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 高兴民
陈云长期领导我国经济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留下了可贵的理论与精神财富。陈云不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从方法论视角分析陈云经济思想的哲学意义,有利于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脉络,有益于指引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经济的建设者和开创者之一。
陈云经济思想继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精髓,主要体现在陈云综合平衡发展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上: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①两大部类,即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但缺点是不覆盖所有行业。保持两大部类之间的合理比例是社会产品得以实现、再生产过程顺利实现的前提,进而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而平衡地发展。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综合平衡发展理论上。假如不按照合适比例进行资源调配,则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乃至出现各类矛盾。综合平衡思想涉及财政、物资、信贷、外汇等总量平衡方面,也涉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平衡,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还论述了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均衡发展,这弥补了两大部类没有包括非物质生产的缺陷,是对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细化与深化。陈云的综合平衡发展思想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相得益彰;与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相互补充;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即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也需要理解和运用陈云的综合平衡发展理论。
同时,陈云经济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把握规律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前提,陈云经济思想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以及阶段性重点发展问题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等三大规律。二是科学运用了唯物辩证法。陈云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局势,总能全面、综合地分析利与弊,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可以看出陈云经济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陈云经济思想是分析与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产物,是我们党从事经济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三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经济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假如不秉承实事求是的方法,在制定经济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陈云作为长期领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始终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从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意识到目标导向的重要性。在抗日相持阶段“吃饭穿衣”的目标都不容易实现,但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陈云领导了一场无声的经济战役,发展了边区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重点在于稳定物价与发展生产,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要支援朝鲜战争,还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投机行为,面临着这些严峻形势,为了渡过难关,陈云认为必须开源节流以应对物质匮乏,提出了“多产、少用、多收、多借”的方针。面对新老解放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陈云认为“经过长期战争的老解放区,直到今天还在以很大数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支援前线和新解放城市”。①《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页。为了使新老解放区保持平衡健康发展,陈云提出了发行公债以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办法。在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陈云总能服务于大局与目标,找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陈云提出认识问题要深入调研,陈云经济思想中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认为“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一句空话”。②《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面对刚成立的新中国千疮百孔的经济现状,陈云发表了《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等重要讲话,其主题就是打击投机资本,实现物价稳定。要开放市场,让粮食自由流通,陈云认为:“我们不应偏顾统一管理工作方面的小困难,而造成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大困难,应该克服小困难,以避免大困难。”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大跃进时期各地鼓励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结果超发货币导致了严重的货币贬值,为了解决通胀风险,陈云提出了著名的“银行工作六条”和“财政工作六条”,并且强调统一管理物资以保证未来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也深刻地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陈云在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把研究问题与设定目标统一起来,在把具体问题研究透彻的前提下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在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对计划和市场的论断极大地推动了解放思想运动的进程,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除了计划手段,还必须要有市场调节,即“按照价值规律调节”。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6页。陈云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到发展的阶段性上,针对我国50年代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非议,陈云认为计划经济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选择,认为当时的很多做法现在已经不再适用,照搬是不正确的,要根据具体实际具体问题制定策略与目标。⑤《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7页。
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工业化最主要因素,鉴于当时世界局势,陈云提出了外汇平衡思想,进口花的钱与出口赚的钱需大致相等,略微要有顺差,用此顺差偿还外国贷款。同时,利用外汇市场与期货市场稳定我国的经济建设。针对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和技术落后的状态,提出了要鼓励来料加工创造外汇,利用外汇购买成套设备进行生产,为了破除一些人的疑虑,陈云认为:“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依靠外国,不是自力更生。这种看法是不对的。”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页。在改革开放后,陈云认为要开通思路从多种渠道引进外资,比如鼓励旅游业的创汇能力,还形象地描述为“风景出口”。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这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而制定的政策,不能拘泥于西方世界的资金和技术是资本主义剥削工具的成见,“如果有人批评这是‘洋奴’,那就做一次‘洋奴’”。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4页。反映出陈云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敏锐洞察力与担当精神,也反映了陈云对于马克思主义中普遍联系观点的精准把握,避免了片面与孤立地看问题,为国家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辨证唯物论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积累,为它的质变提供了必要准备。当我国外汇逐渐增多的时候,陈云认为一是各地区要珍惜外汇储备不要做外贸出口削价的恶性竞争,二是可以进行必要的海外投资,判断标准是看投资和引资哪个收益更高。1983年美国制定了“加勒比发展计划”,④美国援助加勒比地区制定的法案,该地区生产的产品几年之内可以免税输送给美国。陈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利用美国免税的最优惠待遇向加勒比地区投资办纺织厂。“走出去”意味着内部力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有向外发展的要求,需要分析投资国具体情况并把握时机进行投资,陈云对外投资的思想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有启发意义,首先要研究透沿带沿路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与政策空间,再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投资建设,即“要有具体办法,避免外汇损失”。⑤《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66页。同时,要避免中资企业在国外恶性竞争,要形成合力避免不必要的内部交易成本。
陈云对于国外贷款和技术引进的态度是,能推动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可以选择加以利用。针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我国信誉好主动要求贷款的事,陈云认为,“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不要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⑥《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这与邓小平1992年提出来的“三个有利于”⑦“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针对1992年前后党内外思想不够解放提出来的判断是非好坏的三个标准。思想一脉相承。不仅要利用资本与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国内与国外这对矛盾关系中,要抓住国内矛盾的主要方面,引进外资和技术是努力发展我国经济的手段。事物发展由内因主导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假如没有内因相应变化,也不能推动事物发展。陈云一直在努力说服一些人,让他们改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看法,这就是内因在发生变化,假如没有这种变化,国外贷款和先进技术也不会进入我国。
没有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就有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陈云在制定经济规划时反复强调抓重点符合整体利益,稳中求进。同时,认为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进而转变重点突破的方向。当前我国极其重视顶层设计,强调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与意志,在整体规划的引领下,进行重点领域的攻关。在扩大地方自主权问题上,陈云认为从搞活经济视角出发,给予地方充分权限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中,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地方自主权要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政策优势快速发展。陈云提出的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理论,说明了要保持国民经济的结构平衡,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系统地提出了“农、轻、重”为次序的国民经济调整策略。理顺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抓手,在整体规划下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
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就整体与局部做出过论述:“钱要用在刀口上,不要用在刀背上。集中力量,不要分散。”①《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8-289页。在经济困难财政紧张的抗战时期,陈云始终坚持统一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解决重大经济问题,为赢得抗日胜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建国后党内讨论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的问题,陈云结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向中央建议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了实现“一五”整体规划的目标,陈云主持编制的“一五”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改革开放后陈云提出“改革必须要经过试点”,②《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89页。给予试点充分权限,再总结经验提炼出一般规律进行推广。随后邓小平也表示支持,从此包产到户、土地承包制度迅速在全国推广起来。在经济特区设立上,陈云也是一贯认为经济特区要重点突破,同时不能全国各地都搞经济特区,要有序地推进我国的开放事业。
陈云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整个盘面,对重点领域集中攻关,无论是经济建设的整体规划还是具体到哪一行业政策的出台,都能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多领域协作与重点攻坚的统筹。在经历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及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观察与思考后,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在国家与集体经营之外需要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工农业生产中计划生产之外以可允许的自由生产为补充,社会统一市场中国家市场之外可以允许一定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③《陈云年谱(修订本,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2-13页。在1980年国民经济第二次调整期间,针对一些人对于“既积极又慎重的方针”提出的疑问,陈云认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开始步子要小点,缓缓而行。”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陈云注重多领域协同发展,关键在于要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针对很多省份也要搞经济特区的要求,陈云认为:“现在搞特区,各省都想搞,都想开口子……不能这么搞。”⑤《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307页。事实证明陈云的发展思路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把握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在延安时期,陈云为了制定出有利于边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经常召集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广泛听取他人意见。同时,陈云亲自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经济发展情况,还会派人去西安搜集经济情况。20世纪60年代初粮食产量急剧下降,陈云进行了农村调研,发现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核算单位过大和集体化程度过高,因此他极力主张增加粮食进口与鼓励城市人口返乡。文革期间,陈云两次被安排“蹲点”,在北京新华印刷厂期间不断发现问题,“规章制度有些必须改革,否则破坏生产”,建议“各厂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各项规章制度加以整理,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国务院各部归纳草拟新的条例,发到下面讨论”。⑥《陈云年谱(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52页。1984年4月陈云查阅了关于深圳的所有报告,分析出深圳虽然有管理的“拳头”,但是没有“拳头”产品,认为深圳不要仅做发展来料加工与贴牌生产。⑦《陈云传(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7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领导了“稳定物价、统购统销、调整工商业”经济领域的“三大战役”,在实践层面加速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向社会主义建设迈进的步伐。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认为没有做到陈云提出来的综合平衡,而综合平衡是实践性极强的经济活动。陈云关于改革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他认为首先要搞试点,即局部性的实践活动,因为“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广大干部还不熟悉,在进行中还会出现一些难以预见的问题。因为,必须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再进一步形成战略性举措与布局。针对有人把农业领域的包产到户经验搬到工业领域,陈云根据工厂实际认为企业改革需要既积极又稳妥的思路,不能照搬照抄农业经验,要看到企业承包制的好处,也要看到其消极一面。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5-366页。改革开放后,在陈云的主导下企业管理规章制度逐渐恢复和落实,为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企业改革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从宏观与微观两大视角考察改革开放,在宏观层面通过逐渐改革打造出让微观经济主体不断释放活力的舞台,注重了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协调,陈云总能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把握住全局性、引领性与前瞻性,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举措,这是陈云娴熟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坚持了政治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的结果。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布局,陈云认为特区办得好不好要看特区会不会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优势产品,能不能在国际舞台有竞争力。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陈云在企业竞争、外贸改革和外汇储备、扩大地方自主权等问题上都体现了陈云经济思想中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方法论,即搞活微观的同时要做到宏观管住,即“搞好宏观调控,才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3页。改革没有退路,而且只能用成效来考核,准确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理解我们改革逻辑的一把钥匙,也是陈云经济思想的精髓之一。
陈云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对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起着重要启示:一是立足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谋发展,经济思想来自于经济实践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脱离实际的理论不仅不能有效指导发展,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二是善于利用系统思维处理经济问题,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解决好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是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力,提高党把握发展方向与经济社会大局、制定相应政策以及深化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并协调各方,保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