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磊
(上海局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处 经济师,上海 200071)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局集团公司)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可量化、可比较的目标和指标体系来指引,需要具体有形的抓手来推进。“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是真正把争当好排头兵落到具体项目和实际行动上的有效载体、有形抓手。构建衡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体系,更是全面开展“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的重要提前基础。
上海局集团公司实施公司制改革后,作为公司化运营的企业属性凸显,面临着从生产管理向市场经营转型发展的新挑战。以盈利为目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围绕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从市场化需求实际出发,结合铁路企业实际现状,对照全国先进行业、铁路先进企业等标准,研判企业发展趋势,查找安全质量、效益效率、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影响铁路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从多维度、多角度给企业精准“画像”,客观、科学评价企业发展质量。因此,建立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实施“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至关重要。
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区域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步早,公路、水运、民航等发展水平高,与区域内交通行业企业比,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还不够明显。新时代新体制下,必须提高站位,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自身的发展。坚持面向市场的发展理念,查找确立影响发展质量效益的关键指标,从对标中查找自身原因,制定实施对策及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从集团公司在全路的重要地位和长三角率先发展格局定位出发,聚焦全路领先率先水平,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梳理出呈现向好趋势的指标、领先水平的指标。直面企业发展“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梳理出纵向上处于波动状态的指标、横向处于中下水平的指标,实现整体提升。
结合铁路总公司绩效考核,既充分利用既有指标,也研究设定新的关键指标,指标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与集团公司的规模体量相适应,将运输总收入、客货发送量等既有指标筛选出来,实现逐年增长。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更加注重成本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效率等效益效率,科学设计新指标,强化内涵挖潜,实现提质增效。
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国有企业必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机制,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全面创优,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是全新的工作,无经验可谈,尤其指标体系设计、建立又是工作开局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江苏省地方政府“对标找差、创优争先”为集团公司顶层设计提供了参考,但由于单位性质不同,借鉴作用不强。建立指标体系时,对“标”为何物概念不明、认知不一,如何建标心中无明确方向,无从下手。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与考核挂钩的习惯性思维,专业系统在参与设计过程中,顾虑较多,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群策群力的作用不明显。
以“路网和技术装备、企业改革管理和经营效益、运输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生活水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六个走在全路前列”为总架构,细化分解为路网规模、装备水平、设备维修水平、工程建设质量、修程修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改革管理、经营效益、运输效益效率、劳动生产效率、职工队伍建设、党的组织工作等20分项,对照分项建立200多个指标。由于分项较细较多,面面俱到,所建指标偏多,关键性不强、代表性不够,指标层级(集团公司与专业系统)相互交叉。
安全是铁路永恒主题,走向市场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指标体系框架必须精准体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性不够。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在建立指标主题与主线不明确,投入性的指标偏多,管理性的指标较少。管理与效率、效益与效率指标之间重复交叉。定量的指标未区分阶段目标,直观反映发展趋势,无法分析比较研判。二是关键性不够。在安全管理、经营管理、专业管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等方面既有指标“拿来主义”严重,建标时容易沿用既有指标,指标碎片化,代表性不强。三是创新性不够。初期建立指标质量不高,同类性指标重复性较高,比率性指标不够,无法与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指标体系设计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即集团公司设计一级指标、各专业系统设计二级指标、各单位设计三级指标,指标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上下交流与互动不够。机关处室之间在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接、沟通协调动作力度不够。各专业系统在强化顶层设计、过程指导上发挥作用不充分,各单位主动承接任务、积极先行先试的热情不高,依然沿用贯彻落实的习惯做法,观望上级指标体系的情绪化严重。
首先,要认清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对标找差、创优争先”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部署、任务分劈,而是以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支撑指标体系为纽带,将集团公司、各专业系统、各单位三个层面融为一体,实现以单位保系统、以系统保全局,通过逐级目标的实现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其次,要认清指标体系“标”的内涵,“标”不是简单的设定工作目标值,而是选好定位,找好坐标,向区域经济领先率先的交通运输行业或相近企业的先进水平看齐。对于集团公司各专业系统、单位来讲,以路内外先进企业为“标杆”,以国家或行业标值为“标准”,以铁路总公司考核排名为“标尺”,选好坐标,设定好奋斗目标值;对于个人来讲,以单位内外先进个人为“标杆”,以岗位职责、制度为“标准”,选好坐标,设定好工作目标。
以“路网和技术装备、企业改革管理和经营效益、运输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生活水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六个走在全路前列”为引领,把着力点放在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党群工作六方面,建立“1+6+N”(1个总目标、6个方面、N个分项)的指标体系框架。每个方面设定工作要求,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方面统一建立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在工作要求中予以明确;党群工作以定性指标为主,融入定量指标。对照“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指标体系意义、内涵,同步建立三层指标体系。集团公司指标体系采用分块设计法,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教人才、党群工作等六方面指标,分别对应由安监室、财务处、劳卫处、人事处、企法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牵头研究设计指标。
在利用既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突出主题与主线,研究设定新的关键指标项,倒逼改革、管理水平提升。
1)安全类指标。进一步解决好铁路主体责任和最终责任的指导思想问题,以安全结果为主导,强化安全管控,确保安全持续稳定、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建立能够反映安全结果(事故、故障)等方面指标。
2)效益类指标。以成本投入与产出为主线,参照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通过既有数据测算、研判,建立能够反映收入、盈亏、成本(支出)、工作量(发送量)、经营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3)效率类指标。以运输组织挖潜提效、劳动生产组织深化改革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运输效率、设备检修运用效率、劳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4)质量类指标。以科学养修、精准开车、优质服务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设备质量、服务质量、预测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5)科技人才类指标,以智能建设和人才强企为主题,建立能够反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教育等方面的指标。
坚持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相结合,纵向已经呈现向好趋势的要巩固扩大,纵向处于波动状态的要稳中求进;横向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的要常态保持,横向处于中下水平的要奋力赶超。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审视和梳理现有的发展基础,对于每一个定量指标都要明晰2016年、2017年的实绩,分析近年来的历史变化规律,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按照“跳一跳、够得着”原则,按照逐年向好的要求高标定位,明确近期和中长期赶超目标,努力赶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实现逐年向好,切实以目标为引领推进创优争先工作。
建立“对标找差、创优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指标体系既是评价体系,又是引领体系。通过指标体系对企业安全、效益、效率、质量、科技与人才等全面监测、评价,准确反映集团公司转型后企业发展质量。由于指标体系是全程、动态的衡量标准,通过对照行业先进程度和差距,科学修正指标,引领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