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全国妇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面向留守儿童集中的村镇社区推出了“儿童快乐家园”公益项目,至今已在全国捐建了1042个“儿童快乐家园,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放学后有了新的学习、活动场所。
“儿童快乐家园”均设立在农村社区。每个“儿童快乐家园”由项目地区提供至少60平米的场地,配备水、电、暖气及网络、电话等基础设施,并配置桌椅、书架,并配置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读物、玩具、文体用品、电视、电脑、多媒体设备等。在当地妇联、“儿童快乐家园”专职人员管理下,“儿童快乐家园”日常定时开放,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可到家园进行读书、画画、看动画片、打羽毛球等文体娱乐活动;管理人员还定期组织留守儿童通过亲子热线和亲子视频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西藏儿童快乐家园中,孩子们放学后在一起做作业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妇联组织发动当地机关、企业、学校的干部、员工、老师志愿者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贫困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利用“儿童快乐家园”平台持续开展关爱服务。各级妇联组织还积极发动当地高校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老师和公益组织加入爱心志愿者团队,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需求,制定辅导计划,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安全自护知识培训、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关爱活动。
“儿童快乐家园”通过汇聚社会各界爱心,统筹优势资源,形成了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机制,已成为当地政府及妇联、共青团、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的重要载体,是以实际行动推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因为有了“儿童快乐家园”,农村留守儿童告别了孤独、寂寞,享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享受到了生活的幸福美好。孩子们说,“‘儿童快乐家园’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我们爱我们自己的家。”河北涞源县黄土岭村一位老支书更是感慨道:“你们真是干了一件好事!我和老伴都要为‘儿童快乐家园’提供义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