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巡抚制度研究是明清地方管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巡抚制度起源于明代,最初是中央临时派遣的官员。洪熙、宣德时期巡抚制度开始建立,成化年间,明王朝已经设立了许多常驻的巡抚官,巡抚制度大致成型。清朝继承明朝的督抚制度,并通过不断的调整日益完善,成为掌管地方的重要官员。巡抚制度不仅对明、清政府的维护疆域统一起到重要作用,还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至于偏沅巡抚,明王朝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设立,后又废置,天启年间复设,于崇祯二年(1629)成为常设。清初沿用明代制度设立偏沅巡抚,康熙三年(1664)湖南建省,清政府对偏沅巡抚进行重要变革。目前学术界关于偏沅巡抚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明史》《明实录》《清史稿》为主要史料,对偏沅巡抚驻地变化情况进行详细探究。此外本文在梳理偏沅巡抚驻地变迁的时候,在崇祯二年(1629)是谁担任偏沅巡抚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据《明史》记载:“巡抚偏沅地方赞理军务一员。万历二十七年以征播暂设,寻罢。天启二年后,或置或罢,崇祯二年定设”[1]1779。即偏沅巡抚设立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其间几经置罢,崇祯二年(1629)成为常设官职。且据《沅州府志》记载:“湖南巡抚初为巡抚偏沅,沅州及偏桥关皆有署”[2]274,可见,偏桥、沅州均曾经成为其驻地。
偏沅巡抚设置起因于“平播之战”。万历二十六年(1598),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明王朝为了平定播州之乱,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所设。其治所设置于偏桥,一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皮林苗乱平定,其治所均没有发生变动。
“平播之战”指的是,万历年间明王朝为镇压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而发动的战争。万历十八年(1590),贵州巡抚叶梦熊和巡按陈效向中央政府告发杨应龙杀妻的罪行,主张武力解决。但是遭到以李化龙为首的四川官员的反对。万历二十一年(1593),杨应龙部大败官军于娄山关,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叛,双方矛盾全面爆发,拉开了明末西南土司与中央王朝大规模冲突的序幕。万历二十七年(1599),明王朝任命李化龙为总督,统帅三省军队,分八路进剿播州。四川方面,分兵四路,总兵刘铤从綦江出兵,总兵马孔英从南川出兵,总兵吴广从合江出兵,总兵曹希彬从永宁出兵,形成一个弧形包围圈,封锁了播州北方。贵州方面,总兵童元镇从乌江出兵,参将朱鹤龄、安疆臣从沙溪出兵,李应祥从兴隆出兵,堵死了播州南方。湖广的军队,在总兵陈璘的率领下从偏桥出发进攻播州的东南方。也正是在这一年,为了配合军需调用,明王朝在偏桥暂时设置了偏沅巡抚,“万历二十七年以征播暂设”[1]1779。据《明史》记载,偏沅巡抚第一任巡抚是江铎,“帝以楚地辽阔,又擢江铎为佥都御史,巡抚偏沅。湖广设偏沅巡抚,自铎始也”[1]5985。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月巡抚江铎才上任,“偏沅巡抚江铎奏报入境日期,上谕以协心平贼以副简注”[3]6450。故最初明王朝是派湖广巡抚支可大坐镇偏桥,“湖广抚臣支可大应移驻偏桥,新设抚臣江铎,宜刻期赴任”[3]6406-6407。明王朝将偏沅巡抚治所设置于偏侨,主要出于如下原因:
一是,偏桥地理位置重要。偏桥,即偏桥卫,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所设置偏桥卫治所,位于今天的贵州施秉城关。偏桥卫虽然在贵州地界,但是行政上隶属于湖广,平播战争结束后曾短暂划归贵州,不久又划回给湖广。“二十八年,灭播后,以播地设平越府,改湖广平、清、偏、镇四卫隶贵州而以黎平府隶湖广,三十一年,复以四卫隶湖广,黎平府仍隶贵州”[4]48。偏桥卫与五开、铜鼓、平溪、镇远、清浪五卫统称为明代湖广“边六卫”,其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一条线”,也就是“湘黔滇驿道”的安全。“湘黔滇驿道”特指元明清三代东起湖南辰阳马驿,西达云南马龙驿,连接湖南、贵州、云南的古代交通线。该驿道在元代始获国家开发,其贯通的标志是元王朝在普安路段建立驿站。元朝灭亡后,该驿道在明洪武年间得到重建。有明一代,在湖南设置驿站19处、在贵州设置驿站共计19处,在云南设置驿站 8处。其中平溪驿、清浪驿、镇远驿、偏桥驿是湖广进入贵州的交通要道。偏沅巡抚驻地就在偏桥,这样可以保护“一条线”湖广—贵州段的安全,确保湖广地区的军需粮饷可以顺利运往平播前线。二是,偏桥,深入贵州腹地,位于播州(今遵义)东南方,是平播战争的前线,距离贵阳、遵义都很近,而且正好与其他七路“平播军队”一起对播州形成合围之势。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王朝攻克海龙屯,平播战争基本结束。由上可见,偏沅巡抚的设立,对“平播之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万历二十八年(1600)初,爆发了黎平府皮林苗乱,同年二月,兵部尚书田乐上奏朝廷,提出将偏沅巡抚的驻地由偏桥迁往沅州。但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兵部尚书田乐以偏桥接轸播界……驻劄抚臣之设,原为督兵理饷,湖广道省尽属提辖,沅驻偏桥,鞭长不及马腹,况偏桥地僻城小,既驻总兵衙署,供亿力必不支,宜令抚臣移镇沅州而守,巡历清平、偏镇以便就近策应”[3]6385-6386。可见,偏沅巡抚其驻地仍然设置在偏桥。又据《明神宗实录》记载:播州平定后,偏沅巡抚江铎的职责是与总兵陈璘一起进剿苗乱,“抚臣江铎,暂驻偏沅,会同总兵陈璘,相机进剿”[3]6599。历时约一年,即万历二十九年(1601),皮林苗乱被平定,“明年,铎移驻靖州,命璘帅副将李遇文等七道并进……诸苗悉平”[2]376。皮林苗乱被平定后,江铎卸任,偏沅巡抚也就废止了。
综上所述,万历二十七年(1599)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之间,偏沅巡抚的驻地一直在偏侨,其间经历了“平播之役”、“皮林苗乱”,尽管偏侨“地僻城小”,经济也较为落后。但是,驻地却一直未变动,其间原因主要是由于偏桥深入贵州腹地,且位于湘黔滇驿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偏沅巡抚是为了平叛需要而设置,平定叛乱后也就罢废了。直到天启二年(1622)又因为平定“奢安叛乱”之需要,而再次设置。“天启元年,……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别设偏沅巡抚”[1]6775。天启二年(1622)至崇祯元年(1628)期间,偏沅巡抚“或置或罢”,其治所在偏桥与沅州之间发生变动。
“奢安叛乱”是指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的叔父安邦彦联合发动的叛乱。天启元年(1621),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假借朝廷克扣军饷为由发动叛乱。叛军攻占重庆,并得到了播州叛乱势力的支持,不久后播州也失守了。“时九月十有七日也。贼遂据重庆,播州遗孽及诸亡命奸人蜂起应之。贼党符国祯袭陷遵义,列城多不守”[1]6440。奢崇明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宣布称帝,并命人进攻成都,围困成都 102天,后被罗象乾击败。“象乾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象乾遂以众来归。城围百二日而解”[1]6441。天启二年二月,贵州水西土司同知安邦彦也发动叛乱,自称“罗甸王”,并得到水西诸多土司头目响应。
安邦彦发动叛乱后,立即派军围困贵阳城近十个月,在此局势之下,明王朝在偏侨再次设置了偏沅巡抚。天启二年(1622)十月,任命杨述中为偏沅巡抚。十二月,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兵进援贵阳,击败安邦彦,被围长达十个月的贵阳得以解围。在此期间,鉴于贵阳形势有所好转,十一月明王朝升任杨述中为总督,随之偏沅巡抚又被罢废。直到天启四年(1624),贵阳失守,贵州局势进一步恶化。“四年春陷贵州,巡抚王三善军没”[1]6443。二月,明王朝又在偏侨设置偏沅巡抚,任命李仙品为巡抚,偏沅巡抚,“命偏沅巡抚李仙品住偏桥”[5]2332。但是,由以下史料可知,自天启四年(1624)二月设置不久,偏沅巡抚曾经设置到了沅州(今湖南省怀化芷江县),至于什么时间移到沅州,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后来由于“奢安之乱”形势严峻,天启五年(1625)正月,又迁回到了偏侨,据《明史》记载,天启五年(1625)正月,宗龙上言:“……而移蜀抚驻永宁,滇抚驻沾益,黔抚驻陆广,沅抚驻偏桥,四面并进,发饷二百万金给之。更设黔、蜀巡抚。”“帝以复一新败,令解官,即以燮变元代,而命尹同皋抚蜀,王瑊抚黔,沅抚闵梦得移镇,一如宗龙议”[1]6776。且《明熹宗实录》也载:“巡按贵州御史傅宗龙奏:苗寇日益披猖,地方受害已极,乞敕偏沅抚臣移镇偏桥,勿复回沅”[5]3636。据此,明王朝于天启五年(1625)三月,更换了闵梦得担任偏沅巡抚,于四月到任,“十六日塘报,贼将麻姑孙官等堡烧劫,渐逼城下距今已几四十日矣,安危成败尚不可知,即遍沅抚臣闵梦得移驻偏桥堡,率见兵数百遥张声势无禆实用”[5]3392。可见,将偏沅巡抚由沅州移驻偏桥,是为了配合贵州巡抚王三善援救贵阳的军事行动,实现蜀抚、滇抚、黔抚、沅抚从四面围剿这个战略意图。由于平定叛乱有功,天启六年(1626)六月,闵梦得升任总理五省兵马粮饷。天启六年(1626)十二月至崇祯元年(1628),改由张鹤鸣任总督兼任偏沅巡抚。
由此可见,从天启二年(1622)至崇祯元年(1628),大约七年时间,除了天启四年(1624)二月至天启五年(1625)正月间,曾经短暂时间内曾经移驻到沅州外,治所均设置在偏侨。原因是偏桥深入贵州腹地,便于平定“奢安之乱”。
崇祯元年(1628)六月,明王朝责备张鹤鸣消极懈怠,使得叛军得以修养生息,于是任命朱燮元代替张鹤鸣任职偏沅巡抚。“起朱爕元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云贵、川湖、广西五省军务,兼巡抚贵州、湖北、湖南、川东、偏沅等处地方,驻贵州”[6]584-585。崇祯二年(1629),朱燮元因为偏袒贵州官员,被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弹劾。朱燮元为此向皇帝请求罢免自己的全部官职,但被皇帝拒绝了,并保留了原来全部官职。“初,崇明、邦彦之死,实川中诸将功,而黔将争之。燮元颇右黔将,屡奏于朝,为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所劾。燮元力求罢,帝慰留之”[1]6445。崇祯十年(1637)七月,陈睿谟任偏沅巡抚。“秋七月己巳,以陈睿谟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偏沅军务,巡抚湖南、湖北”[7]312-313。关于崇祯十年(1637)偏沅巡抚驻地,在乾隆《长沙府志》中记载:“崇祯末,于沅州设偏沅巡抚,总辖长沙等处”[8]351。根据这则史料可以得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崇祯末年偏沅巡抚的驻地设置在沅州。二是,在这之前偏沅巡抚的驻地有段空白期,否则应该用移而不是设。而这段空白期只能是指朱燮元兼任偏沅巡抚的这段时间。朱燮元之后,陈睿谟于崇祯十年被任命为偏沅巡抚,值得注意的是陈睿谟不是兼任偏沅巡抚,驻地一定是明确的。据此可知,自崇祯十年(1637)之后,偏沅巡抚驻地就固定设在沅州,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沅州的重要性。沅州府隶属湖广省,今湖南省西部,府治在今芷江县县城,是湖广进入贵州地区的重要通道。明嘉靖年间曾在此设立总督。万历年间,曾命支可大移驻沅州。天启年间,贵州巡抚王三善曾移驻沅州督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一条线”湖广—贵州段上的重要节点。据《明熹宗实录》记载:“沅州弹丸小城,总督各衙门驻劄于此,前后楚兵来过民皆安,堵独粤兵远来至州即行劫抢”[5]1581。由此可知,沅州城曾是总督等各个衙门都在此处,系湖广军队出入贵州必经之地;二是,沅州经济状况比偏桥好。前述中可知,偏沅巡抚设置偏桥,是由于偏侨深入贵州腹地,战时靠近前线。但是,自“奢安之乱”后,安邦彦之子安位死后,明王朝趁机推行改土归流,贵州局势得以安定。“十年,安位死,无嗣,族属争立。朝议又欲郡县其地,燮元力争。遂传檄土目,布上威德。诸蛮争纳土,献重器”[1]6446。为此,鉴于偏桥比沅州经济落后,难以供养整个偏沅巡抚衙门,早在天启年间,兵部尚书田乐就建议将偏沅巡抚的驻地迁往经济条件更好的沅州,“兵部尚书田乐以偏桥接轸播界……驻劄抚臣之设,原为督兵理饷,湖广道省尽属提辖,沅驻偏桥,鞭长不及马腹,况偏桥地僻城小,既驻总兵衙署,供亿力必不支,宜令抚臣移镇沅州而守,巡历清平、偏镇以便就近策应”[3]6385-6386。
明朝灭亡后,清王朝继承了明代的督抚制度。入关不久,就向各地派遣督抚。偏沅巡抚自顺治元年(1644)设置之后,其驻地经历了从偏侨、沅州至长沙的变迁。“原设偏沅巡抚驻沅州偏桥,康熙三年移驻长沙府,雍正二年改为湖南巡抚”[9]2517。
清政府自顺治元年设置偏沅巡抚,直到康熙三年,清政府消灭了农民军、南明军等抗清势力,其驻地一直设置在偏桥。
据《清史稿》记载,清军入关后,在顺治元年就设立了偏沅巡抚,“顺治元年,置偏沅巡抚,驻偏桥镇”[10]3343。顺治三年(1646),清军攻取岳州,直到顺治六年(1649),清军与南明军队在湖南展开对峙。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六年(1649),南明军队与清军在湖南展开对峙。且顺治八年(1651)四月,孙可望部由黔入湘,清军又与农民军在湖南进入长期对峙局面。直到顺治十四年(1657),孙可望投降清政府,局势才得以打破。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攻占沅州、靖州,长期在湘西同清军相持的大西军全线溃败,清军趁胜追击占领贵州镇远、黄平、平越州,后又占领了贵阳。至此湖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被清政府牢牢地控制。由上可见,清政府之所以在入关之后便在偏桥设置偏沅巡抚,其目的就是为了与农民军、南明王朝争夺湖南地区。
康熙三年(1664)八月,清政府消灭了“夔东十三家”,实现了全国统一。为了加强对湖广地区统治,清政府实行湖广分治,将偏沅巡抚的驻地迁往长沙,建立了湖南省,雍正二年(1724)更名为湖南巡抚。
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之所以将偏沅巡抚的驻地迁往长沙,其原因如下: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建立湖南省,“康熙三年,湖南分省,移驻长沙”[10]3344。清初中央政府认为湖广省管辖太大,于是将七府二州划归偏沅巡抚管辖,而长沙正好位于这七府二州的中心地带,因此将省会设置在长沙。“以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七府以及郴、靖二州归偏沅巡抚管辖”[11]175。而且,偏沅巡抚设置有利于军事调度,“……偏沅巡抚驻劄长沙,距省城千有余里,即谓省城巡抚有全楚之责,原因湖南远隔湖湘,特设偏沅巡抚,则彼中一应军机”[12]146-147。雍正二年(1724)更名为湖南巡抚。
偏沅巡抚自万历二十七年(1599)设置,直到雍正二年(1724)更名为湖南巡抚,历经明清两代,历时 120余年。其驻地也经历了偏侨、沅州、长沙等地变化。就明朝而言,偏沅巡抚万历年间设在偏桥,天启年间除短暂设在沅州外,其余时间都在偏桥,崇祯末年逐渐固定在沅州。前述中可知,偏沅巡抚驻地变化,与明代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局势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虽然西南土司大部分时间都臣服于中央政权,但这并不代表明王朝可以高枕无忧了。当明王朝实力衰弱时,土司与中央王朝的矛盾就会激化,叛乱的发生也就是迟早的事,播州之乱和奢安之乱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嘉靖以来,明朝北有蒙古瓦剌,东有倭寇,国防形势严峻。万历登基后,先后爆发了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极大地消耗了国力。万历二十四年(1596)“播州之乱”全面爆发拉开了西南土司与中央王朝大规模冲突的序幕。天启元年(1621)爆发的“奢安之乱”则达到了顶峰,波及贵州四川二省,直至崇祯十年(1637)才完全结束。崇祯十年(1637)以后,西南地区进入短暂安定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当西南局势特别是贵州局势日益紧张时,偏沅巡抚的驻地就会设在偏桥,当局势好转后,偏沅巡抚的驻地就会设在沅州。偏沅巡抚驻地无论是偏桥还是沅州,主要原因在于偏侨与沅州均位于“一条线”湖广-贵州段上,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只不过,万历、天启年间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地区局势日益紧张,为了更方便镇压土司叛乱,就设在处于贵州腹地的偏桥。但是由于偏桥经济落后,因此,当局势缓和后,于崇祯末年驻地固定设置在沅州。清初,为了军事战略需要,清政府沿用了明代的督抚制度,遥设偏沅巡抚,驻地偏桥。起初偏桥只是名义上的驻地,顺治十五年(1658)以后,清军才得以完全掌控湖南和贵州。随着战争的结束,偏沅巡抚职能开始发生转变,原来的“纯军事性”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湖广地区的统治,设置了湖南省,但是,由于湖南控制范围广,且偏桥地理位置过偏,只能保证对湖南西部的有效管辖,而无法保证对湖南省其他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长沙、岳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于是清政府将偏沅巡抚的驻地由偏桥迁往经济更发达的长沙,长沙成为湖南省会,此后再无变动,并一直沿用至今。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以偏沅巡抚名称与湖南省不相符为由将偏沅巡抚更名为湖南巡抚,断断续续存在 120多年的“偏沅巡抚”至此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