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河南农业发展趋向研究

2019-01-18 15:36余全有
天中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河南农业

余全有



民国时期河南农业发展趋向研究

余全有

(黄淮学院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民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但河南农业发展出现了新趋向:农业生产与市场关系日益密切,种植结构越来越受市场影响;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受重视,品种优选和改良日益受到关注;农业教育和试验逐渐开展,技术推广与普及渐受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受到关注;农副产品加工开始受到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尽管这些趋向没有成为河南农业的主流,但反映出民国时期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民国时期;河南农业;发展;新趋向

尽管民国时期战乱频仍,但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同时,新的技术和观念带来的实际利益,又反过来促使人们更主动地接受和吸收更新的技术和观念。在这一时期,河南传统农业生产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向。

一、农业种植结构越来越受市场影响

民国初期,河南开始重视将本地农副产品与市场联系起来。1914年1月,当局要求各地“征集精美优质工农副产品,送交开封河南出口协会,以备拟于明年春夏举办的河南产品展览会展出,再从中精选参加巴拿马赛会产品”[1]555,并推广高产高收益的作物品种。红薯是一种高产的外来作物品种,民国初年(1911年)在河南全省种植面积只有1.33万公顷,1936年增加到31.10万公顷[2]263。1941年11月,河南省农业改进所在洛阳试种地黄获得成功,每株产量可达1斤多[1]834。

同期,外国商人也开始来到河南,不仅带来河南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物种,而且将种植物种和种植技术推广到各地。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派人到襄城县劝农民改种美国烤烟品种,颇有成效,进而推广到许昌,烟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18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在许昌推广美国烟种,并将技术要点编印成册散发到各地,许昌遂成为全国著名烤烟产地[1]558。1921年,烟种又从襄城县引入宝丰,当年宝丰县只有两户农家种植烟叶,共有10亩,后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35年,宝丰县农场引进繁育美烟优良品种,并在全县推广。1942年,宝丰全县种烟面积达0.3万亩。1943年,因日军侵入,烟叶外销受阻,该县种烟面积有所减少[3]377。

由于政府的引导和各方的推广,与市场联系密切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也逐渐提高。据《河南通鉴》记载:1914年河南棉花种植面积约160万亩,在此后的十多年内,河南棉花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500~800万亩之间,有些年份甚至超过900万亩,皮棉年产量也由原来的约30万担提高到100~200万担[1]676。1914―1930年,河南烟草种植面积由12万亩扩大到70~90万亩,产量由20多万担增长至110~170万担,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许昌附近十几个县已成为典型的烟草经济作物区,如襄县烟草种植面积占作物种植面积的10%以上,烟叶产值达农业产值的30%以上,种烟农户约占当地农户的近三分之二,卖烟叶的现金收入占农户全部现金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1]676。可见,经济作物不仅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大幅度增长,而且它们在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及在农户现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均大幅度提高,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数也大幅度增长。同时,对比烟草种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比例与烟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这两个数据可以发现,烟草的确是高收益的经济作物,这也是农民乐于种植的最主要原因。

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由于受战争等因素影响,河南省某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一度出现缩减之势。1935年,“全省播种棉花2816852亩……烟草845829亩”[1]768。1936年全省烟草种植面积约95万亩,但到1949年却降到41万亩[2]307。尽管一些经济作物在这一时期出现缩减,但与民国初年相比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一些经济作物产量越来越高,成为某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地方当局也设立一些机构进行管理并收取税款。1942年11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在叶县成立烟类专卖局舞阳区办事处,同年12月全省实行卷烟专卖。

民国时期,河南各地农产品市场交易也日益活跃,“民国17―18年(1928―1929年)……滍阳镇粮行增至9家,年经营1808万公斤,城关镇粮行增至7家,年经营230万公斤,大营镇有粮行3家,年经营775.5万公斤。1949年,全县有粮行78家,粮栈87户,粮商2800人,粮贩3245人”[3]505。尤其是京汉铁路沿线,粮食等农副产品大量销往外地。“至京汉铁路告成,俗习日趋浮靡,百货麇集,五方杂处……衣食欧化。”[4]535“自光绪末叶京汉铁路告成,运输便利,于是本邑土产如脂麻、黄豆、小麦及牛羊皮等类多为外来客商所采购。”[5]438“河南以产麦著闻……产额既多,以其过剩,供给他省……沿途车站恒见麻袋堆积,大抵预备装载火车以运输他方者,据铁路土产表,许昌一处,每年输出小麦约四百余吨,大麦约五百余吨。”[6]180“沿平汉铁路,如新郑、确山、遂平、西平、郾城、许昌、新乡诸县,产高粱亦甚盛,许昌每年由铁路输出者约四百余吨。”[6]181此外,其他经济作物,包括蔬菜等的交易量也相当大。“信阳、确山、遂平、西平、郾城、临颍、荥泽、获嘉、新乡、浚县各县芝麻俱有多量之输出,以许昌一站计,每年输出约二百五十余吨。”[6]182“许昌每年由铁路输出(红薯)者约三四百吨,大半运往汉口。至于河内(即今沁阳)之山药……由平汉路黄河南岸运往汉口。”[6]182“花生多产于开封、中牟、兰封三县……秋末收获,上海、汉口等处商人纷纷来汴趸购,以去壳之花生米为输出大宗……由新郑输出者,每年约九十余万斤,财政厅特设税局征收花生税,三县中兰封所产约居其半数焉。”[6]186“瓜子……以郑县、荥阳所产为盛……由铁路运往汉口,以达于长江流域,行销颇广。”[6]187“确邑输出货物每年计麦数十万石,黄豆十万石,脂麻五万石,粟料、高粱及牧畜牛马骡驴亦多,其鸡亦不下数千只,鸡卵经蛋厂收买输出,尤为大宗。”[7]354“白菜……惟许昌较盛,自食之外,由铁路运销汉口,又萝卜、辣椒每年运销汉口者亦多。”[6]183“金针菜……淮阳县之东北乡种者甚多……此菜输出甚盛,每年成熟后,汉口商人挟资来购,行销额约五百万斤,大抵由郾城车站输出。……永城所产,销售尤远,苏、皖、川、广等省均盛销之地也……生姜多产于沁阳之清化镇,由道靖路之清化及平汉路之新乡输出他处。”[6]183―184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及其与市场联系的加深,直接影响到河南农业的种植结构。以宝丰县为例,“民国25年(1936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4.2万亩,总产176.4万公斤,亩产42公斤。1949年,全县种植6.44万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6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11%,总产265.7万公斤,亩产41公斤。总产占全年粮食产量的5.59%,占秋粮总产的8.3%”[3]370。在十几年内,虽大豆亩产基本没有增长,但种植面积增长50%。其他新的粮食品种种植面积也呈扩大趋势。“民国25年(1936年),全县种植玉米3万亩,总产55.5万公斤,亩产18.5公斤。1949年,全县种植玉米15.73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的13.81%,占秋粮作物面积的27.1%,总产量1030.75万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1.7%,占秋粮总产的32.2%,亩产65.5公斤。”[3]369宝丰县1945年的玉米种植面积比1936年扩大了4倍多,亩产也增长了2.5倍以上。尽管亩产也有大幅度增长,但宝丰县当地同一时期的传统作物品种谷子的种植面积却减少近40%。“民国25年(1936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8万亩,总产315万公斤,亩产39.5公斤。1949年,全县种植谷子4.88万亩,总产320.1万公斤,亩产65.5公斤。”[3]370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明显增长,说明当地在种植技术和生产条件方面有所改进。产量出现明显增长的谷子种植面积下降,而亩产没有提高的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说明即使大豆亩产没有增长,但经济效益一定大于谷子,同时也说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再单纯地追求粮食产量,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只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即通过市场交易价格来衡量,如果农民生产的粮食仅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就不会考虑经济收益,而只会考虑产量。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逐步加深,农民的市场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二、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受重视,品种优选和改良日益受到注意

民国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新技术、新工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逐渐重视农业工具的更新与改进,有意识地学习农业新技术,引进一些先进的农机设备。1919年,民权县程庄乡程庄村一谢姓女士与上海一资本家联合购买1台美产拖拉机,在黄河故道种植花生、大豆,开创了河南省拖拉机耕作的先河。1932年4月,河南省建设厅决定筹设农用机器制造厂。同年5月,将原铸造铜元的制造局改为农工机器制造厂,开始制造一些新型农业机械。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拨给河南省黄泛区264台拖拉机[2]267,在尉氏、扶沟、太康、方城等地开垦荒地,开辟了河南机耕农业新天地。

同时期,河南各地也开始引进与优选农作物新品种。“河南全省气候、土质大半宜棉,总计百十余县中,产棉者达九十县……全省每年净棉产额约达八千万斤左右,除民间销用并供给本省纱厂外,输出约达二千万斤。安阳、武安之棉花俱由运河至天津放洋。此外,概由郑县运至汉口以行销各地。”[6]188“近年始改种美棉,自民国八年以来,官厅始提倡改种,设场试验,每年春节散发种子,并不取价,农民领者甚众,其成绩之优……孟津、渑池、陕县、阌乡诸邑,所有棉田,概已改种美棉。”[6]189政府不仅在推广优质棉花品种方面成效明显,而且在烟草品种改良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烟草多产于许昌、襄城,二县平原沃野多种烟草……统二县所产,每年约六七千吨,由铁路输出约二百余车。烟分美国种、中国种二类。美国种运往汉口,中国种运至郑州、新乡等处。此外,邓县亦产烟叶……岁可产三四百万斤。”[6]191一些地方还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引进和推广一些新的作物品种。“遇旱暵则苗稿,束手不能凿井灌溉……讲求树艺,种谷以外兼种蓝菜,于生计稍有裨益。”[8]221

三、农业教育和试验逐渐开展,技术推广与普及渐受重视

随着人们对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的重视,河南省的农业教育和试验也逐渐开展起来。1913年,河南“省当局于开封开设农业专门学校,另又设立农会,会员186人,常年经费1500元。两者均为官办”[1]554。1915年,“全省有……农业专门学校(一所)……甲种农业学校9所”[1]558。1936年,河南省共有4所高等学校,其中之一是农业专门学校。各地也相继开办一些农业技术学校,武陟县开办“乙种农业学校……每年经费玖佰捌拾捌千,由公款局拨给”[9]326。创办于1931年的遂平县立初级农科职业学校,设有试验部和研究委员会,有农场、园艺试验场、林场、农产制造室、苗圃等专门用于试验的场地。到1946年,该校在校学生达250人,教职员工达21人,毕业总人数达453人[10]427。与农业相关的各类技术学校也相继开办起来。1929年3月,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成立,定一年半毕业;同年9月,改为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定3年毕业;1931年更名为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定连高中5年毕业。无论是省办还是地方、民间开办的农业技术学校,均有自己的专用试验场地,都十分重视实际经验的积累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许多综合性大学也开办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并拥有自己的试验基地,经常举办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推广活动。1922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郑州植棉场于郑州北乡该场附近之大神庙内,开第二届棉作展览会。展品分提倡、推广、足衣、洋花、种棉、选种六馆,共800余件。本日参观农民达1000余人,开封政、学界,卫辉、彰德(今安阳)、郑县(今郑州)工商界30余人,亦到会参观”[1]598。1923年10月,“郑州第三届棉作展览会开幕。……是日到会者3000余人,除附近农民外,还有省实业厅委员、江苏省立第二农场代表及开封、郑州等10余县绅民和郑州豫丰纱厂执事等多人。现该场皮棉亩产达65.5公斤左右。展览会内设10个展室,分别陈列世界各国棉产概况,中国棉产近况图表及中美两国棉种、全株、花、叶、棉、铃、籽、絮、纱、布等比较标本等六七十种,并附有文字说明”[1]610。“开封南关繁塔寺侧,旧有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民国十六年,设立中山大学,将该专校并入,设为农科,其原有之农事试验场,亦归中山大学管理……其共三部……试验部:内分作物区、蔬菜区、果树区、苗圃、花卉区、牧养区、育种区……凡场地十三顷,专供该科学生实习之用。”[6]226―227

一些官方机构也纷纷开辟试验基地,创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工作。开封农事试验场,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场址在开封禹王台,1924年占地达2400亩,1929年改为河南省农林试验场,内分农艺、森林、蚕桑、畜牧、观测、农具、化验、病虫害、推广9股[2]252。信阳农业推广所拥有一百多亩试验田,“专事繁殖适宜县境土质各种作物优良品种培育,苗木推广民间,以资改进而增生产”[4]335。设立于1916年的汝阳道苗圃,占地“七十二亩作为圃址,经费每年一千二百元。……(民国)十二年,本苗圃改归林务监督与道尹会同管理,增加经费一千三百六十八元,连原额共二千五百六十八元”[4]342―343。信阳农事试验场,创办于民国五年,“园地六亩为场址”,但不久即废,1918年又以土地三十亩开设,“拨地方税契附捐实业底款六百六十圆为常年经费”,1937年“田地增为五十二亩三分一厘三毫,全年经费为一千零八十元”[4]333。林县于1917年正式成立农会,于1919年以官地21亩创建了农事试验场[11]277。1916年,“北京农商部在归德(今商丘)设立模范棉场(后改第一棉场),在当地推广棉花摘心、整枝等新技术,并推广美国棉花新种,在府属各县试种,颇著成效”[1]561。1933年5月,河南省当局成立了“农业倡导委员会”,以促进农业生产为宗旨。同年10月,建设厅拟定的《修正河南省各区农林局组织条例》经省当局核准施行,决定将全省划分为五区,每区设一农林局,便于指导和推广试验农林事业。11月,农林局分别于开封、信阳、南阳、洛阳、辉县五个区设立。当年,根据行政院颁布的“各县农业机关整理办法纲要”要求,全省91县都设立了农业推广所,11县设立了种子繁殖场[1]751。1934年3月,国民党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在开封设立河南省植棉指导所,7个月后改为棉产改进所,后于彰德(今安阳)、郑州、开封、灵宝、郑县(今新郑)、安阳各地设分所。1934年7月,棉业统制委员会与河南省当局为改进棉花技术和推广良种,联合在太康创办了河南省棉产改进所。该所同年11月迁到安阳,1935年4月迁到郑县,1936年5月又迁到开封。该所下设6个棉作场,3个指导所,5个指导区和5个轧花厂[2]288。

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官方也曾进行过技术推广。1944年2月,河南省当局公布治蝗方案。3月,国民党政府农林部在黄泛区设立蝗蝻观察站。4月,治蝗专员到扶沟筹设捕蝗站。6月,派员到邓州等地督导捕蝗,并拨专款10万元[1]854。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受到关注

自古河南就是全国的粮仓,但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夙以农业著称,然河流不多,沟渠荒废,雨旸偶愆,即虞灾歉”[6]223。河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受季风影响极大,季风的强弱与到来的早晚严重影响河南的农业收成。由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原因,河南的农业基础设施历来非常脆弱。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做了一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尝试。1918年,宝丰县大牛村士绅牛如鉴倡导开挖的惠济渠,可灌溉1600亩农田,但因受各种条件所限,到1949年,宝丰全县灌溉面积也仅有8500亩[3]408。1933年,建设厅改组水利局,在开封、洛阳、信阳、新乡设4个分局,统辖各河流的治理事宜。同年10月,省当局又开办凿井训练班,后又组织67个凿井队分赴各地推广新式凿井,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全省共凿井1621口,每口可浇田30亩[1]746。

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当局在开垦荒地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1934年10月,河南省当局公布垦荒地暂行规则。1943年7月,国民党政府农林部在卢氏设立河南伏牛山垦区管理局,从事垦荒。

五、农副产品加工得到发展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河南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在民国时期得到发展,相继开发了一些新的农副产品。1915年8月,美国商人到开封调查河南草帽辫的产量和价格,省当局安排荥阳、荥泽(今并入荥阳)、鹿邑、潢川、孟县等地送样品到开封与美商谈判。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广技术,荥阳还成立草帽辫传习所,不少县的草帽辫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荥阳、荥泽二县均产草帽辫……每年全境产额约万数千斤,大抵由郾城、荥泽及黄河南站运至汉口、上海,以输出国外。……又豫东鹿邑县亦草帽辫之出产地,所制光泽细致,过于荥阳,每岁约产七、八万斤,由洋商采买,输出国外”[6]197。1943年11月,财政部准免河南省土布营业税1年,卖方应纳税款也一并停征。

河南省当局对农产品加工业也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一些地区出现了经营农产品加工的现代企业。1936年,为扩大金融界对地方生产建设的投资,当局成立了河南省生产建设委员会,陆续向开封银行借用60万元,举办农垦水利、缫丝织染厂、榨油场、造纸厂等[1]780。

六、农民合作组织相继成立

民国时期,由于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多,西方企业的经营方式对河南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之行政当局的提倡和促成,河南的农民合作组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18年,河南省内一些绅商按照西方国家股份公司的经营模式,试着兴办农牧公司。

在行政当局的推动下,农村各类合作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1933年,据国民党政府统计,全省共有县市级农会74个,区农会323个,乡农会1560个,会员总数16955人[1]755。1934年4月,河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成立,该会最初选定14个县为合作社推行县,于各县筹设办事处,派员指导建立供给、运销、信用和利用4种基层合作社,推广农村合作事业。到1936年底,全省各类合作社达2829个,参加社员达176569人[1]760。1940年,宝丰县成立了合作办事处。1943年该县又成立多家县合作社、联合社,当年全县就有50多个合作社成立理、监事会,20多个合作社开张营业[3]495。

为加强对全省粮食市场的控制,1933年10月,南昌行营召集豫、皖、鄂等8省代表及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代表在南昌举行粮食会议,通过了杜绝外米倾销、限制田赋附加、组织粮食运输机关等议案。同年12月,他们在上海组织成立了中国粮食运销股份有限公司,办理堆栈运销粮食。这一机构虽有垄断河南粮食经营、剥削本省农户的成分,但在应对粮食市场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结语

总之,民国时期河南农业有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向,但层次很低,仅仅处于起步或萌发阶段,旧的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仍然居绝对主导地位。从横向来看,民国时期的河南仍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农业产值非常低,“土质有美恶之分,生产力亦有优劣之别。大约豫南为上,每亩生产之收入优者可值八、九元,劣者亦可四、五元;豫北次之,每亩收入优者可值六、七元,劣者三、四元;豫东又次之,优者可值四、五元,劣者不过二元;豫西最下,优者仅值三元,劣者不过一元”[6]224。不仅土地的利用率很低,抛荒面积大,而且在耕土地的产量也一度出现下降现象。据国民政府统计,1948年全省荒地共73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在耕土地亩产由常年的160斤降为135斤[1]900。

民国时期河南各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而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受到广泛关注,采取切实措施者更属寥寥,甚至有相当部分官员还将解除自然灾害的希望寄托于封建迷信。1926年春夏,河南大部分地区久旱无雨,尤以豫北、豫西、豫东为甚,省当局不设法抗旱救灾,反而大搞迷信活动,数度下令全省禁止屠宰,各寺庙焚香祈雨,省主要官员还亲率各界到城隍庙求雨。“农民拘守旧见,于一切播种之法,粪拥之法,灌溉之法不复研究新理进求改良,人事未尽而只待天之晴雨……此中国农业不发达之一大原因,不仅确山一邑为然也。”[7]351

此外,很多地方当局所谓的提倡农务仍停留于口头,开办的农会、农校、试验场只是徒有虚名。“清季迄今,国家提倡农务,有农会、农校及农事苗圃试验场之设置,然经费无多,空名仅存。”[9]247相当多的地方农副产品生产与市场仍然处于脱节状态,商品化程度不高,并且时常受到外来商品的压制。比如,“灵邑向无大商……棉花出境虽为大宗,然亦无正式商家,各处小贩捣卖营业,冬作春息,此开彼歇,亦难称为商号”[11]105,“禹县附近二十里以内,乡民所织棉布颇致密,以禹州布著称。在昔销行通省,自洋布充斥,销路遂滞。又产楮皮纸,一名棉纸……从前销路亦极广,今见绌于洋纸,仅销附近及省城。密县亦产棉纸,其受抵制于洋纸并同”[6]198。

[1]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河南通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2] 胡悌云,孔玉芳,等.河南大百科全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1.

[3] 宝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宝丰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4] 陈善同,陈恕修,曹泰占,等.重修信阳县志(一)[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5] 李毓藻.西平县志[M].校注本.北京:北平文华斋,1934:438.

[6]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档案馆.河南新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7] 张缙璜.确山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8] 贾毓鹗.洛宁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21.

[9] 史延寿.续武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0] 遂平县志编纂委员会.遂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27.

[11] 孙椿荣.灵宝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105―106.

K25

A

1006–5261(2019)01–0151–06

2018-05-31

余全有(1965―),男,河南遂平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小兵〕

猜你喜欢
河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