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铁岭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铁岭 112000
宫腔镜手术是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式,多用于子宫息肉、子宫肌瘤、不孕症、月经失调等疾病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然而,该术式毕竟是一项有创手术,会对宫颈产生一定的机械刺激进而导致一系列迷走神经反射,影响手术进程[2]。因此,在临床上宫腔镜手术需在麻醉下进行。目前临床采用的麻醉方法较多,如喉罩通气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等。现为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宫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行宫腔镜手术的94例患者为作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方案进行分组,A组47例患者的年龄均在 25~48 岁,均龄(35.61±6.48)岁,其中有 17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息肉,8例子宫黏连,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B组47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3~49岁,均龄(35.95±6.12)岁,其中有 15 例子宫肌瘤,21 例子宫息肉,9例子宫黏连,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宫腔镜手术的适应症,麻醉ASA分级均在Ⅰ~Ⅱ级之间,无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且该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签订同意书,也取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予以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并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和给予面罩吸氧。在此基础上,A组行喉罩通气全麻,即在患者摆放好膀胱截石位后,给予0.5 mg/kg 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 H20090202)、1.0~1.5 μg/kg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以及0.1~0.2 mg/k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5)进行诱导麻醉。待病人的意识逐渐消失后,让其下颌呈放松状态,并在喉罩背面均匀涂抹利多卡因胶浆,缓慢地置入喉罩。随后听诊患者的双肺呼吸音判断喉罩置入位置是否准确,位置准确者可听到其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并予以0.5 mg/kg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090202)、1.0~1.5 μg/kg 瑞芬太尼(国药准字 H20030197)、1.5~3 mg/(kg·h)丙泊酚(国药准字 H20040079)、1.5%七氟醚(国药准字H20040586)维持麻醉。手术结束时,停止所有麻醉药,高流量吸氧以排出体内的七氟醚,待患者意识清醒,且吞咽、咳嗽反射恢复正常后摘除喉罩。
B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屈膝侧卧位,在L2~3或L3~4位置以2 mL的0.5%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52716)进行腰麻,放置硬膜外管,静注3~5mg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5),麻醉完成后将患者摆放手术体位开始手术,术中具体患者实际情况给予0.5%罗哌卡因、曲马多(国药准字H20033335)等进行麻醉。
①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麻醉后5 min以及手术开始15 min后、术毕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t检验,用(x±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麻醉前,两组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麻醉后 5 min、手术开始 15 min以及术毕时,B组患者的MAP、HR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 1。
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AP、HR变化情况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h]
近年,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中,且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然而,在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要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扩张、牵拉操作,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若疼痛较为剧烈则会刺激到迷走神经功能,让迷走神经处于相对亢奋状态,进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昏厥等,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3]。因此,临床对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较高。以往临床常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虽然该方式结合了硬麻、腰麻的双重优点,麻醉起效时间较快,且可以持续性给药,但该法在穿刺过程中极易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影响其循环系统功能,同时在麻醉中向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时容易造成其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突然降低,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4-5]。此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需要取去枕平卧位6 h,且伴有头痛、腰背痛、尿潴留等症状,不利于术后康复[6]。而喉罩通气全麻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其中喉罩属于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医疗用具,其置入是一项声门外操作,较简单,盲插的成功率较高,不易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患者的心率、血压稳定[7-8]。此外,有研究报道[9],由于喉罩通气全麻法是在手术体位摆放后实施,并可一边进行麻醉,一边消毒手术部位,大大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该研究结果也显示,麻醉后5 min、手术开始15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时,B组患者的MAP、HR均较A组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喉罩通气全麻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除此之外,该研究结果还发现,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0.69)h、下床活动时间(1.87±0.65)h、进食时间(4.96±0.81)h,均较 B 组明显缩短(P<0.05),与李善文[5]的研究报道基本吻合,其研究发现实施喉罩通气全麻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平均(1.4±0.7)h、肛门排气时间(2.6±0.9)h、进食时间(4.3±1.3)h,而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平均(5.1±2.2)h、肛门排气时间(8.6±2.1)h、进食时间(8.5±1.6)h,组间差异明显,这表明了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喉罩通气全麻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喉罩通气全麻对患者的呼吸道、肺脏刺激较少,产生的应激反应也较少,且其所用的维持麻醉深度的麻醉药物不多,故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宫腔镜手术中效果更好,既可保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又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