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就是要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实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成长性企业。本文从瞪羚企业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台州市首批瞪羚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环境,并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其“储血功能”、汇聚智力资源增强其“造血功能”、集聚要素资源丰富其“输血功能”等对策建议,以期发挥统计在瞪羚企业等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
瞪羚,指非洲草原上一种具有极强的奔跑能力和跳跃能力的群居型动物。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经济学家戴维·伯奇(David Birch)将“瞪羚”的特征与企业的发展结合,首次提出“瞪羚企业”的概念,所指那些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当前,“瞪羚企业”的高成长现象已经引发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际对瞪羚企业的关注。近几十年,瞪羚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在发达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硅谷每年发布《硅谷指数》,用以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994年起,将“瞪羚企业数量”纳入该指数,作为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等部门合作,在2007-2008年的《欧盟统计局——OECD商业统计手册》中,将瞪羚企业及瞪羚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自2011年开始,OECD在每年发布的《企业创业一览》(Entrepreneurship at a Glance)中持续跟踪瞪羚企业和高成长企业。
国内对瞪羚企业的关注。在我国,瞪羚企业发展也备受关注。长城战略咨询将培育瞪羚企业的理念引入中国,并于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等合作在高新区开展瞪羚企业调研和培育工作。2003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率先实施“瞪羚计划”,先后制定多项支持瞪羚企业的金融措施和优惠政策。近年来,随着瞪羚企业对新经济拉动作用的显现,特别是2010年以来,多个高新区和地方政府出台并实施了支撑瞪羚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并取得明显成效,如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区等。
综合比较国内外对于瞪羚企业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成果,长城战略咨询提出新经济“瞪羚企业”的定义: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创新性企业。瞪羚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通过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应用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创建新模式或构建新业态等方式,实现高速成长。
根据《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17年,全市遴选出了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为第一批“瞪羚企业”培育对象;2018年,全市又遴选出了64家企业为第二批“瞪羚企业”培育对象,至此,全市有97家“瞪羚企业”培育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本文仅对首批“瞪羚企业”培育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资产规模扩大。企业发展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逐步积累过程,瞪羚企业也不例外。截止2018年底,瞪羚企业企均资产达到2.56亿元,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均资产0.98亿元。
营业收入贡献加大。2018年,33家瞪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87%的数量,为规模以上工业贡献了1.52%的主营业务收入,年企均营业收入为2.27亿元,超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均营业收入0.98亿元。
就业人数吸纳增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加快,企业用工需求以及人均报酬都不断提升。2018年末,33家瞪羚企业平均员工人数342.5人,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人;企业人均薪酬7.68万元,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人均薪酬0.93万元。
营业收入提速快。33家企业中2000年以前成立的企业有5家,2000-2010年之间成立的企业有19家,2010年及以后成立的企业有9家,仅2家为2015年以后成立的企业。特别是2014年以后,企业发展迅速,实现营业收入19.05亿元,企均营业收入9527万元;2018年,33家瞪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4.99亿元,企均营业收入2.27亿元,年企均增速达到24.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均增速18.5个百分点。资产累积提速快。2014—2018年间,瞪羚企业年均资产增长19.6%,而规模以上企业年均仅增长10.4%。
利润提升速度快。2018年,瞪羚企业年企均利润达到2573万元,年均增长4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1.2%的增速。
用工需求提升快。2018年,瞪羚企业企均从业人数和人均薪酬年均增长16.8%和9.7%,而规模以上工业企均从业人数下降1%,人均薪酬年均仅增长9.1%,劳动力需求增加、薪酬增长较快均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稳中趋好。
成本降低,盈利增强。2018年,33家瞪羚企业平均利润总额2573万元,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11.3%,高出2014年以及规模以上工业5.5个和4.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从2014年的76.1元下降到2018年的71.1元。
杠杆率下降,风险降低。2014年,瞪羚企业杠杆率为61.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杠杆率3.0个百分点;2018年下降到47.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杠杆率10.9个百分点。
创新氛围浓厚,后劲较强。在科技新长征的指引下,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加。2018年,33家瞪羚企业科技投入活跃,平均研发经费支出839.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实现新产品产值39.61亿元,占产值比重高达54.5%,占比比2014年提高21.3个百分点。
“广范围”分布
从区域分布看,首批的33家瞪羚企业中,黄岩10家,椒江、玉环、仙居各4家,临海3家,温岭、开发区各2家,三门和路桥各1家,虽然各地瞪羚企业的家数不一,但均为好中选优的企业,并且根据兼顾区域要求,确保各地都有瞪羚企业。
从行业分布看,首批的33家瞪羚企业中,汽车制造业有7家,专用设备制造业有6家,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和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4个行业各3家,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各2家,纺织业、医药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1家。
可见,大部分瞪羚企业均属于台州七大产业,体现了兼顾行业分布的要求,特别是对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对台州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五大百亿级倍增新兴产业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从成本构成项占比变化来看,2018年,33家瞪羚企业企均销售费用146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5%,比2014年提高1.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较高,并逐年增长;管理费用233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0.3%,比2014年提高0.9个百分点。虽然2017年,财务费用28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得益于财务费用的小幅下降,企业“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比2014年微降,但相比其他规模以上企业仍然较高。2018年,瞪羚企业企均期间费用之和与营业收入的比达到18.0%,虽然比2014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个百分点,特别是每百元营业收入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元和3.7元。
企业规模分化明显。2018年33家瞪羚企业中,11家企业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下,6家企业在1-2亿元之间,10家企业在2-3亿元之间,另外有6家企业在3亿元以上。在大中小企业分类中,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1家、13家和19家,表明台州瞪羚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企业规模分化明显。
科研投入分化明显。2018年,24家瞪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占比达到72.7%,高出全部规模以上企业42.3个百分点。有9家企业未开展技术研发,表明台州瞪羚企业科研投入呈现不同程度分化。
增速分化明显。2018年,33家瞪羚企业中14家企业负增长,占42.4%,下降30%的企业有3家。营业收入增长的企业中,企业增速在20%以下6家,增速20%~50%之间的有10家,增速在50%以上的有3家企业。
2018年,33家瞪羚企业企均营业收入2.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明显低于2017年的27.2%;瞪羚企业总产值72.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的贡献率由2017年的2.4%下降到1.2%。其中新产品产值虽然增长19.1%,但对规模以上的贡献率由2018年5.0%下降到1.5%;完成出口交货值14.90亿元,对规模以上的贡献率由2018年3.8%下降到1.5%。
从经济基本面看,世界经济稳步扩张,但下行风险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19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9%下调至3.7%,与2018年持平,预测面临的风险偏于下行。从贸易规则面看,世界贸易规则面临重塑。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监测,从2017年10月中旬至2018年5月中旬,世贸组织成员平均每个月实施11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高于前一个报告期平均每个月9项的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最为突出,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困境,国际贸易规则在加速重塑。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稳中存忧。从台州自身看,台州经济稳中向好的因素持续累积,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矛盾和短板仍然比较突出。这些压力与风险、矛盾与困难将直接传导至企业,影响企业快速增长甚至是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此背景下,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的培育更是当下助推经济发展的必选题,势在必行。
台州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凭借体制和机制的优势,以开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启动点,以“两水一加”(水果、水产及其加工业)、“两建一出”(建筑业、建材和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从省内落后地区跻身沿海发达地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台州现象”。经初步测算,2017年,台州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412.4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7.5%,占比高于浙江省1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487.3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87.5%,占全部民营经济的43.6%,占GDP的38.6%,可以说工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力。但是台州民营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且为家族式管理企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基本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位置。近年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形势,要突破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必须依靠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在此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培育特别是瞪羚企业的培育不仅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大势所趋。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瞪羚企业发展的政策。普惠政策方面,我国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巩固和提振进出口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活力。如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在9月18日确定促进外贸增长和通关便利化等措施,在10月8日,又确定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的措施,为企业减负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在专项政策方面,《台州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的扶持政策包含了土地保障、税收补助、高技术人才、金融支持、技术性改造等十个方面。此时,瞪羚企业的培育正当其时。
台州瞪羚企业既面临着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期,又恰逢民营经济再创辉煌期和政策红利密集显现期,若能在此轮经济大潮中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保持优势,未来瞪羚企业在台州发展中必将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服务“全心全意”。建议建立瞪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扶持体系,做好资金筹集、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中介服务等工作;着力推进企业减负,探索用地、用水、用能等新的减负措施,及时帮助解决瞪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政策落实“掷地有声”。近年来,国家和台州出台了一系列降成本、优环境、促发展的惠企政策,特别是“瞪羚企业”培育以及七大产业培育等相关政策文件,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畅通企业获取政策的信息渠道,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发挥监管机制在政策宣传、落实上的监督管理作用,简化办理手续,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企业。
2018年以来,瞪羚企业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改变这个烦恼。一要在技术创新上强发力。大力推进“双创”工程,突出抓好载体、主体、平台、服务、机制等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高、辐射能力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瞪羚企业的培育和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瞪羚企业立足于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树立“小企业大管理”的经营理念,放眼于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在用人上重灵活。实施瞪羚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高质量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品牌经营意识、现代营销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严格落实《台州市“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别是土地、人才以及资金上面对瞪羚企业的扶持政策的落实。一是在土地方面,对于确有土地需求的瞪羚企业,优先给与土地保证。二是在人才支撑方面,对瞪羚企业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技术高管地方贡献部分,给与70%的补助。三是在资金方面,建议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市场资金为主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无缝对接的多层次瞪羚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另外,将瞪羚企业作为台州市政策性担保公司重点担保对象,并免除部分担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