关键词是“云计算”。或许普通大众对于云计算没有太多概念,但是刚刚过去的剁手节天猫“双11”就是跑在了阿里云上,云的最大特征是能够让“峰值计算”成为可能,让计算按需提供普惠大众。院士公示材料显示,王坚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推动中国IT产业从IOE向云计算转变。飞天云操作系统突破了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

而另一位同样来自“民间”芯创智的吴汉明,他的关键词是“光刻机”。吴汉明研发了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套可以进行等离子体工艺模拟的商业软件并得到广泛使用。2001年他进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后,组建了先进刻蚀技术工艺部,领导了0.13微米刻蚀工艺,在中国实现了用于大生产的双镶嵌法制备工艺,为我国首次实现铜互连提供了工艺基础。

事实上,今天的民企、创业公司,正在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和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成立20年以来,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在38位合伙人中,有1/3是技术出身;在6万余名科学家、工程师中,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30位國家/省级千人称号专家,是顶级科学人才数量最多的中国科技公司之一。而包括华为、腾讯、百度等巨头企业以及商汤、地平线、依图等创业公司,同样聚集了大量顶尖的IT技术的人才。

其二是信息技术创新呈现出从实验室到业务驱动的趋势特征。在过去,IT技术的创新更多是来自实验室,而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来自“业务的现场”

“现实难题的现场”,因为解决现实难题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创造出新的产业。

阿里巴巴在十年前开始做云计算就是因为传统IT不堪重负,难以承载其电商业务和支付业务的快速扩张,正因为这样,时任阿里巴巴CTO的王坚才找到马云,劝其放弃原有的IT架构,自主研发“飞天”操作系统做云计算,从而开启了阿里的云征程。今天的阿里巴巴,不仅仅是在云计算、数据库等很多维度都实现了巨大的突破,而且还在芯片以及前沿科技做了更多的布局。在刚刚结束的“天猫双11”中,有评价说它不仅仅是商业的奇迹,同样也是技术的奇迹,因为同时刷新了很多项技术的纪录。

在王坚当选院士的当天,阿里云发了一条“祝贺我的同事王坚当选院士”几个字的微信,在该条微信下有大量留言,其中不乏竞争云公司的点赞。竞争对手的点赞,事实上是对大家在一个战壕里一个赛道上的认同感,大家都在同样的“难题现场”,只是解题方法各不相同,王坚当选既是科技界对王坚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云计算产业创新的认可。

前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时恭、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都曾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远非“实验室”能够想象,现实难题的规模之大、复杂度之高、数据量之庞杂,如果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实验模拟很难解决问题。

创新在业务现场、在生产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曾谈及了京东方,他说京东方之所以能够成功快速发展起来,突破很多技术瓶颈,就是因为京东方非常重视生产现场。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都不是放在实验室里,而是到生产一线去,京东方的科研宗旨是解决生产难题。

当然我们重视业务现场、重视真实的问题现场,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关注应用创新而忽略“实验室创新”,忽略基础研究。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其实也没有清晰的界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时候是混合在一起的。就像前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所言:技术与科学相辅相成,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而技术会加速科学的发展一样。

其三是创新突破更需要“天马行空”的跨界组合。陆奇认为:

“人类所有的技术,都是以前技术的组合或自相似的组合。技术永远都是在进化,这类似于进化论。”如果我们认同的技术创新本质是技术的组合与进化,那么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拥有更大维度的跨界思维和“组合”思维,因为创新的本质是“组合”。

邱勇说21世纪有两大主题,一个是全球化,另一个是创新,并认为只有成功实现了商业化的发明,才可以被称之为创新。“生产要素的重组创造能产生的额外价值。”

很多人说王坚的思维“天马行空”。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上的自由和“天马行空”,才让他看到更大的逻辑和更本质的核心,并自研了“飞天”操作系统,带来真正的“0到1”的突破。王坚在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的学部系列为“工程管理学部”,工程管理是一个交叉复合学科,事实上工程管理学很好地体现了王坚的创新特征和价值所在,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有人称王坚为

“不会写代码”的最厉害的程序员,其实称其为“飞天”的总设计师更为贴切。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组合创新”的时代,云计算的本质其实是IT技术按需提供的重构,区块链也是密码技术的一种新体系化的重构。未来更多颠覆性的创新都将来自系统创新,因为系统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系统需要更多拥有“天马行空”和“跨界思维”的设计师,让我们在这个创新变革的大时代,一起“天马行空”吧!

猜你喜欢
天马行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小朋友天马行空的借口
给女儿拍这样天马行空的照片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天马行空IT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