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网络逐渐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系统也随之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本文研究的领域是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业在全国各地均全面覆盖,业务量庞大,且涉及的技术领域多、各地数据标准与卫生信息化水平不一致,或存在原有的信息系统独立开发等问题,我国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1-2]。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改革进程的不断进展,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等系统逐渐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后,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医院管理质量、科研事业发展等均有积极影响,但由于城市建设、社会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生态环境变化等影响,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将提出更高标准[3]。因此医疗卫生系统建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工作刻不容缓,共建平台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部门数据共享交换、达到“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传统居民病案包括两个部分,即急诊病历与住院病历部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符号、文字、图表等资料的总和。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电子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所有相关活动过程的电子化记录。区域卫生信息化即指利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将区域内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各个信息系统间的数据进行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目的,需要对不同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对系统中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权限控制、资源分配与管理等[4]。利用信息整合与分析可对区域内医疗结构进行统一化、科学化的管理,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化,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有效解决区域内信息封闭问题,促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5]。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电子健康档案,以面向区域内所有机构的卫生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整合、统一、协同处理,构建高效率、信息共享、快速便捷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
首先规范和统一本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以达到数据采集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为群众提供直接迅速的服务,保证在辖区内各级各类的医疗卫生机构展开业务活动;再次需确保区域内医疗质量,提高就医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质量[6]。同时区域医疗信息建设后可为更高级别的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信息,是全国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
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后可形成三级诊疗机构,纵向贯穿市级、乡镇、村镇医疗机构,横向覆盖主要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架构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7]。为方便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平台需统一相应的对外服务接口,其他应用通过接口可对整个区域内的资源信息进行共享与使用。
包括六大部分,分别为:(1)基层业务,包括社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等;(2)区域卫生协同服务,包括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转诊、查询检验结果与诊疗信息等;(3)居民健康服务,包括体检、挂号等;(4)公共卫生监管,服务范围,包括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中心血站、妇幼保健院、残联等;(5)管理支持服务,包括卫生资源、应急指挥、内部办公、决策等;(6)与相关卫生部门的数据采集与上报[8-10]。
首先门诊、急诊医师发现有住院需求的患者时第一时间在门诊系统内填好患者相关信息、点击预约住院后,患者信息在医院服务中心住院预约系统上显示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预约先后顺序、各科室床位情况进行分配,向对应患者及家属发布住院通知后办理住院手续,住院[11]。信息化预约住院系统的优点包括:(1)各个科室自主管理、自主分配,服务中心辅助协调,有助于实现循环收治患者的专业性。(2)各个科室收治情况均透明,医务科与急诊科、门诊可随时查看监督,可把控预约时间,达到合理住院。(3)优化住院流程,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12]。
健康档案存储服务包括多个存储库,分别为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病案、儿童、老年、残疾、妇幼、婚检、疾控中心、医疗服务等[13]。可实现居民在区域范围内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享受医疗服务,付费时可一卡通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平台以居民个人健康为中心,贯穿时间长,包含居民生命中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的目的,满足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全程健康档案服务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外部资源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其保存至存储库中,此外还可反向响应外部医疗卫生服务点的检索工作,可将数据进行返回[14-15]。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与上级医院之间的点对点精确转诊势在必行,通过建设在线绿色通道,有限转移基层紧急病患,在接收前上级医院的医生在平台上查看转诊患者的移动电子病历资料,确保转上来的是适宜转诊的病例。接收转诊时上级医院的医生需及时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与患者本人进行详细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在医生工作站端、移动端APP录入转诊相关信息,实现在线转诊的目标[16]。患者康复期可通过住院转诊由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住院康复治疗,具有方便快捷、精确的双向转诊特色,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紧急病患转诊需求的同时可较好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有效率。
信息接口服务包括通信总线服务与平台公共服务两个方面,首先在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建立数据借口,方便区域居民在网上挂号、预约等,多种途径解决居民挂号难的问题。
平台主要承载了区域内重要患者基本健康信息、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一旦上述业务信息遭到破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时的另一个重点即为保障平台相关数据信息安全,免受窃取、破坏与篡改。
居民健康档案涉及居民个人隐私,为确保平台信息安全的目标,在设计平台的安全体系建设时包括计算机安全与硬件安全、网络安全、防火墙设置、系统级安全、数据灾难备份、病毒防范等;平台需设置统一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系统。
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是集成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保证居民的医疗质量,提高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该系统利用区域平台资源,配合县级卫生综合改革,促进各级别间的医疗机构业务协同,提高区域内诊断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着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化医院的诊治流程应是每一位医院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