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现实价值

2019-01-19 15:01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献

徐 苏

(镇江市图书馆 镇江 212001)

地方文献是记录一个地区自然概貌、社会形态、人文发展和历史轨迹的文献资料的统称,是了解和研究、建设、发展一地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文献资源”[1],在记载地方历史沿革、揭示城市发展轨迹、服务城市建设、研究区域文化、加强城市记忆、传承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文献资源,其收集、整理、研究、利用,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作用就是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尤其是各类型图书馆,具有地方文献厚积的优势,又有一支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理应在这方面发挥其引领和带头作用。

目前,地方文献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源的“碎片化”,收集的“无序化”,整理的“简单化”,研究的“表层化”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地方文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少单位缺乏系统收集地方文献的意识,存在着应景现象。往往是某项工作任务下达后,为了完成任务,会集中力量用打运动战的方法,去突击收集一阵子与之相关联的地方文献,而任务完成后,所收集的地方文献也没有专人管理,最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一些单位对地方文献区域的定位过于狭窄,不考虑历史的变迁过程,不收现在周边地区与之历史上关系密切的相关文献,导致了地方文献的断层。信息社会到来以后,一些单位也没有与时俱进,仍停留在印刷型地方文献的收集上,没有考虑运用网络的便利来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识。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各单位地方文献的存量普遍不足的问题。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也因各收藏单位的收藏种类单一,能提供的资源匮乏而受到困扰。除了首都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少数文献工作有起色的单位能向网络提供较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地方文献信息外,多数单位都因资源的贫乏,能提供的地方文献信息不多,有质量、有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就更少了。打开众多高校及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设置的地方文献栏目多为框架结构,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他们虽是地方文献资源的存在主体,却没有建立独立的地方文献工作部门,也缺少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业务工作重点的原动力,满足于地方文献工作“专人专柜或专人专架”的浅层次状态,能够应付通过上级检查即可,谈不上系统的收集、深层次挖掘、数字化运作、团队式经营、实施现代化的地方文献管理。大多数图书馆现有地方文献资源的实际收藏量与理论收藏量相距甚远,难以承担高层次服务和独立承接相关的研究课题。

1 强化收集力度

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长期规划,持之以恒,不间断地收集的方式,不能搞“运动战”,任务来了紧锣密鼓,突击收集一阵子,任务完后,无人专管,放任流散,以至长期以往,既不能形成收藏的规模,更缺乏收藏的重点特色。

1.1 要重视地方文献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发挥其文献价值,服务于社会

应进一步强化地方文献工作的力度,包括“定人”、“定库”、“定款”、“定目”。

“定人”是指建立地方文献的工作部门,配置专门的收集、管理和研究人员,把熟悉地情历史,精通查询业务,知晓管理技术的人员选派到地方文献工作队伍中去。

“定库”是指为了避免地方文献的散失,加强管理,组建地方文献的专库、专架,集中管理分散的地方文献。各收藏单位应打破传统的按文献载体分别管理的习惯,将书、刊、报、物、多媒体视听资料、电子文献等分散管理的地方文献抽出品种集中到地方文献库统一管理,以保证地方文献资源的相对完整性和使用的便利。一些特殊的古籍地方文献不能集中,也应向地方文献库提供完整的书目,“以窥全貌”,方便使用。现在有不少图书馆“将地方文献与古籍部归入一个部门,设立历史文献部或特藏部”[2]进行管理,是一种将地方文献集中管理的新尝试。

“定款”是指考虑到地方文献收集的长期性,连续性,要保证地方文献收集必须的基本费用,尤其是各类地情工具书的补充,一旦时过境迁,就难以收集全面。应杜绝单位经费紧张时,地方文献收集经费断流的现象。

“定目”是指地方文献的收集不能一阵风,要组织当地的专家学者座谈、研讨,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其收集、整理的近、远期规划和目标,分析地方的特殊性,把握文献收藏的优势等,然后划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的重点,确定相关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注重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1.2 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文献载体形式的多种变化,重新认识和定位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要性,把地方文献工作贯彻于整个文献资源建设的始终

考虑到地方文献收集的特殊性,要改变以往地方文献收集中偏重印刷型文献和习惯“等客上门”捐赠的做法,依赖于上级部门发个文件,或是当地出版单位和作者主动送书上门,强调这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出版单位和作者,商讨地方文献入藏的方式方法。

强化地方文献收集的主动意识和关注度,还要瞄准民间保存的一些重要地方文献。要善于获取信息,多方设法进行收集,以补充完善馆藏。镇江市图书馆曾从民间获得一部重要的《三愿堂日记》资料,弥补了馆藏的不足,增强了服务的能力。《三愿堂日记》作者赵彦偁,字记楼,号君举,别号辛庵。他喜览群籍,见识广博,多才多艺,著述甚富,不仅潜心于经史方面的研究,又在天文、数学、金石、文学等上下过功夫,有不错的造诣。他还是清末有名的行草书法家,识者认为可与包世臣、何绍基媲美。他一生淡薄名利,不求为官,但也不困守乡里,而是四处教学,曾游走浙江、江西、河南一带,在外教馆或作幕客10 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他的生徒中有不少知名人士,如《老残游记》作者、甲骨文名家刘鹗就是他的学生,其启蒙阶段跟着他读书。平生的著作亦多,可惜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中损失过半,剩下的《小辩斋笔记》《辛庵语》《丹徒碎语》《三愿堂古文仅存》和《三愿堂古今体诗》,合称《积微精舍遗著五种》,经后人整理刊刻于世。

《三愿堂日记》从1839年起,到1881年止,记录了赵彦偁几十年的见闻和心得,是他个人的亲临、亲手之作,留下的书证,记事发论的可靠性强,有较高的客观性,易于后人把握纪事时间中历史事件的准确判断。著名学者柳诒徵在为《三愿堂日记》写的题记中指出:“国史有日历,私家有日记,一也。日历详一国之事,举其大而略其细;日记则洪纤毕包,无定格,而一身一家一地一国之真史具焉,读之视日历有味,且有补于史学。”[3]特别强调了日记的真实性和补遗的作用。

1936年,柳诒徵在担任江苏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帮助赵氏影印了其中道光二十九年的一册日记行世。在序文中柳诒徵对《三愿堂日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近人嗜读李越缦、王湘绮、翁瓶庐日记……吾乡赵君举先生,绩学攻文,见闻无巨细,排日书之,纚纚绳绳,年竞一册,或二三册,没齿不懈。其关于朝章国故者,虽较瓶庐为逊,而谈艺稽古,覶缕佚文,旁及民生物力之消息,可备史料,不在越缦、湘绮下,其文学之谨严深厚,尤可与三家颉颃。”[3]这部日记具有民间文献的补遗性,能够弥补史书和地方文献的不足,尤其是当时社会上未显的小人物,而后世得到公认的特殊人才的记载,可以通过这部日记去揭示。如宋代的名诗人很多,方志中记载了许多他们的作品,但地方上民间诗人的状况,方志中就很少记载。这方面日记中可以发现其轨迹。

现存《三愿堂日记》共24 册,在赵彦偁曾孙赵风来之手。镇江市图书馆在赵风来友人原市政协文史办主任李植中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对全套日记做了复印,向社会展示了这一珍贵的资料。

1.3 要进一步拓宽地方文献收集的广度

地方文献工作者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当地的出版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编印出版的图书、文集、杂志、方志、名录、地图、报纸;未正式出版的重要会议文献、各种内部参考资料以及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等都应向图书馆提供保存本的文件,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外。要采用地方文献征集和选购并举方针,改变等待作者无偿捐赠的消极做法,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捕捉地方文献出版的信息,做到征购结合,手法灵活。大到全国书市,小到地方书摊,都应该成为地方文献收集关注的场所。

1.4 要强化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下载

网络地方文献资源的下载是地方文献收集中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一种花钱少,收效快的新收集手段,值得大力推广。要注意对网络的观察和搜寻,从中截获所需的地方文献资源。在各地网站中,普遍存有许多反映地方特色的信息内容,有的以专栏的形式存在,有的在滚动字幕中出现,其内容跨越时空,无所不包,信息的海量远超印刷型资料。但如此丰厚的地方文献信息源目前并没有引起收藏单位的足够重视,许多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也并没有组织专人从事这项网络寻觅地方文献的工作。我们考察过不少图书馆,除了向我们展示地方文献的专架或专柜,介绍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做一些有限的整理工作的经验外,鲜有成功利用网络地方文献的收集,扩大地方文献的收藏,并形成自己服务成果的范例。只要组织精兵强将,不间断地从网络上选录相关的信息源,分别组成不同门类的文件包,建立各自独立的数据库,就能极大地增强地方文献的活力。

1.5 要拓展地方文献收集的深度

地方文献的收集不能满足于表面,只重视容易收集的或完整的地方文献收集,更要强调重视零散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因为这方面的范围或内容明显比已显的地方文献库容更广,更需要用足够的耐心和勇气去做,向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深度拓展。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在现有的地方文献中,系统编制和保存的地方文献毕竟是有限的,也容易收集、加工和整理;而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则是散见的,它们分布在正史、丛书、文集和各类文献之中,具有广泛性、无序性和隐含性的特点。尤其是网络地方文献信息源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散见在各种板块或栏目中,极具时效性,稍不留心,就可能永远的消失了,这就给地方文献收集、加工、整理增加了难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去做。

2 提高加工整理精度

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满足社会需求,达到“一索即得”和高效服务的要求,对收集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精细加工和科学整理是必要的。目前这项工作的外延随着文献载体的变化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控,对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现实印刷型馆藏地方文献的加工和整理,也要学会网络虚拟馆藏地方文献的加工和整理;既要掌握以文献载体“册”为单元去加工和整理地方文献的传统手段,又要懂得以知识单元“数据”等信息为主的加工和整理地方文献的现代方法。

2.1 加工要统一规范

要按照国家制订的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各地地方文献资源的加工整序工作,选择统一的管理软件,采用规范的标准去处理地方文献入藏,使用规范的格式去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通过规范的操作方式去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避免各行其是,标准多头,各个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之间不能兼容的毛病。

2.2 加工要提升精度

地方文献的加工不能满足于文献的标识和目录的编辑,对一些特殊地方文献的加工,要从方便使用和研究的角度去考虑,实行精加工,对其中的难点、要点通过标注和点校的手段来进行二次加工,达到深化揭示文献内容的目的。例如:宋代学者刘宰编著的《京口耆旧传》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献,其中包含了许多罕见的珍贵资料。但由于历史久远,一些资料如果没有注释就不容易读懂。甚至本书的著者刘宰在没有考释前都不清楚的情况下,镇江地方文献专家王勇等人用了二年的时间对该书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出版了《京口耆旧传考释》的专著,其中注释资料甚至超过了正文。这样各地的专家学者使用、研究时就很方便。台湾著名宋史研究专家黄宽重教授获得此书后非常高兴,他正在准备撰写有关刘宰的著作,从书中获得了不少资料。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刘宰在镇江的情况,黄教授又专门来镇江和王勇等当地学者交流,接触到更多的相关地方文献资料,掌握了有关刘宰当年在金坛、丹阳一带的活动资料,为其撰稿提供了方便。

2.3 加工要有浅有深

一般图书馆和地方文献收藏单位为读者提供的相关书目大多简洁,鲜有内容提要等方面的详细注解。主要原因是撰写内容提要需要地方文献收藏单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的时间进度不易掌握,所需的人才储备也难以获得。多年来,新编的一些地方文献书目不及过去藏书家们编辑的书目质量高。各地方文献收藏单位在这方面应引起重视,把地方文献的书目编制视为一种不断完善的长效业务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一次成型。要注意选派业务人员去对现有书目实行跟踪服务,把书目的内容提要逐一揭示出来,让书目发挥更大的作用。

2.4 整理要形成特色

地方文献的整理,除了对易损文献的抢救、特殊文献的辨识(如书法体日记等)、相关文献的归类汇编等,还要注意在对现有文献的整理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随着地方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电子文献、机读文献和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充实到地方文献的库藏,“地方文献工作也在数据化大环境下走出了一条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之路”[4]。应针对新形式的出现,在研究地方文献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协调和选择自己的优势资源,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形成地方文献的特色。如江苏大学图书馆建有赛珍珠文献的资料研究中心;镇江高专图书馆建有沈括资料的研究中心;镇江市图书馆建有文心雕龙资料研究中心等。13年来,《文心雕龙》研究资料中心通过参加《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向海内外学者征集、到国内有关图书馆复印、网上查询检索等各种手段,征购并举,收集了300 余部专著,近3 000 篇研究论文,包括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专著、杨明照先生的手稿;日本著名学者纲村繁先生的油印本,台湾著名学者王更生先生的专著等珍贵资料,成为国内收集《文心雕龙》研究资料最多、最全的资料中心,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助。中心通过编印《文心雕龙》信息动态,保持了与海内外200 多名专家学者的联系,并为许多研究者查找和复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对所藏文献进行了数字化,又和江大图书馆共建网络发布的平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受到了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和广大《文心雕龙》学者的赞扬。

2.5 整理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例如对地方名人的依存文献进行整理时,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对人物的生平,生活习惯,治学特点,交友范围等情况进行了解把握,然后先整理其著作的刻本,熟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写作的背景,从唱酬的诗文中考辨其交友的过程和年代等,这样在基本掌握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性格、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再去整理其字体难以辨认的手稿,如随手写的日记,记录的账册,来往的书信草稿和兴致时涂写的各种序跋等内容,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整理的速度和质量。过去我们在整理江苏学者陈庆年(镇江人)的遗存文献时,就先从其传记资料入手,了解他的生平,生活习惯,研究的方向和特点,充当幕僚和执教的经历,取得的重要学术成就和交友的过程等,并将各种相关的文章汇集,编制成其年谱的简目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所存的著作刻本如《横山乡人文稿》等进行整理,初步掌握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人物性格、研究方向、和交友的范围、过程等情况,并将其整理过程中获得的资料对其年谱的简目不断充实,供最后整理难以辨认的手稿、诗文、书信稿时参考。这样,当整理最后那部分难整资料时,就有了信心,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3 把握使用尺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文献的现实价值也越来越得以体现,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地方文献工作者理应在大力挖掘、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使用它们,让其服务社会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3.1 为传承优秀的精神文明服务

地方文献是极好的乡土教材,其中保存着许多爱乡爱国的历史资料。如各种家谱中记录的乡贤和家训资料,对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要抓住契机。以《京江柳氏宗谱》为例,镇江的地方文献工作者曾对柳氏存世的四种散见各地的族谱进行研究,又参考了大量的文稿,编写成有关的专辑,对其中柳氏名人的社会贡献和爱乡之举进行了揭示和宣传,引起了柳传志等柳氏后人的关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良效。从此,柳传志以作为一个镇江人感到骄傲。据柳预生等纂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京江柳氏宗谱》和柳诒徵等纂修的民国37年(1948年)《京江柳氏宗谱》记载,镇江的柳氏宗族为柳永之后,著名学者柳诒征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等都是著名词人柳永的后裔。“宋工部屯田员外郎耆卿公迁润,其后世居之”[5]。故后来在江苏发展大会上,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深情地说,我祖上16 代都在镇江,根在江苏。柳氏的直系六世祖柳可法是清代镇江的一个名学者。康熙八年(1669)中举。少与兄柳可荫同窗攻读,潜心著述。曾将《左传》编年体形式改为列传形式,分大小列国排列编纂,共编成《春秋左氏列传》100 卷。笪重光、王际有等人对此举非常重视,纷纷为之作序。

柳氏的直系十三世祖柳昕是清代镇江最著名的慈善家和刻书家。例叙布政司理问。晚年举孝廉方正,坚辞不受。平生笃志为善,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在清代镇江民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引领的作用,他没有把商业利润更多地转向产业,却大量用于兴办社会慈善事业,反映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治初年,他与陈茂才在大港等地创设保婴局,经营40年,活婴逾万。光绪年间,镇江多次灾荒,他协助镇江知府王仁堪赈济灾民,与弟柳恂倡助捐款,养活耕牛7 000 多头,不误春耕。乡里的许多慈善之举,都和柳昕分不开。

《京江柳氏宗谱》中的《来止公宗训十条》和《楷人公宗诫十六条》,是柳氏宗族的的家训。宗训中要求族人要爱国爱家,对父母讲孝道。兄弟、夫妇要和睦相处,诚信待人。要严教子孙,敦礼仪,务廉耻,务勤俭,积德行等,里面包含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基因,也成为柳传志这支宗派的传家法宝。

柳传志在2003年9月15日致父亲的悼词《怀念亲爱的父亲》中提到了父亲柳谷书的教诲:“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6]柳谷书担任过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亚洲太平洋律师协会理事、亚太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等职务。他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特别是为我国专利代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是最早主张中国建立专利制度的人士之一。对照柳谷书对子女的教育,与柳氏家谱中的家训是一脉相传的。

3.2 为延续地方文化的文脉服务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结晶,又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推手。利用现有的地方文献和出版手段,在保护好原生态古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功用是必要的。江苏多地在文化强省号召的推动下,加强了对本地文化的关注,利用编辑地方文库的方法,对破旧的地方文献进行抢救性整理,把流散的地方文献进行归并,将价值高的地方文献优先入库,并对每一部入库的文献撰写内容提要进行揭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无锡文库》,《扬州文库》,《泰州文库》等巨著,在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精品力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无锡文库》为例。该书分五辑100 册,由无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家朱刚等人负责选辑。第一辑选录“官修旧志”,收编无锡,江阴、宜兴的所有官修方志;第二辑“地方史料专著”,收编反映地方史料的专著和笔记;第三辑“年谱家乘”,收编无锡,江阴、宜兴地方名人年谱和望族的家谱;第四辑“无锡文存”,收编历史上无锡作家诗文和专著的精华;第五辑“近现代名家名著存目”,编撰无锡近现代名家名著的书目提要。这些文献中,有不少是孤本,弥足珍贵,对保存无锡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江苏其他城市的地方性文库,如《镇江文库》等也正在出版过程中。这些文库的出版,有一个共性,就是不乏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专家参与,这是一种好现象。若这些城市的文库都能顺利完成,不仅《江苏文库》的编辑能水到渠成,也会在江苏各地涌现出来更多的地方文献专家。

3.3 为加强地方发展史的研究服务

地方文献是伴随地方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它通过不同的载体,如典籍、图录、石刻、青铜器等载体,各种文字如甲骨、金石等文字,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不同的时代发生的事情,是地方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地方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撑,而地方历史研究的成果,也是地方文献进一步发展的见证。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发展史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一个总结,也是推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省份和不少地级市都通过整理和挖掘地方文献,编撰出各自的通史。在这一编撰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城市发展史研究和地方文献的互动关系,并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作用。以江苏《苏州通史》编撰过程为例,说明了城市发展史的研究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关系。吴恩培教授在2003年11月21日苏州市政府召开的《苏州通史》专家论证会上说:“历朝历代的史书及文人著作中有着大量的关于苏州文化的记载,同时,苏州地方史籍数量众多,时间连续,为我们今天编纂苏州通史既提供了资料和素材,更提供了可能。”[7]

2017年10月扬州启动《扬州通史》编撰时,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也在10月2日出版的《扬州日报》上撰文,强调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不仅对于保存、挖掘、展示扬州古籍史料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传承扬州文化薪火、彰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广泛收集史料,利用此次编撰契机,对扬州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挖掘和梳理,利用好近年来修编的一系列扬州历史文化著作打下的史料基础,尽最大可能收集与扬州有关的典籍,做到应收尽收、应修尽修,努力将《扬州通史》打造成为扬州的文化“基因库”。各地的地方文献工作者应该增加自信,更多地参与此类城市发展史研究,并勇于担当引领作用。

3.4 为深化重大的课题研究服务

地方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将地方文献系统地整理,按照相关课题进行分类,并根据需要形成初级成果实行共享,对深化重大的课题研究有益。举例而言,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是国家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要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就必然涉及到各地的地方文献研究成果。以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地段江苏省为例,江苏境内大运河全长690 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 个地级市,是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多、保存状况最好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其中扬州是大运河北段与长江交汇的入口,镇江是大运河南段与长江交汇的入口,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说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的建设,对深化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江苏各个城市的支持配合和地方文献的共享。

因此,只有将江苏流经段城市和与之关联的城市的运河文化充分的挖掘和揭示出来,进行分析总结才能得出深刻的结论。从这一角度出发,把有关城市地方文献中的运河文化部分归纳出来实行共享,就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地方文献工作者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出特长,做出贡献。如举世闻名的文宗阁、文汇阁为什么建于运河上对两个重要的江河交汇节点城市镇江和扬州?淮安为什么有“漕运之都”之称?苏锡常城市如何利用运河的优势而成为沿河最繁华的商贸城市?这些运河藏书文化、漕运文化、商贸文化的课题都需要各地地方文献资料和研究的支持及共享。而只有把江苏运河文化带的特色总结归纳出来,分析研究才能为类似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这样的重大课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