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五共”模式

2019-01-19 06:0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融合

李 铭

(菏泽学院图书馆)

微阅读是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1]微阅读的优势在于,对零散时间利用的高效性,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获取途径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微阅读契合了Web 2.0时代对文化自由、开放、共享的现实需求,引领图书馆阅读进入多元化的新时代。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1 挖掘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性特质

微阅读的载体是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以网络为媒介是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性特质,微阅读与网络的无缝对接将开启图书馆阅读的新模式。

1.1 打通融合发展的壁垒

尽管网络是图书馆与微阅读共同的媒介,但是要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却并非易事。毕竟图书馆馆藏仍然以传统纸质图书为主,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仍然受到版权、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做到完全开放。而微阅读虽然以开放共享为重要特征,但是却面临着检索有限性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馆藏图书尚不能实现数字阅读。因此,要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就要以二者的共性特质为媒介,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深度合作,打通融合发展的壁垒。

1.2 构建融合发展的模式

除了打破壁垒外,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还需要解决好模式构建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的无缝对接。微阅读可以依托互联网加强与图书馆的合作,引入数字期刊、数字图书等要素,丰富微阅读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加强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字资源提供商的合作,开设微阅读服务,开放更多的数字资源。这样就形成了图书馆与微阅读双向对接的模式,为二者融合发展打开突破口。

1.3 拓展融合发展的渠道

解决了壁垒打通和模式构建的问题以后,更重要的是拓展融合发展的渠道,避免图书馆与微阅读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拓展融合发展需要以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性特质为媒介:在横向上扩大交流与合作,整合信息资源的内容,加强数字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纵向上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取向,建立新型供需关系,推动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

2 理清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建原则

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要理清二者融合发展的共建原则,准确把握各自的优势和短板,求同存异,奠定融合发展的原则基础。

2.1 坚持微阅读碎片与图书馆聚合相统一的原则

微阅读更容易破除时间的壁垒,实现对零散时间的高效利用,受到很多读者的青睐。但是,微阅读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很难保持阅读的连贯性。相比之下,图书馆阅读尽管存在时间的局限,但是却能够帮助读者实现知识的聚合,更容易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因此,将微阅读碎片性与图书馆聚合性有机的统一起来,是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2.2 坚持微阅读概览与图书馆深读相统一的原则

微阅读的碎片化特征决定着读者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文章的核心要义,但是却能够通过速读了解到文章的概览性信息,这些概览性信息对于引导读者进行深入阅读会起到积极的导向性作用。当读者通过微阅读概览了解到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时,可以选择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纸质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以实现对文章要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显然,微阅读概览具有引领性作用,而图书馆深读具有深入拓展的功能,二者融合发展是优化阅读效果的必然选择。

2.3 坚持微阅读开放与图书馆系统相统一的原则

微阅读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读者可以通过微阅读的方式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形成对某一领域的初步了解和认知。但是,微阅读的开放性却不能满足读者对某一领域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此时,图书馆的系统性能够补齐微阅读的短板,实现对知识的综合性把握。因此,有必要将微阅读开放性与图书馆系统性相统一,实现阅读普及与延伸的有机统一,推动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

3 创设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

“互联网+”不仅催生了微阅读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为了使图书馆在线上线下都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势必要尝试探索“互联网+图书馆”的新模式。而创设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在图书馆中以荐读的方式推进微阅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抓手。

3.1 创设实体共享空间[2]

图书馆本身属于实体,在微阅读中创设出图书馆的实体空间是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对接的重要途径,借助微阅读平台实现空间共享。图书馆可以尝试开设实体性微阅读信息发布专区,在馆区内规划出一定范围的实体区域,借助AR技术共享到微阅读平台,供读者阅读、欣赏、交流。图书馆创设的实体共享空间不仅要满足空间共享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知识阅读共享的需求,以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发展。

3.2 创设虚拟共享平台

“互联网+图书馆”新模式的亮点在于虚拟性,也就是借助互联网将图书馆馆藏实体信息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推动图书馆与互联网对接,实现馆藏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图书馆可以建立自己的虚拟共享平台,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发布于虚拟平台,满足读者的微阅读需求;也可以尝试与大型社交平台合作,通过扫描馆藏资料的方式将馆藏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源,定期在微阅读平台上进行发布,推动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

3.3 创设交互共享载体

图书馆与微阅读的交互共享强调二者之间的多元互动,也就是说,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既要满足图书馆知识阅读的需要,又要满足微阅读交流互动的需要。创设图书馆与微阅读交互共享的载体,要在微阅读中增设图书馆知识阅读的功能,使读者能够通过微阅读的方式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同时,图书馆要提供微阅读交流互动功能,增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实现图书馆向微阅读服务的拓展和延伸。

4 构建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赢机制

图书馆属于公益性组织,微阅读属于大众性阅读载体,二者共同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在手机应用已经成熟的当下,以网为媒是推动图书馆阅读多元化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微阅读,都要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取向,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阅读服务为追求,这是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前提,也是共赢机制构建的基础。

4.1 建立平等合作的机制

作为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平台,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能够使二者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读者群体规模,有利于二者共赢发展。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要建立平等合作的机制,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通过手机App及其内嵌链接、弹窗等方式,将资源内容相似、读者群体相近、服务功能相通的要素有机的整合起来,搭建同质合作的载体,促进图书馆与微阅读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4.2 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

图书馆与微阅读各有资源优势,且彼此可取长补短。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能够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传统业态的资源瓶颈,推动阅读服务的转型升级。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要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通过手机App,扩大图书馆的开放性,丰富微阅读的资源;同时,通过优化微阅读的内容,吸收更多的图书馆资源,扩大图书馆资源的受众范围,实现图书馆与微阅读优势资源的充分共享。

4.3 建立技术服务的机制

图书馆与微阅读的融合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机制。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嵌入式互动微服务,延伸图书馆资源检索系统服务,建立数字资源导读服务,发挥真人图书馆服务的优势,拓展信息共享范围。[3]图书馆与微阅读可以加强同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合作,理顺服务供给关系,解决App使用过程中的捆绑安装、商业广告、内置游戏等技术问题,构建共赢的技术服务新机制,为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 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共荣模式

图书馆与微阅读分别代表着两种阅读模式,二者之间在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方面具有广泛的共性。只有充分挖掘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性特征,建立二者之间协同促进的共同体,才能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5.1 挖掘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同点

尽管图书馆代表的是传统阅读模式,微阅读代表的是新兴阅读模式,但是二者之间具有很多共同点。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的路径,要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并把这些共同点尽可能地扩大化。图书馆的知识传播的广泛性要向微阅读看齐,微阅读知识获取的丰富性要向图书馆看齐,扩大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5.2 构建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存体

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图书馆与微阅读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4]图书馆要在保持自身传统阅读优势的同时,加强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强阅读的开放性;微阅读在保持新兴业态旺盛生命力的同时,要不断丰富阅读的内容体系,带给读者更为充实的阅读资源。通过构建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存体,实现在共存中共荣。

5.3 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荣圈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互联网分享学术经验和成果,这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新态势。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荣圈,既要从图书馆自身的改革入手,对阅读服务模式进行改进优化,积极探索图书馆微数据库建设,又要从微阅读的特点入手,使之成为图书馆服务优化升级的抓手。探索图书馆与微阅读的共荣圈,促进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

微阅读的盛行对图书馆的冲击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图书馆与微阅读融合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通微阅读与图书馆阅读之间的壁垒,用微阅读开启图书馆阅读新常态,推动图书馆与微阅读深度融合,开辟图书馆发展新业态。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