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佳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西北区供电局,广东 东莞 523200)
动态监督、实时控制以及离线管理电网是配网系统的主要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配网系统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供电配网、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配网运行的环境比较复杂,使用了一定的年限后,供电配网的故障几率会不断增加,且电力用户对电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负责配网系统的专业人员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运维技术,必须重视优化配网运维管理内容,并以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行为基础,保证稳定、高效、可靠完成电能输送。
安全性、开放性是以配网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配网运维的特点。首先,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网运维,能够充分利用网内数据资源,管理人员应以此为参考,及时发现配网系统中的故障并加以解决,保证配网的安全性。其次,随着电子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持续进步,配网系统之间可以分享信息、互联互通,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通信,有利于提高配网的适应能力。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设配网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可得,配网的实际运行与管理仍旧存在较多问题,闪络、过电压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东莞地区的用电质量,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了企业形象。
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或设计不合理的原因,一些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会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静电吸附作用的影响,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的外层或绝缘部分容易积累污垢,一旦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得潮湿,这些污垢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结合,增强积污的导电能力。当水分子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的标准后,会大大降低绝缘层的绝缘能力,引起电流击穿,进而造成配网短路[1]。此外,夏季多发的雷雨天气会易使配网线路与电力设备受到雷电冲击,进而出现闪络的情况。
一些配网系统正在使用的整体架构与电力设备建设年限较久,与现代先进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配网系统的整体架构与电力设备甚至应被淘汰。配网系统的低配置与越来越高的电力需求不匹配,加重了配网系统的运行压力。高负荷的长期运行使配电网易出现过电压故障,严重影响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电力行业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导致配网运维管理的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甚至会出现因故障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因此配网管理中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全面应用于配网运维管理工作,保证配网运维的安全预防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全面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制订合理、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首先,管理人员只有明确影响本企业配网运维安全问题的因素,才能有效避免这些因素对配网安全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管理工作者需要有效管控易引发故障的可控制因素,尽快解决已经发生的故障,避免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处理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信息,并为配网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主要数据依据[3]。笔者通过分析实际工作情况得出相应结论:电力工作人员的失误操作是配网运维与管理过程中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将配网自动化技术与其相结合,能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原因引起的配网故障问题,提高配网运行质量。
重视配网的建设与改造是配网运维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条件。重视配网的建设与改造能够优化电力系统,满足人民群众对供电质量的需求,进一步实现配网的自动化控制,还能保证配网运行的高效、稳定和安全。首先,工作人员应重视整理改造之后的配网的图纸、资料、记录等内容,避免出现改造资料遗失的情况,并为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准备。其次,工作人员应重视改造后的巡查与监督,检查杆子埋入土壤的深度、设备接地线的接地状况是否良好等,保证配网改造后能安全使用,提升安全系数。
为了进一步完善配网的建设与改造,相关配电单位与供电企业应重视设备革新,及时将老旧的设备更新换代,同时需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原本的设施、系统相结合,以保证提高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此外,企业与单位需要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完成设备保养、检查和维修,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配电单位需要培训内部技术操作人员,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最新操作内容,提高配网自动化效率。招聘相关操作人员时,单位应提高招聘要求,对前来应聘的技术人员予以适当考核,充分了解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后在选择,使技术人员的操作质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操作人员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使其满足岗位需求。
建设硬件支持系统是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前提条件。电力硬件支持系统与管理修复系统是硬件支持系统的两种类型,共同作用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配网运维中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4]。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硬件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电力数据,以保证技术人员能够迅速确定出现故障的地点,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恢复供电的效率。其次,配电单位需要建立并完善配网监督管理系统,尽可能缩短因故障引起的断电时长,为当地的供电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重视完善配网自我诊断功能,促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当完成供电任务时,工作人员应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保证输送与检测待测参数的有效性,提高配网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和维修设备,避免配网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保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是我国配网运维优化管理的目标。人民群众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提升配网运营管理的水平成为必然趋势。供电企业应重视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中的作用,重视配网的建设与改造,重视硬件支持系统的建设、配网自我诊断功能的完善,进而发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保障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