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琴
近几十年来,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政治经济的强大必将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坚实的后盾,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契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终落脚点是以目标文化人群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其传播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争取在目标国那里为自身文化赢得尽可能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渗透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探索文化艺术走出去的多元模式,才能扩大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道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太极拳既是中国功夫的杰出代表,又蕴含着形体和内在修为相统一的美学特质。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从外形看动作柔和、中正安舒,浑身上下都有和谐的美感。而太极拳在长期的发展中又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境界。其中,包含儒家中正体仁、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无为而治、刚柔相济等诸多理念,又融入了中华医学、哲学、美学的精髓。从医学到饮食,从艺术到经济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由于太极拳兼具竞技、防身、健体、娱乐、表演、防病、疗疾和延年益寿等多种功用,使得太极拳得以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太极拳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与符号,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而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外主要表现为实物或形式,如中国功夫、中国菜和针灸等[1]。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标识承担着推广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时代使命。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翻译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2]。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离不开翻译,而要成功地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传播,需要在源语基础上构建可靠的翻译桥梁。而中国文化代表的太极拳在走出去中遇到的重要阻力恰恰就是翻译的混乱。其严重影响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谢应喜[3]将文本划分为拳名、拳势和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我国已有相关研究多是对太极拳拳架翻译及策略的分析,且研究方法多为单一的描述分析,笔者试以文献归纳法、描述法对国内太极拳翻译状况进行总结,以期理清太极拳翻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促进太极拳翻译研究更好的发展。
由于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太极拳翻译研究相对阙如。笔者对中国知网上对太极拳文献进行统计发现,以太极拳翻译为题名的文章仅27篇,缺乏对太极拳翻译史、翻译学理论、传播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国内学术界对太极拳翻译研究主要关注下列几个方面:①太极拳译介研究。太极拳拳架的翻译、太极拳术语翻译及太极拳翻译策略与方法。如:舒伟[4]阐述了杨式太极拳的各式名称涉及到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针对原语名称的文化意义、功能意义进行有效转换;李涛[5]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探讨了从统一太极译法入手推进太极拳西行传播。②太极拳典籍翻译研究。太极拳拳理,特别是太极拳相关经典理论古籍的翻译对海外太极拳爱好者了解太极拳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文字言简意丰、太极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太极拳以“太极”之理为规范指导拳架,融合了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了医学理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在各个言说之中。因此太极拳典籍翻译不仅仅只涉及语言层面,还包括文化内涵层面,这也是太极拳翻译研究的难点。现有太极拳典籍翻译研究中,仅朱宝锋[6]从翻译史的角度梳理典籍翻译的源流并探讨其翻译实践。③太极拳文化内涵的解读及翻译问题的探讨。太极拳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形式上讲求“开合”“进退”“领落”“迎抵”等特点,同时兼有阴柔之美、曲线之美。如谢应喜[7]从文学意象及文化内涵着手分析了太极拳文化内涵;李晖[8]从翻译美学视角审视武术翻译,为太极拳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张佩瑶[9]基于“推手”哲理的翻译史研究路向,提出从二元对立思维到相反相济以打破非此即彼的格局。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在武术翻译研究中由来已久,原本已艰深难懂的内容,再加上术语翻译的多样性,造成认识的混乱与迷惑,进而影响沟通与交流。张莺凡[10]、段红萍[11]、周庆杰[12]等都曾探讨了武术翻译术语规范性问题,为太极拳术语翻译的一致性提供了借鉴。
太极拳及文化翻译很早就受到汉学家们的关注,耶稣会士郭弼恩曾经大量介绍过周敦颐的《太极图说》。1876年,德国汉学家G·嘎伯冷兹(1840—1893)以翻译和研究中文和满文本《太极图说》而获得博士学位[13]。许多资深的汉语研究者曾译介太极拳著作,为中华太极文化早期海外传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过去的150年中,太极拳从鲜为人知的拳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越来越关注的健身养生运动,但关于这种现象的学术信息在西方学术研究领域却很少涉及。如汪升[14]研究表明面对如此之大的海外市场以及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对于其文化之内涵往往率尔操觚。国外的太极拳著作大多集中于操作层面,即如何掌握杨式太极拳、太极推手等,而尝试探究其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太极拳海外作品是“技术手册”,既包含其本身所具有自卫特性又具有哲理、冥想属性,把太极拳作品研究与太极拳习练、防病、疗疾和延年益寿联系在一起,关注太极拳康体健身功效以及所蕴含的拳理,如海外华人TT Liang[15]、WS Liao[16]、Alfred Huang[17]、JM Yang[18]等。他们均在国内有练拳、习拳的经历,后在海外推广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海外汉语研究者也为太极拳文献翻译做出了卓越贡献。较为突出的有Douglas Wile[19]、Louis Swaim[20]、Barbara Davis[21]等。如Douglas Wile创立了研究典籍文本新范式,结合太极拳经典拳论的翻译与太极拳拳理研究,系统阐述太极拳典籍文献的语言特点[19];Louis Swaim极其详细地说明和勾勒出杨式太极拳的精粹,包括固定步骤,移动步骤和推手的实践描述[20]。Barbara Davis的研究涉及太极拳经典论著历史与典籍文本的翻译,阐释了太极拳典籍体例、语言特征以及独有的文化内涵[21]。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的句法结构、语音系统和书写形式都和印欧语系的文字相差甚远。每个汉字都有它固有的含义。中西文化效应(字形比较)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22]。因为汉字象形性的长期延续,它的独立呈意性使它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表现意义,故而句法的规定性、约束性相对比较松散[23]。汉字的文化底蕴,字(词)与字(词)的合成“玄机四伏”。如和式太极拳里面“三直”和“三挺”,“松柔”与“轻灵”等意思都很接近,但又有所不同。三直是指头直、身直、小腿直,因此可译为three straightness;三挺即颈项、脊骨、腿膝下挺,可译为three uprightness。和式太极拳论中指出:“柔者何也?柔,松柔、纯柔、松关节,柔经络。”只有松才能柔,由松入柔,柔不是目的,是走劲化力的手段,柔中求刚是目的。因此松柔可译为looseness and softness。和庆喜在《耍拳解》中说:“轻,极轻,极轻则极灵,用气则滞。”轻灵可译为lightness and liveness。各种语言里的不同的词语之间的差异,更是不可究诘。如陈式太极拳的“开合”opening and closing、“柔刚”softness and hardness等。杨式太极拳删改陈式太极拳原有发劲、纵跳、震脚和难度较高的动作,逐渐演变为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能自然表现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from loose to soft,“积柔成刚”accumulating softness to hardness,“刚柔相济”hardness and softness existing together;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势势以后天引先天,顺乎天地人三才自然。它既继承了陈式太极拳的几大技术特点,如意气运动、虚实运动、刚柔相济等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本门拳法独特的技术特征。如“出入”going out and accessing、 “迎抵”greeting and resisting、 “六合”six combinations、“内三合”Inside three combinations、“外三合”Outside three combinations等动作名称。太极拳中剑法有刺Ci、点Dian、劈Pi、撩Liao、抹Mo、推Tui、托Tuo、云Yun、挂Gui、架Jia、扫Sao等剑法名称。
我们说到“汉思维”这一特殊的中国人思维方式时,是指它有赖于取“象”和“隐喻”以作为表达事物变化的主要手段。因语言无法完全承载思想的精深之幽和玄妙之趣,因此古人往往通过图像或隐喻方式进行表达,如陈式太极拳中“缠丝劲”silk reeling。螺旋缠丝运动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由此而培养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太极内功。拳架中如“转身摆莲”turn with lotus kick、“白蛇吐信”white snake darts its tongue、“玉女穿梭”fair maiden weaving at shuttles、“弯弓射虎”draw a bow and shoot the tiger等,无不体现用图像表达情感的传统。太极拳典籍作品中的很多概念隐喻反映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重要特征。例如王宗岳《太极拳论》云: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stand like an even level, move like a cart’s wheel;《十三势歌》云:“意气君来骨肉臣”yi and qi are the lord, the bones and flesh are the subjects,反映了民间部门的等级制度。《十三势行功心解》云:“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the heart is the commander, the qi is the signal flag, the waist is the directional banner。通过一个军事组织形象概括身体的指挥链。隐喻学的本质即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另一种事物。这种逻辑与太极拳文献中“立象取意”的精魂完全一致。然而东方与西方思想方式存在基本分歧。同为metaphore,一经翻译,意义即已晦涩,湟论情趣[24]。隐喻不仅体现了认知属性,还包含审美属性。在译文中再现和处理这些概念隐喻及其语言表征,使其美学特征在翻译中保存下来也是其重要内容。通过已有的日常感知能力,帮助习练者对太极拳动作的内涵和要领有更深刻的体认。在隐喻学关照下解析太极拳的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体悟太极拳的理学属性。
术语是指在一个专门领域中表示相对单一概念的专门用语或言语表达(可以是词或短语),具有专门性(或专业性)、相对意义性(或相对精确性)、系统性(并非孤立存在,术语间是彼此联系的)等特征[25]。人文社会学科专业术语的翻译可以说是最复杂、最难统一的[26],因此专业术语译名的规范能够体现出对该学科的严谨态度,也对学科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翻译实践中发现“元气”一词就有不同的翻译版本,如:在电影《攻守道》为Yuanqi(vitality)[27]、《新汉英中医学词典》里是primary qi[28]。同一名称有不同表达法。导引和吐纳历史悠久,陈王廷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法与中医的经络学说导引与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的独特运动特点。其译本也不尽相同。
译文1: Daoyin and Tuna[29].
译文2: Guiding and breathing[30].
译文3: Guidance[31].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人刚我弱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在双人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当你感觉到你的对手对你施加压力时,调整并改变你自己的力量使其变弱,你的回应不应多也不应少。当你的压力已经充分调整到对手的水平时,这种灵敏度和控制能力被称为随劲;当你不断提高跟随对手的灵敏度,并且能够粘着对手移动的任何方向时,这种力被称之为黏劲。而对这段话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
译文1:Flexibly retreating, from a firm advance is evasion.
Coherently sticking, on a slight withdrawal is adherence[20].
译文2:My opponent is hard(gang), I am soft(rou); this is called “yielding”(zou). I go along with (shun), my opponent goes against (bei); this is called “sticking”(nian)[21].
另“无过不及”,在太极的实践中,遵循适度的原则是很重要的。如果劲力过早,则为抢劲;达不到引进落空的效果,此为“不及”。无过不及,既是对时机的描述,也是对身法要领的要求。强调动作的原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译文也呈现不同的表达。
译文1: When practicing T'ai Chi, doing too much is the same as doing too little[16].
译文2: No excess, no insufficiency[17].
译文3: It's without excess or insufficiency[20].
译文4: Not overpassing, not falling short[21].
再如“抱虎归山”。用脚时,急转腰分开两手,踏出右步,屈膝坐实。左腿伸直,右手随腰向后方敌人腰间搂去,复抱回,左手亦急随之往前按。帮右手先用复腕拽去,旋用仰掌收回,故作抱虎势[32]。该术语的表达也各不相同。
译文1:Embrace tiger, push mountain[17].
译文2:Embrace tiger, return to mountain[20].
译文3:Carry tiger to the mountain[33].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指出:“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即原文与译文两个文本之间必然也有距离。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内容译入到另一种语言中,而由于文化与历史、民族心理、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的不同必然存在语言的距离。太极拳中有很多属于汉民族的行为方式、心理过程等,即便在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些作品时,若想完整地表达原作的神韵和语言的优美存在许多难处,同样也存在一些误读。如:
译文1:坐腕撑掌:unfolding the palm and extending the fingers naturally[34].
译文2: 舒指坐腕:extending fingers and sitting wrists[35].
所谓坐腕,亦即以单掌或双掌根按压之谓也。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必须自然,这样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觉。能坐腕,才能行于手指。译文1将坐腕理解为舒展手掌,与原意相去甚远。译文2则译为sitting wrist.文字简单地对应,翻译腔严重。
太极拳典籍文献受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有不少以诗歌形式创作的著作。译者或囿于理解有误,或缘于对中国古汉语认识的局限,翻译理解时难免有误读。如原文: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译文1: The hard and soft [in other words, yang and yin] rub together; the Eight Trigrams dang [act and react] with each other[21].
译文2:Hard and soft stroke each other, the eight trigrams stimulate each other[36].
理解原文的关键在于对“摩”和“荡”的理解。刘君祖[37]对原文的注释如下:“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相摩是贴近的接触,相荡则可遥相感应,由此生出形形色色的变化。译文1将“摩”译为 “stroke”,与原文相去甚远。另外,译文1将“荡”译为“stimulate”,也偏离原文含义。相比而言,译文2对原文把握到位,表达准确。
太极拳文化的翻译特点决定了其对译者的特殊要求,首先要有深厚的双语基础;其次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等背景知识,如:儒学、佛教、道教、理学、中国哲学、中医药学等基础知识;再次对外国历史、外国文化也应有较深的造诣。翻译,尤其是文学、哲学之类复杂文本的翻译,绝不是懂两种语言就可以胜任。而太极拳文化翻译的差异归因于译者的翻译技巧和他们自身具备的中国古代思想的背景知识。宋初的理学宗师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而和式太极拳拳架中有舒展筋骨,调和气血,以收劳而不极,摇而谷气消,血脉通畅,祛除疾病,益寿延年之功效。中国文化善于表意。上面两段话将汉语言的表意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翻译时既要做到“语言的忠实”和“形式的对等”,又要体认到“文化交流”实为难矣。再如以“气”为例:西方理性思维方式以抽象的逻辑思辨和实证分析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的手段。由于无法提出一种可以验证“气”存在的测试装置,认为如果“气”不能被证明,那么它就不能存在。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着重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有限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气在太极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太极”之“气论”多有涉及。如孔颖达在《周易正义》指出:“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李简在《学易记》中指出:“天地之初,一气而已。云太极者,一气未分之初欤。一气既分,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是生两仪也。”此处李氏明确提出,太极是“一气未分之初”,并进而谓“太极生两仪”为一气分为天地,“两仪生四象”为天地分为金木水火。在太极拳著作中,对“气”的陈述如“气沉丹田”the qi sinks to the dantian、“以气运身”use the qi to move the body、“气若车轮”qi is like the wheel of a cart等。正是人体内气体的发展,以及阴阳对比的力量理论,才使得太极艺术成为一种独特的身心体系。如果对气的概念没有充分和清晰的理解,太极的真正意义就会丧失,太极的艺术将不会成为现实。在太极拳文献中和“气”相关的太极拳术语有:元气Yuan qi、精气Jing qi、神气Shen qi、天气qi from heaven、地气qi from earth、人气qi from human、阴气Yin qi或阳气Yang qi等。因此,对太极拳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掌握最基本的翻译技巧,还要求译者熟谙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翻译中的最佳契合点。为了帮助海外友人能够以正确的方式练习太极,真正领悟太极拳的内涵与真谛,在翻译时应从传统文化的源流、背景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其内涵和本质,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太极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和视频中需要使用英文。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天然鸿沟,找不到合适的翻译来进行申遗文本翻译,申遗成功的可能性为零。而将太极拳中的一些思想和内涵翻译出来本来已很难,外加一些术语的混乱使用,这些无疑对太极拳的海外推广与传播造成一定的困难。术语不固定,将有碍学科建设和发展。陈海燕[38]指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诠释和翻译,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和中华思想文化的关键。太极拳如若要提高在海外的传播质量、深度和影响力,就应该重视太极拳术语的翻译工作。反观中国术语翻译之路,从佛教翻译、化学专有名词翻译到近期中医术语规范,翻译标准化都是学者孜孜以求的。中国先后成立了很多专门机构来规范统一译名,如“科学名词编订馆”(属教育部,1909)、“医学名词审查会”(中华医学会,1918)、“统一译名委员会”(大学院,1928)[26]。由此可知,在术语定名和统一方面,学部、学会等官方或非官方机构起了重要作用。众多术语译法并存也反映出太极拳翻译与对外传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由权威机构或组织规范其术语翻译应尽快提上日程。此类工作急需开拓和完成。术语翻译标准化可采用以下翻译策略:
3.2.1 音译加注释法中西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用旧语言表达新事物的问题。反观历史中如何用汉语来表达一种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完全陌生的事物时,前人已给我们做了示范。玄奘在实际翻译中,关于音和义的问题,提出来了“五不翻”论[39]。简单来说,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实际上就是“音译”的原则。音译法在翻译佛经、化学中所用的各种名词、多义词等扮演着重要角色,至今在中国语言中,我们还拥有大量外来名词,如般若、涅槃等。翻译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恰到好处。直接用拼音“音译”的最大好处是暂时封存了极易流失的译语文化意义,避免浅层转换和简单对等造成的误解[4]。如:导引和吐纳Daoyin and Tuna(guidance and breathing);轻和灵qing and ling(Light and lively);掤、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Peng(Ward off)、Lv(rolling back)、Ji (pressing)、An(pushing)、Cai(pulling down)、Lie(splitting)、Zhou(elbowing)、Kao(body stroke)、Jin(advancing)、Tui(retreating), Gu(shifting left)、Pan(shifting right) and Ding(central equilibrium);尾闾正中神贯顶The Weilǚ(coccyx) is centrally aligned, and the spirit threads to the crown of the head.
3.2.2 直译加注释法严复曾言翻译需识之其必有兆也,指之其必有橥也。由于音译之名词,失其雅而不适于用、生硬不可读[26]。以上种种说明音译的局限性。太极拳拳路名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思维特征,对于这些独有词语,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太极拳“柔、平、轻、灵”的特点可译为 “roundness、 flatness、 lightness、 liveliness”。和式太极拳把行功走架称为“耍拳”。走架之时讲求自然本真,神意自然,如儿童玩耍般自如,不用意使气、也不用故意用力,因此翻译时用直译“playing boxing”;太极拳以中华传统《周易》哲理为指导,摹圆形之像,取阴阳、五行、八卦之意,两仪、四象、五行、八卦译为two primary forces(yin and yang)、 four images、 five elements and eight trigrams;后天之拙力Post-heavenly force(muscular strength acquired during one’s life, as opposed to the innate strength one is born with)。
3.2.3 类比或借用格义是佛教术语翻译的一种方法[40]。由于大量的佛教术语在中国没有相应的概念、词汇,于是佛经译者将中国固有的道家、玄家思想词语解释佛经中词语。早期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期间,利玛窦在翻译中借用了儒、释、道的术语以解决翻译问题。《逍遥游》的英译借用西方的神话典故形象,出神入化,而传达中国道家的思想精髓,十分到家[41]。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字意义对应的词时,类比和借用可以引起英语读者的共鸣,降低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以期达到容易理解与接受的目的。武术源于古代狩猎和战争,是搏斗技术与经验的总结。随着历史的推进,武术与军事技术逐渐分野,民间武艺得以传承和延续。其中以个人技艺为主的徒手搏技——手搏、角力等,在民间有广泛的市场。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等新拳种出现,并独成体系迅速发展。鉴于太极拳与搏击历史渊源,太极拳早期译为 “shadow boxing”。
季羡林曾呼吁:“翻译事业要发展,要健康地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的作用,就不能没有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水平及理论修养,也给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在太极拳翻译成果的指导下,分析翻译过程、评价翻译作品、解读翻译现象,而在文本解读时,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促进太极拳翻译日臻完善。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规律就会有新的认知。绝对没有永远存在的道理。由于太极拳术语内涵厚重,极易望文生义。如《太极拳经》中“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走”和“黏”、“顺”和“背”这些是基本且互补的技术。“顺”指随着某件事情而行,如同河水一般顺流而下,这个字描绘一个人拳法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背”的字面意思是指身体的背部或后背,其延伸含义指卡住,即顺的相反意思。因此在翻译该句子时,不能简单对应,把“走”“背”等直译为“walk”或“back”, 而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有鉴赏和把握原句的神韵的能力。《太极拳论》中“气宜鼓荡”。“鼓”这个词本身意为震动,唤起,发出响声,还可以意为增大,鼓起;“荡”意为摇动,洗涤或翻来覆去。“荡”该词的特点是对外力的回应,如鼓表面振动或水面搅动的方式。董英杰在其书中描写鼓荡为“呼吸”即气之表现。鼓荡似湖中之水,随微气而鼓荡。一起一伏,轻微而有次序。鼓荡一词虽然在《太极拳经》中只出现过一次,但确是一难点。因此可理解为 “The qi should be roused and made vibrant. The spirit(shen)should be collected within.”以上例子表明:在传播这些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中华文化关键词时,如果译者缺乏必要的百科知识,简单地满足于借用或对应,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因此,应该在追本溯源、充分了解其内涵演变的基础上,对词语差异细加揣摩,培养炼词的能力,方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意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读。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更需要中国。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太极拳翻译中高质量的译本为西方的太极文化研究以及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可靠的理学依据和习练文本,为他们开启太极拳文化之旅的大门提供钥匙;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太极拳翻译的探索与研究不仅促进了太极拳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而且对整个太极拳文本、武术文本信息处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对太极拳漫长而艰难的文化推广,以期在世界之林中建构起我们自己独有的文化身份。然太极拳文献的翻译和诠释涉及到术语、思想、文本等理解和转译的问题,因此探究太极拳文献翻译还有太多问题有待继续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