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同 汪常明
(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市,530000)
青白瓷,是一种釉色青中泛白、白中显青的薄胎瓷器,以两宋时期江西景德镇所烧造的产品为其典型代表。虽然青白瓷不如白瓷那样素净,也不像甜白釉瓷那样失透,但它却因外表青白淡雅、釉色莹缜如玉等特点而别具一格,一经问世后便风靡一时。在古文献中,对“青白瓷”一名的使用多以宋时景德镇的青白瓷为标准,而近代对它的定义却要宽泛得多,凡“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均可囊括其中。可见,从古至今青白瓷的含义是存在阶段性变化的。那么,到底青白瓷产生于何时何地?我们如何称呼它更为贴切?以及它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流变历史?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本文不揣浅陋,通过梳理青白瓷在古文献中的记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考古资料,进一步探讨青白瓷的名与实以及起源问题。
早在唐代,《茶经》一书中就有对青瓷“如玉如冰”的赞誉。虽然这里说的是青瓷的釉色有着如冰似玉的美,但宋代青白瓷的青白釉相比较青瓷釉更胜一筹,在质感和釉色上均达到了与玉无别的效果[1]。
到了宋代,文献中开始出现了关于青白瓷的记录。北宋著名茶学家蔡襄曾说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2]。”此处已用“青白”二字来描述当时瓷器的颜色;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文中记载:“大抵都人风俗奢侈……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虽然这里所说的“注碗”不一定是指青白瓷器物,但结合北宋中晚期纪年墓中出土的一些青白瓷注碗等实物来看,能够推想而知北宋时期的青白瓷已经是常出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了[3]。
南宋时期耐得翁笔下的《都城纪胜》中“铺席”这段提到:“都城天街……又有大小铺席,皆是广大物货……青白碗器铺之类……”;同期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一书中同样是“铺席”的段中写道:“平津桥沿河布铺……青白瓷器……”,同卷“诸色杂买”段中亦有“青白瓷器,即碗、碟、茶壶、菜盒……”这样的记录;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中载:“番商兴贩用夹杂金银……漆器、铁鼎、青白瓷器交易……”“……用甘理布、红布、青白花碗、鼓之属……”“……八察都布、青白花磁器之属……”“苏门苍刺国……货用青白磁器……”,如此可见,彼时青白瓷贸易的盛况[4];南宋蒋祈的《陶记》是我国第一部陶瓷专著,详细记载了其时景德镇地区陶瓷的生产及销售情况,书中记有这样的话:“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磁,龙泉青秘,相竞奇矣。”“……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宋代景德镇隶属饶州,前句把有“饶玉”美称的景德镇青白瓷与“真定红磁”、“龙泉青秘”视为平等,说明了宋时从九五至尊到黎民百姓都对青白瓷有着高度的认可,间接证明了青白瓷质量的有口皆碑,“饶玉”美称在当时几乎成为定论;而后句中的“江、湖、川、广”即指今天的江西、两湖、四川、两广地区,这些地方出土的青白瓷与景德镇地区南宋窑址出土的青白瓷产品对比相同,根据刘新园先生论文的观点,后句中所说的“青白”指的正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器[5]。
元代我国瓷器发展开始走向多元化,青白瓷虽然已再不是主流瓷种,但它在对外贸易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一书中多次提到“青白”二字,如“与无枝拔(国名)贸易之货,用西洋布、青白、处州瓷器、瓦坛……”“……地与鬼屈、波思国为邻……贸易之货,用诸色鞋、青白瓷……”[6]等等,书中大量关于青白瓷对外贸易的记录足以证明其在当时的外贸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明代是我国制瓷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瓷种,青白瓷逐渐被甜白釉瓷、枢府瓷等其他瓷种所取代。虽然此阶段青白瓷只是偶尔烧造,但在商贸中仍能够看到它的影子,如曾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著有一书《星槎胜览》,书中“满刺加国”条谓:“……海外贸易时货用青白瓷器、五色烧珠……”[7],说明了明代的海外贸易中青白瓷仍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清代是我国陶瓷集大成的时期,各种彩色釉瓷争妍斗艳,青白瓷在这五彩斑斓的光芒中已不足为道,但此时的人们并没有完全忽视它,而是根据青白瓷胎薄如纸、透光见影的特点开始改称其为“影青瓷”。最初的“影青瓷”专指明朝永乐年间的薄胎瓷器,这一点可以从书中考证,如清代陶瓷专著《陶雅》中记:“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脱胎乃瓷质极薄之谓,若画之没骨者……其所影之花,两面莹澈,可以互鉴……”“明窑影青压手杯,其薄如纸。即万历虽十九之卵幕杯也……”,此处可见“影青”二字的来源。因此时的青白瓷通体轻薄,表面的暗纹透光后可映出影纹,与明永乐年间影青脱胎碗的特点极为相似,加之“影青”二字更为儒雅、形象,遂为业内人士广泛采用,逐渐成为此时青白瓷的专称。
民国时期,“影青”之名仍然沿用,如民国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云:“近年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随后不久,人们又给予了青白瓷“隐青”、“罩青”等新的名称,民国北师大讲师许之衡所写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谓:“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质颇厚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则名为隐青。”讲到此时的青白瓷因胎厚,透过光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另一面的青色花纹,故而被称之为 “隐青”;此外,还有人因青白瓷较为轻薄的胎体加上外部白中泛青的釉色,远看犹如罩上一层青色一般,故又称之其为“罩青”,例如民国历史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全编》中提及青白瓷时说道:“宋定白而不莹,其莹者罩青也……”[8]。可见,“罩青”一词也是彼时人们对青白瓷的生动写照。
由宋迄今,有关青白瓷的记载在各种文献中不胜枚举,但对于青白瓷的称呼大家各持其说、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虽然青白瓷特有的那种晴天碧流、如影随形的魅力使用“影青”、“隐青”等名称更能形象地表达出来,但青白瓷的本质特征就是青中显白、白中泛青,使用“青白瓷”这个名称更加直观、贴切,所以今天“青白瓷”一名被更多的古陶瓷学家所采用,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专称。
青白瓷起源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青白瓷由江西景德镇在北宋时期创烧;第二种:青白瓷起源于五代、呈多地始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持有这两种观点的学者各抒己见,聚讼纷然。
首先来说第一种观点,青白瓷是由江西景德镇在北宋时期创烧。由中国硅酸盐协会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9]。”陶瓷鉴定专家冯先铭先生也曾在《中国陶瓷考古概况》一书中提到:“瓷器仿玉器始于宋代,以江西景德镇首先仿制成功,当时有‘假玉器’、‘饶玉’之称[10]。”文博专家汪庆正先生在《简明陶瓷词典》中亦说道:“青白瓷北宋时创烧于景德镇[11]。”这些论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异议。
第二种观点在不少刊布资料中也有出现,例如,1987年文物专家赵青云先生在《河南影青瓷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表明:“就烧造工艺来看,在河南烧造的青白瓷中不见湖田窑的覆烧青白瓷……河南青白瓷是采用与汝瓷相同的支钉仰烧法烧造……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影青瓷继承了早期青瓷工艺传统……成为一个崭新的精良品种”[12],指出了河南地区的青白瓷并不是源自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是带有鲜明本地特色的新瓷种;1994年,胡悦谦先生发表文章《安徽地区的繁昌窑》,在文中他这样说道:“繁昌窑早在五代时就创烧了影青瓷……”[13];1995年,陈衍麟先生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繁昌窑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北宋,广烧于南宋……”,又认为“影青瓷是在五代北宋时期南方青瓷受北方白瓷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新瓷种,宋元时叫青白瓷……”[14],同样支持青白瓷始烧于五代时期安徽繁昌窑的论点;同年,蔡毅先生针对青白瓷的起源问题表达了“同时崛起”和“异地始烧”这两种看法,在《关于景德镇与繁昌青白瓷的讨论》一文中写道:“……有时在称呼上很难区分……”“……只是略有先后,初始之时在某处……工艺技术方面,繁昌窑可能还处于领先地位……”[15];2016年,崔名芳先生在《从繁昌窑青白瓷的创烧探究青白瓷起源》一文中提到:“繁昌窑青白瓷是在模仿北方定窑白瓷生产过程中从偶然烧成到成熟烧制的结果……繁昌窑是青白瓷最早的发源地,它的存在见证了五代时期以定窑为代表的北方陶瓷工艺南迁的过程……作为公元10世纪中叶我国南方青白瓷生产中心……”[16]。以上种种论断为我们重新认识青白瓷的起源及流变历史提供了重要价值。
同时,相似的论证也出现在其他书中和画中。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李家治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一书中指出:“从目前的窑址发现和遗存研究着眼……我们可得知江西景德镇白釉瓷烧造年代始于五代”[17],因为青白瓷是脱胎于白瓷的新瓷种,所以这句话也为我们对青白瓷追本溯源提供了依据;《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这幅历史纪实性画卷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宴请宾客的场面,卷中出现了31件极为精美的瓷器,釉色有的青中偏灰白,有的偏蓝白,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青白瓷的釉色十分接近,而且其中最值得称道的3件带注碗的执壶,与今天安徽省博物馆、浙江海宁县博物馆和江西景德镇陶瓷陈列馆收藏的3件北宋时期带注碗的青白色注壶形似并优于后者[18],可以说是彼时的画家无意之中为我们佐证了青白瓷始烧年代不晚于五代南唐的论断。
另外,针对“青白瓷起源于五代、呈多地始烧”这种观点,我们在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中也可窥见一二。1995年10月,武汉市博物馆与江夏区博物馆联合对武汉市江夏区湖泗窑进行再次发掘,并于1996年发表声明:“湖泗窑的发掘再次证明宋代青白瓷并非景德镇一家独断”[19];1997年,在安徽繁昌县柯家冲窑址5公里外,考古人员发现了除柯家冲窑外另一个专烧青白瓷的窑口:骆冲窑。关于此窑,相关研究人员说道:“骆冲窑的年代应在五代——北宋初年……骆冲窑的发掘初步说明青白瓷并非‘北宋时创烧于景德镇’……景德镇窑产品……是青白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并非创烧时期,青白瓷的创烧年代应早于景德镇窑生产青白瓷的年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是青白瓷系列的继续和发展。”[20]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安徽柯家冲窑址进行了发掘,得到了部分青白瓷样品,并对该窑址分析后得出结论如下:“根据目前的发掘,繁昌窑的创烧时代不晚于五代,北宋早期是其发展、繁盛时期,北宋中期开始衰落,至北宋晚期已基本停烧……”[21];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玉璋先生和张居中先生对这次发掘出土的部分青白瓷瓷片样品及制瓷原料进行化学分析后认为:“繁昌窑创烧于五代时期……”[22]“……安徽的繁昌窑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生产青白瓷器……繁昌窑则是一处专烧青白瓷的窑场……”[23],这些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源于五代、多地始烧”这种观点。
以上关于青白瓷起源问题的两种论点在学术界相互博弈,大家见仁见智,似乎难以说服对方。但从遗物堆积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地早期生产青白瓷窑址遗迹中的青白瓷、白瓷、青瓷分别处于上、中、下的地层堆积中,且大部分青白瓷遗物可见脱胎于白瓷的迹象,证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早晚相续的关系;同时从瓷器的原料组成来看,我们知道瓷器中硅、铝等氧化物的含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制瓷原料的选择,而五代至北宋早期景德镇瓷器的胎釉化学组成尤其是硅、铝等氧化物的含量波动很小,制瓷原料的相似再一次充分说明了宋代青白瓷是五代青瓷、白瓷原料与制作工艺的延续;另外我们知道陶瓷器是一个历史传承性很强的种类,它的烧制过程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的产物,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很难出现一蹴而就的新品种;最后,考虑到“青白瓷由江西景德镇在北宋时期创烧”这种观点提出时间较早、证据较单薄,且随后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及科技分析定论来否定这种观点,其说服力较后者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使用“青白瓷”这个称呼更加规范、科学,也更贴合这种瓷器本来的面目。它是五代时期南北方陶瓷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后的产物,北宋景德镇并非青白瓷创烧的源头,它的始烧地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窑场。尔后,随着智慧的古人不断对青白瓷烧制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最后在两宋时期形成了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