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历史方位来源于对历史进程的判断。判断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从历史进程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现代化史构成了理解新时代的三个基本向度。这三个向度不是孤立地单线运行,而是交织且相互支撑着。新时代内含着新语意,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的再定位。
新时代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新时代内含的语意十分丰富。其中,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政治的理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政治家有不同的界定。马克思将政治理解为上层建筑,奠定了政治在社会有机体中的话语定位;孙中山将政治界定为理众人之事,明确了政治的管理功能;江泽民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最大的政治,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的核心任务。在阶级社会,政治话语是主导性话语,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思想的体现。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明确了一个基本共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59,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20,同时,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成为新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话语。
“为了谁”是马克思主义立论的价值取向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颠覆了英雄史观的思维定式。为了人民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人民成为治国理政的最强音。首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被纳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是基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迎来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历史逻辑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价值初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变的历史前提下,经济建设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成就基础上,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价值取向日益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都是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邓小平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针对怎么发展这个迫切的现实难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和建设经济特区等方略。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摸着石头过河,在实验中重点突破,在发展中探索协调、平衡机制。重点发展体现了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遵循,也造就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伟大奇迹。但重点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收入差距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等的不协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由注重重点突破非均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3],不断推进整体性发展。简言之,整体性发展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统一起来,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168。国际分工合作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地球一村成为现实,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问题的全球治理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然而,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美国主导的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东方对西方的依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撑下的国际资本的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发展观,包容互惠、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观。快速发展的中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5]22-23。
当然,新时代的话语体系不仅仅是上述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等方面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标识,更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语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的新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为谁说话”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以此质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理性。对此,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6]154。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守了人民利益。这一定论澄清了以下困惑: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困惑。所谓合法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该不该存在的追问。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其他国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他国家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存在着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历史教育、通识教育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所共有的,不存在属于某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通过放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解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性。其实,明确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也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困惑。价值问题回答的是一定主体的意义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争论集中在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分野上。将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同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明确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性。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选择困惑。用什么样的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以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教育内容,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反马克思主义为教育内容,指向的是社会主义的叛逆者。明确了党的领导是根本特征和最大优势,也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也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致的。由此,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政治取向还是教育取向的争论做了澄清。此外,党领导一切明确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权的同时,也明确了党领导的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多向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是发现了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200。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确立。第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人、发展人的功能。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一方面,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需要也在增强。主要体现在对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等方面的期待增强。另一方面,对精神动力和精神家园需要也在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强,对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需要不断增强。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人的功能也在加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共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思想和行为,规约人的活动,构建社会秩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人类认同构成了族群、国家和人类凝聚的基础,将自我放大到更大的价值空间。简言之,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发展人的素质和提升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
发展的整体性话语和全面发展战略是同步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领域,是从重点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个整体,明确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明确了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着力点,是发展观的新阶段。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相互支撑,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战略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日益增强,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提供了新空间。第一,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更加有力。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之一。受到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而被强化时而被弱化。环境育人得不到保证。全面发展战略,尤其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以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更加强烈。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高更迫切。人的发展决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质量,也决定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育人的精神动力和整体意识、培养人具备更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也迫在眉睫。
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基本状态。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一方面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经济全球化升级提速;另一方面美国开始逆全球化运行,对中国等国实施经济贸易霸凌主义。国际形势新态势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第一,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经济化、文化化等方式正在影响着国家文化安全。第二,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任务。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优势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第三,树立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在国际交往中,最终的影响力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文化自信是决定所有自信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前提。这些思维主要有政治思维、整体性思维、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讨论中存在着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分歧。政治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政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部分,体现政治需要,反映政治利益。非政治性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名为思想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以价值中立立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张去意识形态或去政治化。“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62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故而,政治思维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维。
其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意识。习近平在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内容的“四个意识”,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新要求。“大局意识”是“四个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超越自我、面向社会的角色担当意识。自我与社会的辩证统一是理解大局意识的人学前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9社会性决定了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一定社会的制约,并成为一定社会的人。“为社会”成为个体成就自我的前提,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因而,大局和自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相关性中,大局的所指是相对的,既有微观层面的家庭、家族,也有中观层面的单位、社区,还有宏观层面的国家、世界。个体的定位点不同,所指的大局空间也不同。以家庭为定位点,大局是对家庭系统的放大,指向社区和国家;以单位为定位点,大局指向社会和国家;以国家为定位点,大局指向世界。同时,无论在哪个定位点上,最终的指向都是人本身。反过来看,所谓的自我中心论、本位主义都是脱离系统,没有找到定位坐标及其与自我互动关系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讨论过的社会取向和个体取向及其由此引发的争执,无不是居于一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导致的片面思维。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于当今新时代而言,既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也强调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意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历史和现实逻辑统一中进行的时空定位,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必备思维。从历史视角,大局意识构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链接,为“把握大势”提供了可能。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为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历史中获得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历史方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局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宏大的历史视野,树立大局意识为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段链接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把继承传统、服务现实和面向未来统一起来提供了支持。从现实视角,大局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社会系统中,为“胸怀大局”提供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的阶级向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它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又与其他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大局意识突破了就思想政治教育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将思想政治教育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社会结构勾连起来。在新时代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串连在一起,作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判断。
其二,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坚守底线意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树立底线意识。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对国家制度底线的判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底线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对大学底线的判断。底线思维既是政治思维,也是学科思维。
底线是规范基础,也是主体确立主体性的边界。超越底线自然偏离了对一定主体的基本规定,或者是主体性丧失,或者是对其他主体的僭越。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科后,自然就产生了关于其学科意识的关注和讨论。所谓的政治取向、教育取向、管理取向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向的争论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判断的共识。具体而言,就是指“是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而破解了“是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首要要求,重申了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的地位。由此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马言马、在马信马”,“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7],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底线思维。
政治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维。之所以在新时代得到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是基于新时代的新要求。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基本经验是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取得显著成就;一旦偏离党的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受到损害。面对新的利益矛盾、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政治又超越传统政治是政治思维的新意所在。
从重点发展向全面发展拓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特征。适应这一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人生成长的整体性、个体与社会互动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家庭同学校以及社会的整体性,即树立整体性思维。
其一,人生的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思维的前提。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的过程中,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分析论证的前提。“我们已经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却具有相反的意义。”[8]132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还可以区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需要的多样存在和动态发展体现了人生整体性的一个方面。此外,人生在时间上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无视人生的阶段性特征就割裂了人生的整体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活的要求从温饱拓展为美好。关于美好的理解是多向度多层次的主体性判断。不同主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同。但是,健康、平安、和谐、尊重、价值体验等都构成了美好的主要内涵,德智体美劳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了这些需要。人的成长空间越大,对成长要素的需求就越迫切。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质量和人的需要的整体存在状态,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整体性思维提供了必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的需要的整体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个体成长的阶段性把握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关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确立什么样的德,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发展的是人的道德素养;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学习,树人的过程一定伴随着人的智力发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把握立德树人的整体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方式。
其二,育人过程的整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思维的根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反思是一个老话题。毛泽东提出并不断论述的生命线理论,侧重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同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阶段性工作中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体现的是重点论中的系统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强调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则从社会有机体的协调关系和人的精神要素的互动关系中强调系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为主旨,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
一是将教育置于社会大系统中,进一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整体育德机制。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是困扰教育发展传统性难题。面对一些青年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家长抱怨学校、学校抱怨社会、社会则质疑家教和学校教育,形成了育德责任推诿的怪现象。家庭、学校和社会育德主体的同构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结合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情况新要求,提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系统进行建构的基本思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举措净化了党风党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和网络阵地等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日益优化的良好氛围。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日益有力的社会支持。
二是明确了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为整体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了支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难以建立,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没有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唯分数、唯升学;受排名等功利目标影响,大学教育唯文凭、唯论文、唯经费、唯帽子。教育要素中缺“德”的实然与人类教育史坚持的德育首位信仰错位;教育过程中对工具理性的执着和狂热同育人之根本相悖。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5。由此将立德树人上升到国家战略。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9]。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0]。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的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更为整体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了可行之“纲”。立德树人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导向聚焦在一起,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层面统一在一起,将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串连在一起,将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统一在一起,搭建起在时间与空间、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融通关系。
习近平对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定位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提升开放思维由此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之一。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相对于封闭,开放是交流、互动、包容的。一定主体在系统中的视角不同,开放的量度也不一样。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其向谁开放和怎样开放。
其一,社会越开放,对意识形态主导性要求就越高。从近代以来,“睁眼看世界”为中国人打开了重新认识自我的参照系。开放思维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思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吸引外资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文化层面而言,开放是一个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文化的渗透和反渗透不可避免。由此,引起的体用之辩、西化和复古倾向无不是文化交流交锋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逆经济全球化并存,开放依然是世界发展的大势。美国以其价值观主导世界发展并支撑其世界霸主地位的一贯思维受到了希望独立和发展的思维的排斥。意识形态竞争非但没有终结,反而更加激烈。
以往,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如何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这些国家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做法,即引进来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等也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成为迫切任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课题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过程中如何避免市场逐利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等,以及在开放中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价值。
其二,国家越强大,对科学的比较意识要求就越高。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378。在比较中,有两个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敢于比较。比较和鉴别相伴而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比较,在比较中找到差距;人的认识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形成判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是敢于比较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发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问题,丰富了研究内容和实践方略。二是善于比较。科学的比较思维是建立在历史判断、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基础上,为判断主体服务的。以一定的历史为基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找到差距,也可以看到成就;立足于客观现实,比较后的差距就更明晰;依据未来发展大势形成的比较才能具有战略价值。在国际比较中认清中国特色的地位,坚守中国特色才能不至于在比较中迷失自我。
创新发展居新发展理念之首。之所以这样定位是由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以知识为主体的信息时代,确立了创新是第一动力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需要创新。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发展大势,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需要创新。习近平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其一,在育人的实践中强化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面对人的思想问题和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教育活动。社会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要变。把握变化的趋势需要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和研究问题。从问题出发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的关系、个体需要与社会满足需要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进程的关系,等等,都能产生出新问题。如何发现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基本思路。当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引导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最迫切的问题。如何发现理论教育过程中面对的新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
其二,在创新过程中,重视规律意识。创新要遵循规律,规律为创新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找到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过程。习近平概括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九个坚持”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九个坚持”分别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和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对进一步深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具有指导意义。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10]。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立足新的历史站位、放眼国际视野、明确战略眼光,如何匹配党和国家要求、人民群众期待、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