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学不等于家谱学”*
——仓修良《谱谍学通论》之“谱”

2019-01-19 15:01张前永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谱研究

张前永

(泗阳县图书馆 宿迁 223700)

联宗亲,修家谱,是通古知来、寻宗求源、亲情皈依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承形式,谱牒文献为研究我国封建时代的历史文化提供许多无可替代的重要史料。谱牒学,简称“谱学”,是专门研究家谱(宗谱、族谱)、年谱等姓氏世系、历史及人物事迹的学科。《周礼·春官》有“小史奠系世,辨昭穆”之述。清代著名学者、浙东学派代表人物章学诚(1738—1801年)指出,家乘谱牒、府部县志、综纪都是史学,只是家史、国史与天下史的区别。自古以来,尽管民间修家谱一直未获官方公开允许和支持,但这种对于官方信仰的民间模仿体验的非主流学术研究却始终存在。也即缘于此,虽然各个朝代有关谱牒学的论述层出不穷,也各有千秋,但始终缺少系统的谱学研究力作出现,直至著名历史学家仓修良先生《谱牒学通论》著作的问世[1]。

仓修良先生是江苏泗阳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之一。他历数十年时间,致力于谱牒学研究,先后发表《试论谱学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试论谱牒学起源》、《漫谈家谱》等10 余篇谱牒学论文,终成就其学研生涯的封笔之作——《谱牒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奠定了国内谱牒学研究的领军地位[2]。

《谱牒学通论》是该领域第一部系统完备的通论性著作,填补了谱学研究的空白,为谱学发展给出了鲜明的方向指引。

1 溯本求源,厘清谱牒学身世

《谱牒学通论》运用文化反映论的原理,探讨谱牒起源问题,对各时期谱学发展及其代表人物及著作进行细致研究,展现其阶段特色及有代表性的理论主张。对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谱牒著作《世本》的研究,著者运用大量的典籍记载进行辨伪、考证,指出“刘向不仅是系统的整理者,而且是书名的定名者”,从而将《世本》乃至谱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精确地定位,指出《世本》“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候及卿大夫的世系、谥号和名号”,是“为了等级统治的需要实行的宗族制度”,是以血缘宗族关系定“尊卑贵贱、远近亲疏”的等级制度的社会文化衍生,总结出“宗法制是谱牒学起源的社会背景,宗族制度是产生谱牒学直接根源”的科学论断。

宗法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影响后世各封建王朝。统治阶级设置专门史官从事典籍记载,楚汉时期的诗人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管三族三姓,“叙其谱属”,以维护宗法制度。“汉代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研究和运用谱牒文献的第一人”,《史记》中多次出现“谱牒”一词。但由于“汉人不重谱学”,因而汉代没有出现私家之谱。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世家大族门第和郡望为依据,以门阀的宗族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宗族制度,强化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贫困宗亲的封建依附关系。门阀士族制度主宰了整个社会生活,九品中正用人制度、社会交往中的避讳之风、门当户对的婚姻要求、动乱迁徙中为寻求家族庇护、家族之间联系、赋税徭役和兵役的征收招募等因素,均以谱籍为依据,都为谱牒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温床。官府设置“谱局”或“谱院”,设置主谱史、令史、书吏职位,专司编修谱牒,民间修谱也随之兴盛,在“政府重视、全民参与”的氛围之下,产生了名目繁多的家谱、族谱、统谱、总谱,谱牒之学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炫耀自己血统的一门专门学问,而且成为当时社会的显学,从而形成了谱牒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和黄金时代,谱学发展空前绝后。

2 内容翔实,涵盖谱牒学发展各阶段

《谱牒学通论》全书近50 万字,是仓修良先生30 余年谱牒学研究的结晶。该书由序言、正文和后记三部分组成。按时间顺序概述了魏、晋、南北朝、唐及宋、元、明、清三个谱牒学发展高峰时期的基本情势,结合各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历史阶段谱牒学研究不同特点,阐述了谱牒学与政治、社会生活及婚姻家庭相互影响、依存、融合的客观事实,以史学家的眼光、站在学术研究及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理性评述,揭示了理论学术与政治内在的辩证关系。

著者通过对司马迁、刘孝标、欧阳修、苏洵、郑樵、宋濂、方孝儒、章学诚等不同时期谱学研究代表人物在谱学方面的贡献和地位等问题的探讨,结合当下社会民众对于谱牒学的误读,提出“谱学不等于家谱学”、“研究谱学起源与发展应当注意时代背景”、“家谱族谱也该有‘谱’”、“谱记载传说中人物为始祖不可信”的理性而辩证观点,富有鲜明的学术个性。

书中除了对谱牒学的根源进行追溯,还着重叙述了唐代及宋、元、明、清谱牒学发展巅峰期的社会状况。隋、唐时期中央政权高度集中,随着世家大族的消亡、新贵不断产生,以官爵高下为等级,突出皇室和功臣的地位,削弱门阀观念,以达混士、庶为目的。出于政治斗争需要,统治者垄断了谱牒编修大权,严惩私人随意篡改谱系行为,限制和打击了私人谱牒著作的积级性,从而影响了唐以下至五代谱学的进一步发展。

从宋代起,谱学进入发展转型阶段,官修谱牒渐趋衰落,民间私修谱牒兴起。从宋至元,地主阶级纷纷建祠置田,形成聚族而居的宗族组织,从精神和物质上团聚家族、联络族人感情,以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目的。以欧阳修、苏洵为代表,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修谱理论,以表的形式表示世系承传,用旁行斜上的形式进行反映,成为此后“万世不变之法”。“五世则迁”“九族之亲备”。至清代,谱牒著作丰富,谱学研究完善。浙东学派代表章学诚即是一位杰出的谱学家,不仅阐述了谱学的性质、地位、作用,还创立了谱学著作编撰的内容、体例、方法等。与章学诚同时代的邵晋涵,在《余姚史氏宗谱序》一文中强调:“谱学”是一门“专门之学”,“家之有谱,固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

3 脉络清晰,剖解历代谱牒学的兴衰根源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存在。政治经济是学术文化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和根源。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璀璨夺目,各种典籍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作为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统治制度更迭、统治思想变革、文化学术兴衰的一个缩影和重要承载,谱牒学的产生、发展、兴盛、衰颓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根源相依相存。

《谱牒学通论》按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以时间、朝代为脉,以各个时期代表性的人物、事件为络,对谱牒学起源及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结合时代背景,从历史作用与地位评价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同时,对不同阶段谱牒学发展的成就和历史贡献大小的阐述,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以我国最早的谱牒学著作《世本》的问世为时间界限,总体上呈现前略后详特点。前至周朝的近千年的时间跨度,只予以总括概述,所占篇幅不大。其后两千多年中,以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等为重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按历史发展脉络,按章节谋篇布局,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篇幅,详细地剖析了谱牒学发展的规律及兴衰根源。对元代及现当代的谱学发展,因其缺乏明显阶段性特征,则未作过多阐述,体现了著者尊重历史事实、重视和强调历史贡献的务实史家思想[3]。

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阶段性与特征性反映。谱牒学的兴衰,一定程度上成了政治动态、思想动向的时代体现。谱学在魏晋南北朝能够盛极一时,与门阀豪族重门第、血统、婚宦息息相关。门第高下,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因此对于姓谱记录的重视则被视为当时的大事,谱牒学甚至上升为“专门之学”,这正是当时那种庄园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唐代以后,旧的士族已经衰落,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给予残存的门第制度以致命打击,所以,五代以后,谱牒学便随门第制度的衰落而逐渐衰落。社会政治背景对于学术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4]。

4 观点鲜明,全面阐述谱牒学的价值和作用

谱牒学属史学范畴。基于维护门阀豪族利益、巩固门第制度的初衷,其一经产生便蒙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面纱。官修谱牒的时期,一些出身寒门的官僚,常会上下其手,借助谱学,伪诈高门以利攀附,以求门当户对、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书中提出“妄相假托,无所取信”的观点,意为家谱所记内容并不值得完全信赖。

事实上,谱牒学并非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糟粕”。产生于宋代的年谱,是按年月顺序记载某一个人生平事迹和著作经过的一种著作。年谱的谱主大多是著名的学者或政治家,而作者本人又大多为著名的学者。因而年谱的价值不言而喻。作为谱学发展的新成员,年谱让“临将衰落的谱学得到了新生和发展”,对于后世的学研有着积极的作用。

社会上曾有人把谱学单纯地就看作是家谱。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把谱学视为封建糟粕而加以全盘否定,谱牒的价值难获重视,谱学一度被打入冷宫,没人敢于明目张胆地进行研究传播。十年浩劫中,家谱、宗谱、族谱、年谱著作更是首当其冲地遭到批判、焚毁,因此,谱学研究鲜有问津。而在海外,美国、日本的许多图书馆和汉学家却一直在收藏、整理和研究中国家谱,我国台湾不少学者也一直研究不辍。

编修家谱可以尊祖、睦族、孝悌、互助,最终建成“化天下”的和谐社会,对于研究移民史、人口史、宗法制度、社会经济、人物资料、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现如今,民间“自发”修谱行为屡见不鲜,虽以著作形式呈现,却多属“非法出版”之作。对此,书中指出,谱学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当时社会门第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关系、婚姻状况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重要史料”,通过修谱可以增强成员间凝聚力、向心力,决不能因为它具有封建性而全部予以抛弃。

5 研以致用,阐明作者的修谱主张

针对中国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人口政策形成的“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社会人口现状,书中提出了当今编修家谱“男女皆应入谱”的新观点,既体现男女平等,也可让族人信息得以交互接续。同时,强调使用家谱资料应当审慎,应重视家谱中家训的民间力量,因为每一个“家训”无不教育子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好好读书。

书中末章《家谱辨伪举要》中,针对济南一周姓1962年所修谱中,将自己的祖先追溯至周公,“时跨3 000年延续88 代”的做法,作者旗帜鲜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家谱随意伪造自己的祖先,“实际上是对自己祖先的大不敬”。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周公姓“姬”不姓周,这种“借前世名人,显自家身世”不当修谱行为过于牵强,终是贻笑大方。同时,作者借史上的六种“伪谱”中的伪作表现,阐明“诬祖之罪,甚于忘祖”的观点。由于家谱所载内容许多都不属于“信史”,因此,作者强调,“对其所载之事应详加考证,不可轻信,更不能因噎废食”。

《谱牒学通论》资料翔实,在汲取前人及相邻学科成果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道人所未言,重建了谱牒学研究系统的理论,此书既是我国谱牒学研究的扛鼎之作,更是一部多方位论述谱牒学发展特点及内在规律的开拓创新之作,是作者运用唯物史观对谱牒学所作的一次全面概括和总结,此书对于谱学的研究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一,对旧家谱研究的突破和创新,给古老的谱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是谱学研究的一次思想超越。其二,把握谱学的时代性,强调离开时代条件谈谱学的产生、发展、兴衰。其三,就新时期的谱学研究、续修提出了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

6 结语

谱牒文献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谱被称作国史、方志的补充,具有地方文献显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虽然续修、新修的家谱中的攀附、伪冒、杜撰现象依然存在,但其存史、励志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和姓氏文化研究形式,谱牒文献成果以及产生的积极作用理应得到必要的尊重与接受。

作为地方的文献资源中心,图书馆应广纳百川、兼收并蓄一切文献出品。一是将家谱的收藏作为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所在区域内各装订成型的家谱印刷品做到能收尽收。二是倡导建立地方家谱研究会,吸纳各姓氏修谱人员组织对馆藏家谱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通过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家谱展览展示、家谱评介等活动形式,在对民间修谱行为进行正面引导,让那些不靠谱的修谱行为逐渐有谱、靠谱。三是注重对家谱资料的开发利用。通过对家谱研究,发现历史人物、事件的典型线索,进而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同时,要以要审慎的态度、用学术思维对其中资料的真实度、可信度进行检验,以批判地眼光对待其中的记载和保留的文献。

猜你喜欢
家谱研究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潘光旦嗜治家谱
家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